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的爬取软件来源于:52pojie.cn@夜泉 免费下载使用

《“不寒而栗”的爱情》是一篇有问题的报道吗?

方可成 新闻实验室 2019-12-13

案例

媒体表现|自杀事件

作者:方可成

《南方周末》的报道《“不寒而栗”的爱情:北大自杀女生的聊天记录》引发了舆论的热议。在关心受害女生的遭遇之余,也有不少人对报道本身的操作提出了一些质疑,甚至激烈的批评。


新闻实验室长期关注热点事件中的媒体表现。有不少朋友问我怎样看这篇报道,在此我提供一些个人看法。(利益申报:本人曾于2010-2013年在《南方周末》担任记者,但本文提供的观点完全是本人的独立判断;新闻实验室的长期读者可能记得,此前我也曾激烈批评过南方系媒体的一些报道。)


更重要的是,我希望提供一个基本的分析框架,以便今后大家也可以使用同样的框架来分析其他报道。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这个分析框架中的第一对要素是“理念”和“操作”。或者说,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


“仰望星空”指的就是不要忘记新闻媒体希望达到的目标:传播真相,尊重事实,平衡报道,公正客观……这些美好的愿景应该是媒体的启明星,指引着方向。


但是,这些都是抽象而宏大的词,而新闻生产是一种非常具体的工作。我们若是扛着这些大词四处去砸,几乎所有的新闻报道都会被砸得体无完肤,因为记者不可能全知全能。我们需要的不是不接地气的批判,而是置身于新闻采写的现实情境之中的体察和反思。


以《“不寒而栗”的爱情》为例,知乎上有一个高赞回答,称“在这篇文章中,男方的声量被刻意人为的大幅度掐断。”


没错,从理想的角度来看,文中呈现的来自男方的声音太少了,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男方的声量被刻意人为的大幅度掐断”吗?


当然不是。记者希望更多呈现男方的声音,但男方在接受采访时三缄其口。如果大家注意的话,会发现在提及两人关系中的重要信息时,《南方周末》的稿子基本都会提到男生的说法——有时候是提供另一种版本,更多时候则是拒绝回应。


(报道截图)


在实际操作中,平衡报道的意思是给各方均等的发声机会。如果任何一方不愿意使用这样的机会,那么这并不是媒体的错。试想:如果只要有一方不愿意配合采访,就不应该发表报道的话,那么这个世界上恐怕也没有太多能发表出来的报道了。


很多时候,评价一篇报道的操作时,最重要的不是搬出那些美好而正义的大词,而是仔细想一想:还原到记者操作这篇稿件的现实情境中,有哪些地方是的确可以提升的?


咬文嚼字,考虑背景


这个分析框架中的第二对要素是“文本”和“语境”。


“文本”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回去仔细看报道究竟是怎么写的,不要在骂报道“带节奏”的时候,先自己通过曲解报道的方式带了节奏。


在对《“不寒而栗”的爱情》的批评中,有人提出:报道将主题聚焦在处女问题上,模糊了焦点。


如果《南方周末》的报道真的是这么做的,那么确实很有问题。但是,仔细读报道我们会发现——


《南方周末》使用的标题是《“不寒而栗”的爱情:北大自杀女生的聊天记录》,而腾讯新闻在转载文章的时候,将标题改为《不寒而栗的爱情:因为不是处女,北大女生遭男友精神折磨后自杀》。




在这个问题上,该骂的是腾讯新闻,不是《南方周末》。


而在内文中,报道也并未将自杀逻辑简化为处女问题,而是在讨论双方开启恋爱关系之后的初期矛盾时重点谈及了这个问题(也即“最美好的东西”这个小标题)。在其后的几个小标题中,文章谈到了更多的精神控制问题(比如激烈辱骂,比如以死威胁,比如绝育手术),并未暗示处女问题和自杀之间有直接联系。


当然,只要写到处女问题,就会被神经敏感的读者放大。但是,刻意回避这个问题,也并不符合新闻事实。


也有人批评说:《南方周末》怎么可以根据聊天记录就写新闻?


