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的爬取软件来源于:52pojie.cn@夜泉 免费下载使用

我也被假新闻骗了 ◞‸◟ 我总结了这些教训

方可成 新闻实验室 2018-07-27

案例

假新闻|媒介素养|公共卫生

作者:方可成

是的,虽然我写了很多关于反击假新闻的文章,自认为有相当多辨识假新闻的技巧和心得,但我也有失手的时候,比如今天。


我对自己被骗的过程做了一个反思,希望从中能总结出一些教训。


我在美国东部,和国内的时差是12个小时。今天上午到中午,也就是国内的深夜,我看到朋友圈里面出现了一篇文章:《铁证!所有证据指向武汉生物和长春长生,触目惊心》。


一开始我并没有点开,因为“铁证!”和“触目惊心”这样的文字太过标题党,我的脑中会自动给这样的文章降低可信度。


但是转发这条消息的人越来越多,形成了刷屏之势。其中也有我一向比较信任的资深媒体圈朋友,因此我点开了它。



点开一看发现来自微信公号“兽爷”,于是自然联想到:这应该是前几日《疫苗之王》的作者又出手了。文章内容是罗列了大约200起接种百日破疫苗后出现的婴儿痉挛症病例,来自全国各地。


这样的内容风格和兽爷此前的文章迥异。但是罗列的病例都有具体的细节信息,往下刷了很久才刷到底。我心想:也许是兽爷换了风格,用这样的罗列式文章形成更大的冲击力,并且为每一个病例都留下记号?


最终让我下定决心在朋友圈转发的原因,是我想起一些人对“metoo运动转移了疫苗注意力”的批评。我并不同意这样的批评,但同时也不免想到:今天已经在朋友圈发了好几条metoo的内容,现在看到一篇刷屏的疫苗内容,也应该转发出来。


于是,下午1:37,也就是北京时间凌晨1:37,我在朋友圈转发了这篇文章。


大约半小时后,有朋友留言说“这个兽爷貌似是山寨的”。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刚才看到“兽爷”二字就习惯性地默认是兽爷写的了,没有想起来兽爷的公号其实叫“兽楼处”。


于是我在这条转发下面补了一条留言,告知朋友们:我被骗了,这是山寨的。


正牌兽爷通过兽楼处发布了声明:微信公号“兽爷”与"兽楼处"没有任何关系,该文内容虚假,目的是骗取读者打赏。《南方周末》记者袁端端从专业角度解析了这篇伪文的问题(不过她也误以为这篇是兽爷写的了)。



回顾我被骗的过程,可以总结出以下三点教训:


第一,判断信息真伪的最重要步骤是,仔细察看来源和作者。


这一点其实我在此前的推送中已经多次强调过。在判断新闻真假时,最最重要的三个词是:source(来源),source(来源),source(来源)。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我们每个人的知识都是有限的,要想具体判断每一篇文章的内容有无错误,是一件不太可能完成的事情。比如真兽爷说,“婴儿痉挛症的致病发病和疫苗接种没有因果关系”是医学常识,但是这个医学常识大众很难了解。


因此,最有效的判断方法不是去看内容,而是去仔细看来源,是否是一个可信的、有口碑的信源。


在网站上看新闻,最重要的判断方式就是看网址。这也是我主导开发的小程序“西方媒体查一查”的原理。


但是在微信公号里面是无法通过网址来判断的,只能通过昵称、ID和头像来判断。昵称和头像可以模仿,但ID无法做到完全一致。


如果我在看到假文章之后,多留意了一下公号ID,再去回想一下兽楼处的公号,就不会被骗了。


当然,这里面有一个特殊的中国国情:因为封号的风险,所以兽爷也可能会注册一个新号来发布内容。正因为这种可能性无法排除,所以在中国判断假新闻会更加困难。


第二,别太在意别人转没转。


刷屏的文章会产生一种强大的压力,让你去点开阅读,并且加入刷屏的行列。这种压力是悄悄发生的,你甚至都意识不到。


你可以对某些朋友的转发更加信任,但是千万别无条件信任。这年头的信息环境太复杂太险恶,任何人都可能翻船。


第三,分享之前三思。


假新闻传播,最大的动力就是来自人们分享的冲动。在社交媒体年代,一篇不被分享的内容是传播不出去的。形成刷屏传播的假新闻,往往是利用了人们的分享冲动。


所以,下次在朋友圈分享一篇文章之前,先喝口水,冷静三秒钟,想想自己为什么要转发,是不是被戳中了某个冲动的开关,导致一时的判断力丧失?


在今天的信息环境下,假新闻泛滥成灾防不胜防,人人都可能中招。不过每一次中招,也都是一次反思和学习的机会,是一次“形成抗体”的机会。就像很多病一样,得了一次,下次就很难再得了。如果我们在每次中招之后都仔细做一次反思,并且用到下一次的判断中,那么下一次被骗的机率应该会降低不少。


当然,病毒会进化,假新闻的手段也会进化。在这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竞赛中,我们不可能取得一劳永逸的胜利,只能尽己所能做得好一点。


相关阅读

《科学》杂志:假新闻跑得比真新闻快多了

1

2

美国大学开了一门课,名叫“抵制狗屁”

3

我们在粪便般的信息环境里生存

4

罗素论如何分辨真相

5

我们的信息环境为什么变得糟糕?


