提供的爬取软件来源于:52pojie.cn@夜泉 免费下载使用

你可以改变我的看法吗?

fide 新闻实验室 2019-12-02

研究

沟通 | 说服 | 后真相

作者:fide

人要怎么跨出同温层,怎么跟不同背景或意见不同的人交流?


刚好上礼拜听到BBC Radio 4的Analysis播客,该集的主题是:Can I change your mind?


在这篇文章中,我介绍一下这期播客的内容,希望能够一起思考讨论。


后真相时代流行一个网路真理:没有真相,只有立场。每个人都可以找到符合自己立场的“真相”。由此我们往往可以继续推论,没有必要和自己意见不一样的人说话,因为人不会改变自己的意见,说了也是白搭。


但是,人的意见真的不会被改变吗?


法学教授的研究


哈佛法学院的教授Cass Sunstein曾经做过一个研究。


在美国科罗拉多州,Boulder市比较自由派(左派),Colorado Springs市则偏保守派(右派)。教授找了这两个城市的居民,按城市分成两组讨论。


他发现,当人们跟自己意见相同的人聚在一起之后,这两个城市的人分别变得更左及更右——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和自己意见相同的人在一起,我们的立场有可能变得更极端。



这个结果虽然不意外(因为人的心理上的“确认偏见”[confirmation bias]之类的),但想想还是有点恐怖。不是说极端立场本身有问题,人当然可以拥有极左或极右或任何光谱上的极端信念。但是在相同声音的簇拥下,群体内原本的多元性被消灭,而极端的声音被扩大。


脑神经专家的研究


但我们也知道:人们是会听不同的想法,人也确实会改变。播客主持人Margaret Heffernan说,假如我们从来不听不同的声音也从不改变的话,那我们岂不还住在洞穴中?


脑神经研究者也发现,我们的大脑确实有惰性,偏好和自己相同的人事物,但同时,我们的大脑也能够理解他人的想法。并且,我们会试著去融合他人与自己的相异性。


我们不只做了一个决定、或下了一个意见判断就算了,我们还会不停地反刍思考自己的决定,甚而往往会修正或推翻原先的决定。



气候变化课程的实验


也就是说,我们不是不可能改变,而是要找到、甚至制造一些让大脑可以思考、改变的环境。


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的研究者Danielle Lawson发现,学校把关于气候变化的内容加入教材内容后,不止教育了小孩,也改变了家长,特别是那些原本对“人类活动导致气候变化”持怀疑态度的家长,尤其是父亲。



为什么呢?如果研究者自己去接触这些男性,他们可能会因她的身份——专门研究气候变迁信息communication的人,而觉得她别有动机,因此不会被说服。但他们往往不会视自己的小孩为思想威胁。


换言之,我们信任的人,即使立场相差十万八千里,也有可能改变我们。


从调解当中到的功课


在调解(mediation)的工作中,为了达到排解纷争的调停目的,需要制造一个双方都可以信赖的环境。而这个环境的关键在于:听与被听。


很多时候,需要调停的两方,不见得真的想要对方实质地做什么(补偿之类的),他们只是想要诉说自己的故事,并且希望对方可以真的听进去。


调停的目的不在让谁赢,而是使所有人都能进行换位思考,让大家的立场及观点都能有所转变,所有的人都必须彼此聆听,而这很花时间,也需要很多耐心。


长年从事调停工作的Eileen Carroll归结了有效及无效的行为:


有效的行为:信赖、时间、耐心、聆听、提问


无效的行为:敌意、顽固、发表不当的反对意见、大吼大叫、打断别人抢著说话、离开房间、嘲笑、冷笑



另一个类似的例子是南非在种族隔离结束后,成立真相与和解委员会,其中一个项目是让过去受到种族隔离压迫的人向往昔的统治者诉说他们的经历。


很多被压迫者都表示,他们并不想要法律追诉惩罚那些曾压迫他们的人,他们只是希望压迫者能聆听他们的声音、他们的故事。


而神奇的是,这个听与说的过程,往往带来痛哭流涕的忏悔与原谅。


你想认识和你不一样的人吗?


