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的爬取软件来源于:52pojie.cn@夜泉 免费下载使用

即使在最艰难的环境下,我们也注定能够善待彼此、携手合作

方可成 新闻实验室 2019-09-19

书评

社会学|进化|基因

作者:方可成



一艘船遇上海难,一群彼此陌生的乘客被困孤岛,他们能存活下来吗?


耶鲁大学教授Nicholas Christakis翻阅几百年的史料,从中找出了20起类似的海难。在每一起海难中,都至少有19人流落孤岛,他们都在一起生活了超过两个月。


虽然面临着相近的艰难条件,但这20起海难的结果大不一样。在有的案例中,绝大部分人都得以幸存,直到援救者抵达;而在有的案例中,最终活下来的人寥寥无几,甚至发生了人吃人的惨剧。


为什么会有这样巨大的差别?Nicholas Christakis教授发现,成功的幸存者社群都展现出了一系列他称为“社会性套装(social suite)”的特质,包括:个人拥有独特身份、爱伴侣和孩子、友谊、社交网络、合作、偏爱自己的群体、轻度的等级制、社会性的学习。这套特质促使幸存者们组成良性的社会,抵御恶劣的自然环境。而失败的社群,则在这几个方面表现糟糕。


比起成功和失败案例之间的差异,更令人惊讶的是:所有那些成功的案例,彼此之间看起来都是那么的相似。尽管每一批遭遇海难的人都是如此的不同,尽管他们从来没有互相学习和启发,尽管他们可以尽情发挥创造性,但最终,所有成功的幸存者社群的特质都相差无几:它们全都具备“社会性套装”的八大特质。



Nicholas Christakis教授认为,这是因为这八大特质深深地写进了我们的基因里。成功的幸存者们受这种基因的影响,不约而同做出了相似的选择。


这种基因的影响力也体现在小孩子身上。曾有心理学家找来一批不满周岁的婴儿做实验,向他们展示一个正在爬坡的圆圈,一个正在帮助圆圈爬坡的方块,以及一个正在阻挡圆圈爬坡的三角形。之后,研究者让这些婴儿选择喜欢的图案。绝大多数婴儿不约而同地都选择了方块,也就是那个“助人为乐”的图案。


类似的实验还有很多,它们全都在证明一件事:人在很年幼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对善恶的区分,很明显地喜欢善良的人、讨厌那些混蛋,并且愿意去帮助那些处于困境之中的人。我们在帮助他人的时候,都会感到由衷的快乐。这些特质不是后天习得的,而是先天就写进了我们的基因。



在今年出版的《Blueprint: The Evolutionary Origins of a Good Society(蓝图:一个好社会的进化起源)》一书中,Nicholas Christakis教授花了几百页的篇幅来论证一件事:人类的基因里写着善待彼此、携手合作的特质,这些特质使得我们可以组成一个好社会。


不错,在长久的进化过程中,我们的基因里也写进了恶的一面。比如,残忍、偏见、自私。人类历史上的诸多惨剧,与这些黑暗特质息息相关。


但是,如果只关注黑暗的那一面,我们就忽略了另一个事实:我们生来就具备关爱、合作、学习的能力。这是人和其他动物的根本差异,是我们能够组成人类社会的原因。


所有地方、所有种族的人,全都具备这种能力。地球上没有哪个社会能够轻易压制人类最原始的冲动:去爱,去建立友谊,去彼此合作。


《蓝图:一个好社会的进化起源》


我们再来仔细看一下这八大“社会性套装”——


首先,个人拥有独特身份。我们可以在茫茫人海中认出自己的伙伴,因为人类的外表参差多样,每个人都长得很独特,这是其他动物所不具备的。正是这种独特性,使得我们可以辨认彼此,识别出自己的朋友,这也就给我们的社会交往提供了基础。


第二,爱伴侣和孩子。和其他动物比起来,爱也是人类独特的能力。大多数动物的交配只是为了繁衍后代,而人类却可以和伴侣结成长久的情感关系。爱也为我们的社会联结提供了基础:我们不仅可以和自己的亲人有特殊的联结,还可以和毫无血缘关系的人走到一起。


第三,友谊。第四,社交网络。第五,合作。这三者都是各种人类社会的共享特质,是构建社会的基础。


第六,偏爱自己的群体。人类社会过于庞大,我们不可能认识所有人、和所有人合作,我们需要识别出那些紧密联结的伙伴,因此,我们对自己所属的群体有着特别的归属感。


第七,轻度的等级制。严格的等级制度不利于社会的运行,但我们也需要识别出群体内部更有能力、有声望的人,以便更好的合作。


第八,社会性的学习。这同样是人类社会所独有的。我们不需要自学一切,他人可以教我们,这极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有利于社会的运转和进步。


这些就是人类之间注定会关爱与合作的基因基础。只是,这些光明的一面常常被我们忽略了。



当然,这八大特质中,至少有一种可能会走向反面,可能会导向仇恨,而非合作。那就是第六点:偏爱自己的群体(in-group bias)。


我们见证了太多发生在人群之间的误解和冲突。如果人人都不假思索地偏爱自己的群体,会不会让这个世界变成一个个彼此仇恨的部落?