对于这种质疑,我的建议也是:请回去再读一遍这篇7000字的报道吧。有心的读者可以数一数文中的信源数量。记者采访了女方的母亲、男方本人,以及他们的同学。这绝不是一篇基于聊天记录写成的报道。


此外,由于女方已经脑死亡,不可能再采访到。他们的聊天记录便成为重要的信息来源,在文中大量使用这种确凿的信息,再配上周围人的采访作为旁证,是一种很正常的操作。


我在知乎上还看到这样的批评:“如此露骨的内容,是否征得当事人/家人同意?”


这位批评者洋洋洒洒写了一通,但其实,只要他去读一读文章就会知道:记者当然征得了女方母亲的同意,记者采访了她,她提供了不少信息。甚至很有可能,报道线索就是女方母亲提供的。


这就是我所说的回归文本的重要性。换句话说,就是我们应该有咬文嚼字的精神,而不是以信口开河的方式指责记者信口开河。


而“语境”或者“背景”指的则是媒体生存的具体环境。比如,如果拖更长时间,调查也许能做得更深入,但是无法出街的可能性也会大增(身为官二代的男主已经被采访过,已经知道南方周末要做报道)。


自杀发生在10月初,已经过去两个多月了,这是大众第一次听说此事。这本身就不太正常。


《南方周末》报道的问题在哪里


通过以上分析,大家已经能够看出我的大致判断——《南方周末》的这则报道并没有严重的结构性问题。


不过,这则报道确实有一些具体的问题和争议之处。


一个重要的细节问题,是报道中披露了女方所使用的一种冷门自杀方式,这是大忌,有引发模仿的风险。《美联社新闻写作指南》(AP Stylebook)对报道自杀的指南中说:“在写作自杀新闻时,不应该详细描述所使用的方法。”



新闻实验室此前曾详细讨论对自杀事件的报道,点此可以阅读。其中提到了一些重要的原则建议,比如:


“避免将自杀描述为单一原因的结果,要告知读者心理疾病的康复是完全可能的”;“将自杀当成公共健康问题进行报道,而非将其当成犯罪进行报道和调查”。


之所以这样建议,是因为这类事件不应该被视为个案性质的猎奇故事(如果真的只是猎奇故事,那么就没有什么公共价值,不需要由《南方周末》报道了),而应该被视为具有一定普遍性的、事关公共利益的问题,报道它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更多类似案例的出现。


《南方周末》的报道出街后,我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一些人在感叹:原来自己也曾陷入过类似的关系,好在没有走向自杀的结局。


根据目前披露的信息,这个案例应该可以被归为“gaslighting”,也就是精神控制的范畴。这种现象绝不是孤例,它的出现也绝不仅仅是因为女主遇到了一个可怕的男主,它还和其他问题密切相关(比如社会对女性的长期规训),值得我们深入讨论。



从《南方周末》的报道呈现来看,目前更像是以报道自杀个案的形式操作的,少有提及背后的公共健康问题。我认为,如果报道中去咨询更多研究亲密关系,特别是研究gaslighting现象的专家,不仅可以对这一案例做出更加有的放矢、更避免陷入猎奇陷阱的解读,而且可以更深入地讨论这一案例背后的公共意义。


如果可以给陷入此类关系的女性提供相关的救助资源,就更加实用了。


当然,这方面的讨论,已经有不少媒体和自媒体在跟进,我们可以多多关注。


在下一篇的推送中,我也将从社会公共现象的角度介绍gaslighting。



相关阅读

刘强东案中的媒体表现

1

2

江歌案中的媒体表现

3

凉山格斗孤儿案中的媒体表现

4

刺死辱母者案中的媒体表现

5

高以翔去世报道中的媒体表现

精选留言

小二越来越二赞:1908

以前遇上这种事,一般都是媒体不断进行跟进报道,就像当年的南都周刊写王立军,都是几个媒体合着推动的。现在好了,一篇报道出来,别的媒体不跟进也就算了,还冷嘲热讽说要中立报道,真是,连节操都不要了。

沐沐赞:1289

刚看了自称为主人公朋友的文章,有人底下留言,说女主被南周的报道设立为无脑人设,不符合他们私下所接触过的形象,而对南周进行斥责。这里想借用方老师平台传达一点自己的看法:女主在平时的人际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前台表演”,而这个事件展示的是其“后台”,和平时交往有出入是正常的,所以旁观者需要警惕自己的情感偏向,以及这件事暴露出来的畸形恋爱观的问题,希望大家能理性思考,不被情绪左右。

吴海浪赞:973

女方的朋友们指责南周写少了,更有传统媒体指责他写多了。 我认为其实南周的报道恰到好处。——在其他媒体因为“均衡”而拒绝报道的时候,他勇敢地传播了事实!在女主不能说话、男主不愿说话的情况下,他从第三方介入、尽力坚守了客观的立场!