德国的新闻网站Zeit Online的编辑Jochen Wegner和他的团队在网站上做了个实验,他们戏称这为:Tinder for politics(政治版的探探),但配对的手法相反:把意见不同的人配在一起。


他们在网站上放了些问卷调查,像「德国是否收了太多难民?」、「西方国家对待俄罗斯是否公平?」,然后在问卷的最后问读者:你想不想认识和你不一样的人?


出乎这位编辑意料的是,这个活动第一天就有一万两千人注册,后来成了Germany Talks,并且至今仍然进行。(最新一期活动里,记者纪录了其中一个对话,被配对的是一个支持保守CSU的53岁男性和一个支持绿党的23岁女性)https://www.zeit.de/gesellschaft/2019-11/germany-talks-justice-flight-power-climate-protection-english


至于编辑Wegner自己当然也实验了一下,他在柏林和一个年轻人见面,聊得非常愉快。事后他很惊讶的发现,对方曾经是新纳粹。他问他的新朋友这件事,对方说:他很想将这段过去抛在脑后,所以没提。这完全推翻了Wegner对新纳粹的想法。他的结论是:人是可以改变的。



后来英国也做了同样的活动:Britain Talks(而且大家可能会吓一跳,是八卦小报《Daily Mirror》主办的),让反脱欧的22岁大学生和支持脱欧的72岁退休护士对话。


这一系列对话、配对活动,并不是要求参加者彼此同意,或统一立场,我们仍然可以热烈地相信我们拥护的信念,但与此同时,是否可以停止物化对方?


然后,神奇的事依然是,活动参与者往往发现,尽管自己和对方可能在政治立场上回然不同,但在别的地方又有许多相同处,他们到最后往往能达到某种共识。


更重要的是,他们多交了个朋友,甚至连对社会的信任度也上升了……


给想入行的朋友


分享节目内容到这里,虽然深感跨出同温层、让自己遇见不同的人之重要(就算只是站在“不想要自己被我方的声音催化成极端”的出发点),但也不免担忧:Germany Talks、Britain Talks这些活动之所以成功,主办人归结主要原因:当你面对面见到一个人、认识他之后,其实就很难再随便给他贴标签。如果是这样的话,网络也许本身就不是一个适合让人放下成见对话的媒介。


这些故事当然都很美好,但是我们也可以说这当中self-selection bias太大了——也就是说,会参加这种活动的人本身就不是最极端的,或至少他们会想认识不一样的人,就代表他们还愿意把对方当人看。


尽管我对网路作为载体有疑虑,但又还是相信,会上Matters这样的公共讨论平台的人应该一定程度地想和不同的人交流,哪怕是在一些比较刚性的目的下,像是输出自己的观点、说服对方、证明自己的论点正确、练习逻辑思维,我想人还是对他人有一点好奇的吧?


我知道人与人交流本来就有种种障碍,也需要花费时间跟精力,自己心力有限,心脏也不怎么强大。但我还是希望在可能的范围内,能够听各种声音、遇见不同的人,用细节、个人的声音、经验,试著抵御标签、物化、懒人包式理解世界的方式。


(本文转载自Matters,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跳转原文参与讨论)


 

我们仍然可以热烈地相信我们拥护的信念,但与此同时,是否可以停止物化对方?

往期推荐


精选留言

67赞:45

我不确定别人的想法会不会被我改变,我只能确定我可以被别人改变。现在改变别人想法的成本太高,对我来说某些观点并不是我的观点,只是我知道的一些信息而已,不需要太多证据支撑,可是要说服别人的时候往往需要大量的信息以及丰富的信息源才行。同时我自己对大部分事物的看法是基于多年来科学方法学习的,而很多人并没有经过任何科学方法以及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导致说服成本进一步升高。现代人精力十分有限,很多情况下我宁愿忽略对方让我难受的观点甚至就不想和这个人深交了。想去改变一个人的看法,除了一定程度上获得掌控感带来的满足,另一方面是希望在以后可以和这个人有进一步的思想交流。但是这个过程太难了,莫不如一开始就找聊的来的人省心。

观星赞:22

重建巴别塔的前提是人们愿意去了解他人的不同及为什么不同,如果说相同观点的共情是自我的投射和再认同,那么异质观点下理解别人的不理解已然是信仰的迭代了。肯定自己带来认知上的和谐,而走出认知舒适区,某种意义上也开始走出了人性的局限。然而终究舒适区往往是常态,所以有时觉得对空言说真的几乎是一个无解的命题...