Nicholas Christakis教授说,这确实是一种危险的可能。要解决这个问题,有两种可能的路径。


一种路径,是去想象那些更大的群体。比如,美国的两党之争很厉害,民主党和共和党的支持者彼此越来越剑拔弩张。但是,如果大家都想一想,“我们都是美国人”,两党之间的关系可能就会变得更融洽些。


另一种路径,是相反的方向,去了解那些具体的人。前面说到,每个人的长相都很独特,这让我们可以识别出具体的个体。那么,我们也就可以利用这项特质,去认识那些对立群体之中的具体的人。我们可以意识到:每一个个体都是有着独特身份的、具体的人,不能仅仅由他/她所属的群体来定义。


当我们和这些具体的个体建立起了联结,我们基于群体身份的偏见也就会让位了。



《蓝图》一书的作者Nicholas Christakis是耶鲁大学的校级讲座教授、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他既是社会学家,又是生理学家,研究领域极其广泛:社交网络、人工智能、公共卫生……他曾被《时代》周刊评为最有影响力的100人之一。


但很多美国人知道他,不是因为他的学术成就,而是因为2015年的一桩争议事件。


当时,耶鲁大学的14名管理层给本科生发了一封邮件,提醒大家:在参加万圣节化妆舞会的时候,要小心选择自己的装扮,不要穿那些可能会冒犯少数群体的服装。邮件中还给出了非常详细的着装建议。


Nicholas Christakis教授的妻子Erika当时也在耶鲁任教,她研究的是教育学。在读到管理层的这封信之后,Erika也给学生写了一封信。她说:从发展的角度来说,学生应该自己决定穿什么,而不是由管理层来给出详细的指导。学生应该有自己试错的权利,也应该有应对冒犯的能力。


Nicholas Christakis教授和妻子Erika


Nicholas Christakis教授对妻子的看法表示支持。但是这封信引发了巨大的争议。一些耶鲁学生发起了抗议活动,要求学校除名他们,当众辱骂他们“恶心”,甚至发出了人身威胁。


在风波之中,Nicholas Christakis教授的选择是:去和学生对话,了解他们的意见,倾听他们的愤怒。他说,他坚信自由和公开的表达,因为这是人类社会互相学习和合作的前提。既然有这样的信念,就必须践行这一点,而不是躲在家里。


这也是他支持妻子Erika的观点的原因:尊重学生自由表达和试错的权利,而不是用保姆一样的态度做出过多的限制。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基于自由的表达和观点交流,而不是基于对他人表达的钳制。


尽管个人经历了这样深刻的误解和激烈的冲突,但他依然相信:人类的基因里写着社会性的本质,这会让我们组成一个好社会。


在《蓝图》一书的扉页上,他写下了这样一句话:“当你离Erika越近,这个世界就会越好。(The world is better the closer you are to Erika.)”


这可能是我见过的最动人的扉页献辞了。


《蓝图》扉页



《蓝图》是过去三个月里,我读过的最好的一本书。


阔别这么久,终于又和你们见面了。谢谢你们还在。


过去三个月,这个世界上又发生了很多事情。其中不少事情,都令人焦虑和不安。


但是当我们把目光放长远,当我们思考人生而为人的基础特质,当我们意识到那些美好的蓝图早就写进了我们基因里,我们或许可以在艰难的时代依然保持乐观。


至少,我们可以更坚定地彼此关爱、善待他人、携手合作,更多地尝试理解和联结,而不是仇恨和隔绝。


因为,这是我们的根本人性。


往期推荐


精选留言

方可成赞:269

想了很久回来之后第一篇发什么,最后决定推荐这本书。它给了我力量,相信也能给你力量。越是艰难的环境下,越需要我们更加坚定地去做一个善良的人,去彼此关爱和支持,去携手共同建设一个本应属于我们的好社会。

小全二郎赞:71

我也有一个梦想:优质的信息能被自由传播

麦克卢汉的🤖赞:14

太戳我心了!!!想起了哈贝马斯

作者

你是我的学生吗?今天我在课上刚讲哈贝马斯。。。

大宁赞:28

突然又惊喜,终于又可以看方老师了!!!