精选留言

吴佩剑赞:16

袁端端的链接是不是放错了?引过去的还是声明

作者

抱歉!袁端端的链接应该是这个:https://mp.weixin.qq.com/s/I8gQ7WzZjAKT3Axg7p9O5w

一辉赞:13

你做核实了吗?你在美国是吗?你回国吧,去北大妇儿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好好用嘴巴问问,好好看看,有多少因为疫苗受害的孩子们,你孩子打疫苗吗?你还会要孩子吗?祝你一生平安。你的言论已经引起很多公愤了!你有空好好打电话问问这些家长,他们会有说不完的委屈,倒不完的苦水!你打电话,一个个打!别让大家把你人肉出来

作者

我理解婴儿痉挛症患者家长的痛苦,但我相信科学,相信我的前同事袁端端的专业判断,她四年前就深度调查过这一疾病,也结识过上百个患儿家长,她的文章中引用了权威专家说法https://mp.weixin.qq.com/s/I8gQ7WzZjAKT3Axg7p9O5w

💤 Linfei赞:20

所以我很欣喜的给父母关注上了方老师的媒体清单,可他们看的转的大部分还是假新闻,因为看到信任的朋友转了。。。这个问题有点难

作者

这正是社交媒体传播的“可怕”之处:是基于真实的社交关系的

Nickle🐈赞:18

哈哈哈哈,方老师好可爱……假新闻真是防不胜防。

春季觉醒赞:13

兽楼处这样的来源,其实也还不能跟正规媒体等量齐观,比如它那篇关于万达人事动荡的推文(还是包邮区来着,反正这俩号是一个人),根本不可能成为标准的新闻报道,暗示和推测成分很多,没给出明确的人名地名,权且作饭后谈资吧,重要关头还是要新闻媒体来查证,它是一个引子。此外,媒体行业老司机也是凡人,也有一时冲动和望文生义,能做的只有尽量通过一些共同特征的综合,把反假新闻的网织得密一些。

Jax赞:10

本人通常都是辟谣的,毫无压力,那些在朋友圈转发又不好意思屏蔽我的才更有压力才是[偷笑]

此木赞:7

我一开始就没有相信这篇文章,一方面我本身本科学生物,有点知识,另外是因为我之前已经看了方舟子的微信公众号文章,他已经明确说假疫苗不是毒疫苗,更加证实了我的看法。方舟子是生物学博士,而且是一个较真的人,虽然他这个人有时让人讨厌,但是不能因此否定他的文章。

旧事yu光赞:5

求方老师的媒体清单~

作者

https://mp.weixin.qq.com/s/0_N5hxn5OiSKtSaHF8ZSww 另外,北京时间每天晚上10点,我在B站直播间和大家一起读新闻:https://live.bilibili.com/9787934

孟庆伟 Justin赞:6

这个标题决定了第一时间点开率不是一般的高。

Aoihime-顾澜🌨3~9pm offline赞:5

我也转了。但是有没有可能只是一群没有影响力的受害者家长想要借兽爷影响力把事情传播出去?毕竟实名那么多人。是不是还需要求证一下内容的真实性?

作者

内容真实性请见袁端端的文章:https://mp.weixin.qq.com/s/I8gQ7WzZjAKT3Axg7p9O5w

故。赞:4

大赞追求真相的媒体人,抵制假新闻,为作者打call

lishuhang赞:4

很多自媒体作者没有预料到什么时候会成名,所以对自己名称和标志的保护意识弱,也没有注册商标之类的,再加上微信官方对冒牌行为的响应速度慢,一旦爆红,可能一个下午就冒出众多仿冒者,这也是一个老大难问题了。原作者在侦测到冒用行为之后应该在原号和读者社群中第一时间响应和提示,并最好去注册商标,以尽可能降低对品牌的伤害。

斯芬克斯吃掉笨蛋赞:3

说起来我姐姐家的小孩也中彩了,打的是假疫苗……但我们一致认为我们什么也做不了,于是今天让去补种就听话地去补种了……

周成锦赞:3

来源。来源。来源。

Immortal Brunelleschi赞:2

之前记得还跟方老师探讨过这个问题 这回自己也轻信了 看来无时无刻都得提高警惕啊 以后面对新闻 就对暗号:source!

随风而飘赞:2

这个内容最早是在知乎转发的应该,给的是微博链接,形式是长图片。中枪知乎大V很多。当时点进去看那些评论账号全是类似营销的微博账号。

刘红赞:1

赞一个

毛小毛赞:0

我恰好相反,如果朋友圈里很多人转,我反而就不转了。因为大家的圈子都有很大重叠,想看到的能看到就好,没有必要刷屏。

学习学习再学习赞:0

辛亏看这篇文章了,原来我关注的是假的兽爷的公众号。那篇广为流传的文章我也看到了,读了一半,感觉哪里不对,就把这个公众号取关了。现在才知道关注了个假公众号。

Ker赞:0

擦,我昨天还专门找了“兽爷”的号出来为他的贡献打赏了好些钱T_TT_T…… (前几天没通过那篇文章关注正牌公众号是因为不太喜欢语风)

Tim赞:0

source 是用哪个在线词典查的?

作者

剑桥

吾爱破解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