陈沁莹ฅ^-_-^ฅ赞:836

整篇文章确实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文体有些不适宜,部分地方的描写和语气会让人觉得有点主观和猎奇。比如记者在没有采访包丽的情况下,对她进行了过多的心理描述。作者写“包丽真的后悔了”,“对自己的迷失似乎也感觉不解”。即使有聊天记录支撑,作者也没法替代包丽讲出自己的心理活动。这些地方编辑再把把关就好了。

🍞赞:412

当前最应该做的是关注事件的调查,让整个事件水落石出,南周在报道方面确实存在一定的失误,但它最起码让我们知道了这件石沉两个月的事件。反观那些质疑南周放大处女问题,忽视男生声音等,难道不也是站在片面的情况来批判南周,从而形成另一番舆论失焦,去跟风批判南周。老师的这篇很公正,给您点赞👍

西灯赞:319

你好,我觉得你的报道真的非常有道理 我也非常非常谴责男方的行为,对女方感到无限的惋惜 但是我还是有一小点的疑惑,《南方周末》为什么要采用真正的名字呢?这会不会有一些违背媒介伦理。昨天报道看到后我朋友圈很快就把男方深扒了。 当然这个事情已经发生了,但是我害怕的是以后会不会有很多自媒体也进行效仿。以后如果出现一个非常非常骇人听闻的案件,然后有一个可能是但实际并不是凶手的人,在案件曝光,很多人进行谴责,自媒体追踪这个人,直接用这个可能的怀疑对象人的真实名字进行描写文章。大家对他进行网络审判,这会不会不大好(如果平白无故在没有结案就冤枉别人)...... 我们都很明白有时候网民的情绪是非常不稳定的,他们很容易会被带着跑,而且很少人去深思,媒体再无良一些完全可以把这些人“处死”.... 我真的非常非常难过,替这个女孩感到不值得,也开始担心这样的环境。

赞:64

那方老师怎么看南周对女生使用化名而对男生使用真名这个迷糊点呢?

作者

如果是我来定夺,我会给男生也用化名。虽然在这个时代,最后还是会被网友人肉出来,但是机构媒体还是应该遵循更高的标准。

桑桑赞:253

昨天三联周刊那篇理中客的推送,真的让人难受。南周的报道并不完美,但他至少揭开了这桩沉寂两个月的事件一角,而不是在女方已经永远无法开口的情况下,把男方视为需要保护的弱势一方。

冰鸟葵花赞:216

不针对南周,但这种自杀方式算上这次已经两次出现在媒体上了,另一次是地方媒体,同样写出了具体药片数量。方老师可否呼吁下,对于自杀死亡方式媒体报道时应该尽量模糊——这个应该是报道常识吧?这种方式临死前很痛苦很痛苦的

安北赞:192

还能写得更好,但不至于“有问题”

Tiantian赞:180

一点浅见。昨天南周的报道存在的问题:传播冷门自杀方式、信息部分缺失(男主角信息过少)、侵害被害人隐私,但只要和受害人朋友发的檄文对照一看,基本事实是相符的,《不寒而栗》根本算不上一篇不堪的不实报道。那位记者如何臭名昭著是一回事,信口开河批评他的报道是另一回事。

翟更章赞:30

你也是在回避根本问题,不寒而栗稿的问题是,柴会群带入了明显的个人观点评价。 人们批评这篇稿没有展现牟渣男、聚焦处女情结的只是其中一两个论述,真正核心是柴会群通过自己的写作手法让读者以为这是字母圈一例极端案例,而按照网上自称女孩同学对事件的复盘显示,这是恶劣的PUA精神控制。 柴会群在写牟渣男的时候极度克制、几乎没有任何判断,在写到女孩的时候像跗骨之蛆一样,思路大开,各种没有前后校验的猜想留白引导读者朝着字母圈的方向理解。 这种做法是极度恶劣的。是在消费死者,将色情跟女孩挂钩对等来物化女性。既不“仰望星空”,也没有实践好脚踏实地。

