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的爬取软件来源于:52pojie.cn@夜泉 免费下载使用

我为什么不喜欢“洗地”和“打脸”这两个词

方可成 新闻实验室 2016-08-29

作者/方可成

新闻实验室微信公号:newslab


在互联网上的公共讨论中,“洗地”和“打脸”是两个被广泛使用的词。和不少网络用语一样,这两个词活泼、犀利,可以给使用的人带来巨大的心理快感。


但是,这两个词也折射出人们在公共讨论中存在着一些不好的习惯。对这两个词的过多使用,有可能降低公共讨论的质量。




先说“洗地”。据说这个词最早出自周星驰的电影《功夫》。影片中,警察收了斧头帮的贿赂。于是,斧头帮大哥杀人之后,只须高喊“警察,出来洗地了”——警察不仅不会干涉他们杀人,而且还要帮忙做好善后工作。




因此,“洗地”的核心含义就是:拿了好处,替人做事,而且一般是做不光彩的事情。在公共讨论中,只消祭出“洗地”二字,就直接跳过了对具体话题的探讨,变成质疑他人发言的动机,指责他人并非真诚地在讨论问题,而是收钱干脏活,充当水军、打手。


论发言动机而不论具体发言内容,这是最糟糕的讨论习惯,往往会让讨论难以为继。中国人早在古代就已论述过“诛心”的不当,外国人也有相同的看法——在著名的《罗伯特议事规则》中,就有“严禁攻击其他成员的动机”这一条,具体内容为:


“在提议待决的时候,可以用比较强烈的语言去指责提议的本质或者可能的后果,但必须禁止人身攻击,而且无论如何都严禁攻击或者质疑其他成员的动机。辩论的对象必须是提议本身,而不是提议人,即‘对事不对人’……主席一旦在辩论中听到指责别人‘欺诈’(fraud)、‘骗子’(liar)、‘撒谎’(lie)等情况,必须立即果断制止以避免情况恶化。”




如果将这套规则运用到当下的中国,可能还要加上:一旦听到“洗地”二字,应立即制止。


“洗地”不仅将讨论带偏,而且会培养一种懒惰的思考习惯:不去仔细阅读理解对方表达的内容,不去思考如何有针对性地回应这些内容,而是扣一个“洗地”的帽子了事,往往还自以为取得了胜利。




再说“打脸”。这个词指的是,某人自信满满地论述某个观点之后,新发生或者被发掘出来的事实,正好与他表达的观点相反,就好像一记耳光打在了他的脸上。




很多人喜欢这种“啪啪啪”的感觉,喜欢看别人捂着通红的脸蛋蹲到角落,但我并不觉得看人被打脸有什么意思。如果我的对手说错话了,我并不会因为他被“打脸”而觉得快乐,我只希望他能修正自己的观点,下次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如果我自己说错话了,我也不会认为自己被“打脸”了,我只是会思考自己此前的表达到底为什么出错了,下次应该怎么说。


我们表达观点、讨论问题,往小了说是为了把一件事情弄清楚,往大了说是为了追求真理,而不是为了让谁丢脸、出丑。人人都会犯错,犯了错之后改正过来就好了,为什么要用“打脸”去羞辱他人呢?被羞辱了的人,会不会因此产生逆反心理,更不愿接受正确的观点,而是要想尽办法为自己的错误观点辩护,只为了挽回颜面呢?




很多时候,沉浸于“打脸”的快感让我们忽视了更重要的问题。在不同思想流派的辩论中,打对方阵营的脸,似乎成了比寻找答案、达成共识更重要的事情。在国际议题的讨论中,急于打其他国家的脸,让人忘记了跨文化交流的真意。一些引发全国注意的案件(比如雷洋案),也常常变成不断“反转”和“打脸”的狂欢,警察被“打脸”、律师被“打脸”、案件当事人家属和同学被“打脸”、各种媒体被“打脸”,最后演变成闹剧,令当事人和他们的家人也不得安宁。




当然,“打脸”这个词也不是完全没有积极意义——它提醒我们做人不要太自信,不要把话说得太满。但是除此之外,热衷于围观“打脸”的心态并不健康。


“洗地”和“打脸”这两个词,一个将讨论引向对发言者动机的揣测和质疑,一个将本来应该使用脑子的事情变成面子问题,它们都是对公共讨论目的的偏离。一场习惯于使用”洗地“和”打脸“的公共讨论,容易陷入低水平的狂欢。




精选留言

暂无...
我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