赞:15

作为一个二战生 面对巨大的考纲变动 家里人的期待与自我的压力 曾也临近崩溃 但是 一直不断告诉自己 只要向前走 一定会有路 如果现在的我暂时停了下来 那可能是因为前面是红灯 等一等 绿灯就亮了 想到最喜欢的一个老师说的话 进窄巷 行远路 见微光

吃可爱多长大的小小小小小仙女赞:15

很认真的看完了,不带有任何愤懑情绪的文,很温柔,很舒服。好久不见~

孙明志赞:12

等了93天,想通了很多事情,这个社会从来不像我们想的那么善良。但是我们可以选择善待每个值得善待的人,仅管可能只是微不足道的宽慰和支持。同时,行动的改变远比抱怨遭遇更有效。加油,力挺方老师[呲牙]

作者

💪

生于混乱,死于凌乱赞:10

《自私的基因》有说过文化、思想等也像基因那样可以自我复制与传播,所以那些来自不同社会的人群都显示出互相帮助的精神也许并不是人类自身的基因而是看似没有关联的两个社会其实之间在此之前就有互相交流了,不过不管是从基因等生物本质主义分析还是从文化思想等社会建来分析人性,人性中的善恶两面都是存在的,这不是非黑即白而是一个光谱,每个人展现的善恶都有一定的百分比,并且受到社会环境了影响,其余的不谈,光是善恶标准的不同就有不同的道德评判。 我们还是可以对人类保留希望的虽然不一定是什么注定,个体差异大于整体导致的人类的不确定性让我们既可以相信希望也可以相信绝望。

格隆冬赞:6

獸性是那些野獸們不知道的它們自己的特徵,對於此它們也完全沒有任何掌控。人性,不論是閃光點還是黑暗面,都並非如此。我們最基本的特徵就是可以認識自己。

赞:5

太开心了。会善待每一个值得的彼此。

俞诗逸赞:4

同温层的抱团取暖,很有必要啊,彼此鼓励下去。

蔡焯正赞:3

真神奇。今天傍晚刷微信公众号时,特意查看“新闻实验室”。发现好久没出推送了,想着应该快结束解禁期了。没想到就回来了。😀

panyi赞:2

喜欢这篇文章 [玫瑰]

Celina赞:2

回来就好😭😭😭

堂堂正正Huang Xinxin赞:2

欢迎回家

ㅤ炑炑赞:2

重新看到文章好开心 方老师加油 我也要好好努力

木鱼赞:2

终于回归!

FF疯疯疯赞:2

虽然还没有看完文章,但是看到更新就很激动,先来留言祝好方大大。“至少,我们可以更坚定地彼此关爱、善待他人、携手合作,更多地尝试理解和联结,而不是仇恨和隔绝。”一直支持您啊

嘉樱赞:1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看完突然哭了,但是真好,谢谢你

翰丰Hanfeng赞:1

approaching with kindness!哇!方老师回来了!

BR赞:1

高中时候就觉得很潇洒很酷的人,现在依旧很潇洒很酷。方老师加油!

Vicky🐋赞:1

终于回归啦!可想死了!

一口二月赞:1

感恩回归,左盼右盼,方老师终于出篇了!

一番赞:1

开心方老师回归啦!!!

马贝言Mackenzie赞:1

你回来啦,一直在等着,加油[愉快]

乌鸦赞:1

今天,在公众号 大家 里看到写新闻消亡的文章,我还在想新闻实验室好久没更新了[呲牙][呲牙]

曉曉曉曉敏🌀赞:1

很高兴再见到你[微笑]

黃冠瑋赞:1

哇啊啊啊😭 好久不見! 希望能繼續看到你們的文章! 感謝

乌小龟爬呀爬赞:1

等了这么久,终于归来了~~ 一如既往高质量

Winky赞:1

激动…

木村 香赞:1

好久不見方老師!

Wayne赞:1

Welcome Back!!!

Akane赞:0

方老师给了我一天的好心情 谢谢方老师

Lee Swift赞:0

会员计划还有吗[得意]

作者

一直在做啊

Faye赞:0

我的小脑袋装不下那么多深奥的问题,只知道又可以看到方可爱的字啦,开心!

feiran赞:0

喜欢你的心愿景愿 it takes everyone’s effort to make a better place. Thank you for sharing[太阳]

秋水赞:0

方老师回来了,这段时间除了看订阅邮件就是在b站看你发布的任教视频了,运用今天徐老师讲马克思哲学课的话,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赞:0

温柔且有力量的方老师,终于等到您回归了。

Valerie Ho赞:0

想哭

阿白儿赞:0

不问去哪了,只道“回来了啊”

:-)赞:0

秋天还没来 新闻实验室回来啦🍁

Jooni赞:0

惊喜的更新~回来了,就好[愉快]

zhousihan赞:0

好久不见!还以为这个公众号没了,却一直没舍得删。(爱你)

丹纯赞:0

尝试理解和联结,而非仇恨和隔绝。 因为,这是我们的根本人性🔴 说的太好了吧!!

Marjorie赞:0

加油!我们都不是一个人.

九嬥鱼赞:0

一切都会越来越好!回来太开心了![爱心]

王雅妮赞:0

阔别太久,你好啊方老师👋

九日赞:0

感谢归来~一切尽在无言中

三石赞:0

我删了一堆公众号,原来你还在

无问西东赞:0

方老师你回来了!!

ㅤ炑炑赞:0

方老师加油

50赞:0

这个头像有点帅意

林悦维赞:0

恭喜“重生”🎉

柳及🐳赞:0

欢迎回来

赞:0

欢迎回来👏

吾爱破解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