作者

“柴会群通过自己的写作手法让读者以为这是字母圈一例极端案例”、“写到女孩的时候像跗骨之蛆一样,思路大开,各种没有前后校验的猜想留白引导读者朝着字母圈的方向理解”——我读文章的时候真没读出这种感觉。

都怪我太潇洒赞:152

"处女","堕胎","北大"……这些词混在一起,由央视rmrb等报道,会被表扬"敢于揭露真相","良知媒体";非官方媒体报道,则被痛批"别有用心","带节奏","抹黑和谐社会"。做新闻难,在中国。

mor赞:127

南周还把女生微博放出来不做任何处理也不打码,微博里还有她的生活照,这种处理方法我是服了[抱拳]

作者

这个不妥当

Tiffany赞:122

老师的文章很公正,且有理有据。我补充一下:别以为把舆论矛头指向南都,男主就可以逃过此劫,这转移公众舆论注意力真是好的公关手段。我认为南都业务操作程序合法,你能奢求采访出男方什么有效信息,毕竟他也要给自己撇清,哪有人会直接承认自己罪过。虽然煽情了些,但南都说的是事实,我再次强调他推动了女孩公平正义的伸张,我认为女孩母亲也是这样想,舆论还是要发挥自己的监督作用的,他最大的作用是替这件事发了声。最后,麻烦请关注北大怎么回应这件事,怎么回应举报信,以及这件事的调查结果如何,女孩的为什么死,才是应该讨论的问题。如果是被逼自杀,那么应该关注法律怎么处置这个男的,法律能不能对这种诱导他人自杀的行为作出定罪?不能的话,是不是应该改进?

Roxie🐊Xiè赞:108

希望多谈谈gaslighting!作为经历生还者,对这个话题的传播度很有兴趣,希望更多人(尤其是亲友)能够理解到gaslighting这种精神控制的危害,以及帮助受害者的方法。

所有的酒、都不如你赞:107

当大家都在指责这篇文章的记者新闻操守时,当大家都在怀疑这篇文章的客观性时,每个人都堂而皇之,大言不惭,拿起键盘重拳出击。可是,还有多少人在关注文章的核实问题:一个乐观、开朗的北大女孩 一条鲜活的生命是如何陨灭的?他遭遇了什么? 在这件事发生后两个月,作者采访多方获取到核心信息刊发报道(当然,作者在处理一些隐私信息理应更模糊),面对的竟然是各方的谩骂指责冷嘲热讽,而不是引起所有人对pua的思考和警惕,对女孩身亡的愤怒和同情,对真相的继续追索,我想问,这个社会怎么了?

FF疯疯疯赞:82

在事件发生后随着大量媒体修改报道和南周原新闻的网络删文,看到很多网友纷纷指责南周。其实最大的原因是初始的报道来源在网上已经较难找到了,大家只关心南周最先报道及这件事的道德面向,可是却对细枝末节一概不知。换个角度,或许是大家并不想知道呢?只需要道德狂欢就好。

大脸猫赞:59

批评比建设容易,只破不立是王八。我更希望看到后续其他媒体的跟进和补充,而不是朝着第一个报道的媒体挥棒。

米菲不吃米粉赞:59

确实,看完这篇报道第一个反应是:这个事件真的有那么大的公共性,值得南周花这么重要的位置报道?事件确实让人气愤,值得研究,但似乎更适合情感分析、心理分析的平台去讨论吧。后来再想,可能是涉及的人物有某种典型性,报道出来可以防止更多相似案例发生。 今天早上更出现了事主朋友的文章,完全印证了南周的报道。但虽然文章情真意切,很有感染力,我看完后的第一个反应却是黑人问号。 因为看完这篇文章与看完南周的文章,我对事情的了解、感受是完全没有变化的,文章对于南周的报道也是信息上的补充而已了,却要开头痛骂了一顿南周,说得南周好像歪曲了事实??事主这些朋友的理解能力让我迷惑。其实没有南周的报道,这件事情不至于上得了热搜、被这么多人关注。