MENGFEI-LEXi👾赞:13

尝试理解,不要尝试说服

Radioactive。赞:8

彳亍8, 没准我要是跟那个因为身高拒绝我的妹子见上一面的话,或许我还戏唱?

作者

有可能!

格隆冬赞:7

我不覺得貼標籤是一種不能被接受的行為。可是問題在於,畫圓的時候,你祇有把內置多邊形畫的儘量多邊,連接頂點才會逼近相似一個圓。標籤也得貼的足夠多,才能逼近相似一個真實的人格。

九嬥鱼赞:6

在微博上没对话几句就被拉黑了[捂脸]拉黑是个好功能,但是有时候也阻断了一些交流的途径

吃可爱多长大的小小小小小仙女赞:6

很困惑的地方在于真相应该是作为新闻最最基本的要求,然而真相却异常难寻。Upset..

🍉赞:5

把人当人看,很多人的问题就解决了。

赞:4

对于有争议的社会议题,互贴标签能带来的也只是表达自己立场,贬低和嘲笑对方的立场,它只会加剧双方的隔阂,对解决双方矛盾不会有任何的帮助。但现实是,似乎大多数人都更喜欢给立场不同的人贴标签,毕竟要想说服对方,可能会涉及到很多的知识或是常识,自己有没有那个精力和时间先不说,对方还不一定会认真去看呢!事实上,很多有争议的话题,主要是因为一些人逻辑混乱,最常见的就是非黑即白,遇到这种你讲再多事实依据都是没用的!所以我的建议是,可以给对方提供一些能够说明问题的文章、书籍或是视频的链接,这样不管对方有没有兴趣认真去了解,都不会浪费太多自己的精力和时间。我本人是素食主义者(vegan),提倡动物权利,我不奢求全人类素食,我只是希望人类对非人类动物的伤害能够尽量地少一些,希望有更多人能够关心一下现代工业化养殖场里那些被密集饲养的恶劣环境下生存的动物,就算反对动物权利,那也不应该反对动物福利啊!工业化养殖场残忍对待动物的做法,是不可能有哪个“英雄”出面就能够解决的,每个人每一笔的消费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尽量减少或停止肉类的摄入,这就是我们作为一个没有话语权的普通消费者,对抑制养殖场养殖规模、改善养殖场动物处境所能做的最有效的事。如果你对动物伦理感兴趣,想要了解vegan理念,请看彼得·辛格所著《动物解放》这本书,也推荐观看工业化养殖场纪录片《地球公民》,以及环保纪录片《畜牧业的阴谋》。

霄霄Xiaoxiao赞:4

德英两国实验的关键“面对面见到一个人、认识ta”,我非常赞同。我喜欢电影,加入了很多观影团的微信群。如今的我比起以往,对于某些群里充斥的说话不干不净(“艹”“特么”“B”这类字眼出现频率较高)、直男癌、反科学、民族主义等论调要敏感、不适得多。两年前曾经跟一些从挺崔永元、骂冯小刚这个话题发展到反转基因的人直接在群里辩论,我打的字、贴出的链接他们完全不看,而我得到的只是他们的轻蔑、嘲讽甚至威胁……前天一个群里聊到某电影情节时有人说“…没有花瓶,炸挖掘机的俩也是女性,而且一看就是战士的形象。要是女权都这样我佩服,别特么一天到晚拿点破事搞性别对立”;我不同意他这种简单粗暴的认识,但这回我学聪明了,留言说“女权主义的概念和议题很广泛,并不只是勇武的女性战士vs所谓的‘田园女[拳头]婊’(这本质上是一个伪概念)那样简单清晰的黑白二元对立…这个话题如果不面对面聊的话很容易引起不必要的冲突和对立,所以我说到此为止🤐 ”顺利终结了这个话题。线下面对面的两个人要先从寒暄、拉家常这些礼节性交流开始,然后才可能逐渐深入聊到有分歧的话题,但初期的礼仪会让绝大多数人维持这种基本的礼貌,而不会像线上那样,在虚拟头像和昵称的掩护下可以肆无忌惮地宣泄戾气和恶意…《星球大战》里Yoda大师形容黑暗面时说的“quicker, easier, more seductive”可以很贴切地描述这种扭曲心态[坏笑]