采萧赞:58

1.技术伦理的濒危加剧了媒体调查的惰性,南周和“凯旋十二”获取并公示聊天数据的权利正当性是什么?2.数据微观真实的结果:我看见的都是我相信的,即人人可以找出自己相信的“真相”。3.公共言论的堵塞造成民众对私人事件爆炸式的关注。

👋赞:57

“此外,由于女方已经去世,不可能再采访到。” 请注意措辞严谨,是脑死亡。

作者

谢谢,已修改

王潞赞:57

同意,倒觉得包丽朋友那篇是有意把南周的报道树立成对立面来制造冲突赢得流量,更像非专业、新媒体式的写作,当然初衷可能是为了补充一些信息,获得舆论关注,但确实有几个批评点有信口开河之嫌。

惟生赞:55

中肯! 很多人说南周那篇是基于聊天记录,我当时看了也真的很想反驳:那另外几千字你都看了些什么[疑问]

Althea赞:54

很赞同您在文中提到:“它还和其他问题密切相关(比如社会对女性的长期规训),值得我们深入讨论。” 很难想象牟林翰除了学习、考试、在学校的部门组织里钻营之外,他的个人经历如何,其他时间接触过什么样的环境?联想了一下pua还有其他一些恶意针对女性的观点言论,几年前网络上已经有苗头——现实中自然也有,可能早已有之,只是出现在网络上的更容易被看到。比如一些仇女主题的贴吧、特定类型的av、充斥虐待女性倾向的网文、包括现在微博上的“煮肘(徐波)”。看过某些男性用户为主(估计)的贴吧里面,也有文中案件的影子,比如:大谈自己怀疑女友对自己不忠,就偷偷拍她luo照录像报复;发图直播自己怎么诱骗年轻女生(很多酒店开房偷拍照);介意女朋友不是处女,但暂时没找到别人,就说先用着回头再扔……底下一片讨论附和声。这些声音,后来如何了……? 女性的生活有很多潜在或明显的威胁。只是靠什么“贞洁贤惠温柔听话宽容忍让”大概并不会改善。

xxyu赞:46

我不太喜欢南方周末的报道。因为我认为南方周末的报道大部分是在讲故事,而不是在叙述一个事实。有时,南方周末的报道满足了人的猎奇心理。矛盾点就产生了:不猎奇就没传播,猎奇了就违背传统新闻观。

lishuhang赞:15

一篇今天早上流传很广泛的,自称是女方朋友写的文章提到:“牟林翰对包丽的精神虐待和PUA手段远比报道中呈现的过分,而南周却把模糊重点,将焦点转移到两人扭曲的关系上,导致很多读者先入为主地认为,这不过是字母圈的猎奇事件罢了。” 【模糊焦点,将焦点转移到两人扭曲的关系】这个指控在您看来是否成立?如果有读者将其归类为 SM 等于己无关的猎奇事件,这更多是读者的问题,还是这篇报道的问题?

作者

我自己的阅读体验是并未将关注点放到字母圈上面,这可能是因为我对gaslighting有所了解。读者普遍如何认识的,可能要做调查才知道。当然,这样的问题可能存在,所以我说最好是在报道的时候咨询研究这方面的专家。

明暗之间赞:40

我们也许需要区别欲望和爱情!爱情是双向的、基于双方的感受随时调适,而欲望往往是单向的,自利的!其实女生已经意识到这不是爱!而是一种欲望操控!

花散里赞:36

作为个人,会“咬文爵字”几个问题。 1.标题不要直接写【“不寒而栗”的爱情】,应该是【不寒而栗的“爱情”】,这个关系看到最后真的不是爱情关系,不管是不是pua都不是,完全就是精神病人纠缠既视感。这个报道倾向让太多后续讨论都集中在“爱情”上,我觉得反而重点迷糊。 2、关于所谓“发生了什么事情”,很多事情,是某一方的据称,采访得出的,那就需要强调信息来源。因为很多说法未必和现实对得上,反而还需要记者额外求证,甚至整个过程中衍生出新的信息。

大五念书赞:35

关于平衡报道这个东西《新闻编辑室》中有个很经典的片段:茶党指责Will只盯着共和党怼,不报道民主党。will回称:你们干了100件混蛋事,民主党只干了10件,为了公平报道,我要捏造90件民主党没干过的事?