生于混乱,死于凌乱赞:2

在您微博被炸与b站被封时依然能让这篇文章存在实在令人感动,这也许要让某位虽然在b站等地方外表很光鲜,但却因性别平等和反年龄歧视而将人拉黑的女up主来看看学习下多元包容,我的另一个号没讲性别平等也挺她的一些言论还把我拉黑也不晓得为什么。 不过,美中不足的是我觉得当我们要提倡同理心去理解别人的时候,首先就得避免将人贴上“极端”的标签,我们人都是无法100%了解一切的至少当前是,因此世界包括别人对我们来说是未知的,所谓的极端都是相对的,或许我们的观点在不同观点的人眼中看来也是极端。新纳粹真的是纳粹还是在外界的压力下的称呼呢?并且所谓的左派与右派我更偏向于是左代表平等与右代表自由,是不是保守总是相对,而平等自由我们每个人身上至少都有点且比较明确。 我们人非真相的生物而是意义的生物,以其认为自己是真相不如找彼此意义的交集,不要妄图改变别人想法的时候恰恰能通过求同存异改变别人的想法。

许青山赞:2

想到最近的感悟:要想劝服,说服,辩驳别人,让别人相信你的话和观点。关键是让人信任你。所以人微言轻是正常的,刚领导没有意义也是正常的,了解了别人,和他真真接触过,才有可能让人信服,观点从来不因它的正确而传播,它的传播更多依赖于听话人对说话人的心理距离(信任感),而人的信任,就像同心圆,越往外越远,一般是亲人,爱人,友人,再到……

Yu GAO 高煜赞:1

我也想要一个 tinder for politics 中国版的,想要试着让一个和我思想完全不同的人进行对话和辩论试着说服对方,也想在此过程中反思自己的想法,试着转换视角

赞:1

假如我们真的能够做到和而不同、百花齐放,这是多么美好而有趣的世界。 我觉得想要改变对方看法本身就是一种傲慢。 我不认同你和我的“不同”和“相反“,但是我尊重它,更不会因为你与我如此不同而针锋相对剑拔弩张。(不过也是有底线的,不能碰触法律道德的底线)

llyzd赞:1

第一眼看标题很惊讶,想着在对话都需要很用力的时候,要改变一个人的想法是不是太过激进了。matters很好,在中文社区觉得是典范,可能也是同温层。但看了例子还是可以给自己的隐匿找借口-你不知道说那句话会被举报。

王净饭赞:1

我最近就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啊!我的出发点是“爱是唯一的主题,唯一的事情”,但是跟大家讨论一直没有一个人能接近我所设想的“爱”,因为好像大家都默认“人是根本不可能无差别地互爱的”,在这之上似乎一定要因为欲望产生分歧和误解:所谓经济基础、生产方式、社会结构的不同、正确、正义等等。所以这又导致我最近在想:人到底是为什么产生欲望呢?“爱”如何创造新的“欲望”呢?

八英里赞:1

有一类人难以改变:演员。

Gogo-chan赞:1

我觉得本文的意义在于回归某些概念的情境。正如启蒙在破除神话后,在众意的重塑下其本身又成为了新的神话。后真相被炒来炒去让从业者新闻价值认同蒙上一层阴霾,而此文就如一小小的拨云见日。

王英妮赞:0

哈哈第四个小标题好像……有点问题,关于“我们是否可以停止物化对方”这句话的提出有点突然的感觉,好像作者没有抛出物化的例子,突然说这个词感觉有点懵~不过这篇文章确实给人以警醒。人好像变得越来越苛刻,对他/她的经历、想法、情感置之不理。过早地下定论并远离,希望双方都能够停下来,静下心,用心真诚地互换意见,提供理解。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