企鹅观察员赞:34

不进南方周末的报道,新京报视频新闻也用大号字体在小标题打出女生具体自杀方式,精确到剂量。对自杀报道规范如此缺乏意识,是不是富士康的事太老了,业界开始淡忘了?

O'Captain赞:29

报道的任务是让社会不公得到曝光和讨论,让陷入无力的当事人得到舆论的支持,事件在当事人亲属同意下引起社会关注,这就算媒介审判了吗?即便是南方周刊的报道,其信源也并不单一,也完完全全没有不给男方说话的机会。男方躲闪或者放弃在记者面前澄清的机会,那是他的事,请不要再把锅甩给后真相。后真相不是你从哪里看来显摆理性与鹤立鸡群的工具,也不是你冷漠和高高挂起的包装,说的人每多一个,那些绝望的当事人都会切切实实的少一分支持。小凤雅、董珊珊那些恰恰是因为“容易被煽动情绪”、感到愤怒的人不够多,引起的关注不够多,才未能得到公平的待遇。我不急着骂牟,但我希望这件事,得到的关注越多越好。

刁儿赞:28

但是女生的成长环境,她的父亲没有采到还是采到没放。还有男生明明不是PUA而是占有欲,那男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样子和细节相关同学之类的也没有么

作者

对,如果有这些方面的信息更好

何丛琰赞:28

南周这篇内容是有瑕疵,并且瑕疵被其他一些媒体刻意放大了,就拷贝走样,带跑了舆论。

愤怒之鸟赞:25

不管文章如何,几个月发生的事情现在被爆出来,也是本文的最大贡献了。

陈沁莹ฅ^-_-^ฅ赞:25

前段时间美国一个学生Alexander Urtula自杀,也是出于相似的原因。可以看看外媒是如何报道类似事件的。

赞:21

在党报当了一年半的编辑,尤其是在编民声稿件时,知道很多现实的“无可奈何”,这不是某个媒体某个记者的问题,而是社会的问题。

字耕农赞:20

看到有留言说不应该报到真实姓名,居然还有135个赞。人都死了,还不让说真实的姓名?你是想让死者像某前主席一样吗?请问。如果没有真实姓名,那公众就会质疑报道的真实性,你是在鼓励写小说吗?不报道真实姓名,那取名字干什么?是不是三鹿奶粉出事情了也要说成三某奶粉?

月下逐鬼赞:20

先看了有人骂记者才看的文章 看下来很懵逼 这到底因为什么骂人家,原来是给腾讯背锅了

叶火火赞:20

我的疑惑在于 真的能用男方的真名来报道吗 这不是鼓励舆论审判吗?

小碗熊( ̄∇ ̄)赞:18

客觀不等於中立啊,性/別暴力話題下通常是不存在力量均等的雙方的,這時候的"中立"等於助紂為虐

dyxdyx423赞:18

微博小粉丝为方老师打call!

Boya豪豪豪赞:18

昨天看到包丽的朋友紧随南周的推文后 不禁思考 在一定程度追求流量的时代,真实地还原真相的能力其实越来越重要 真不太希望连一篇深度报道都可再被普通的知情者所代替。

无问西东赞:18

最可怕的不是这种事总是发生,也不是媒体会因为某些因素出现报道偏差。 而是我看到这种新闻已经不会愤怒了,因为每次都能预见结果。

GAOMANXIU赞:15

仔细再把原文看了几次,觉得方老师的观点是最客观的。我觉得读者也要去养成习惯,看完一篇文章,需要在脑子里多想几遍再发表意见,这样既对自己负责,也对社会负责。

翟更章赞:12

柴原文中写牟的时候用的是:指点、指责、建议、总是说、嘱咐、指导、表示、暗示、执着、扬言…,最直接的形容是 可怜鬼 女孩部分:变了、自重、后悔、介意、质疑、迷失、改为、同意、好、轻生、答应、妥协、屈服…,这些仅一个词都能联想出一个故事 还有关于何时改备注名,用的是上帝视角猜测。 对女孩有详细的内容形容其复杂的性格变化,而采访了那么多竟然没有一个字是形容牟的性格。最具像的形容是 北大刘昊然 这么大的个人倾向性,你看不到吗?

作者

这些词是否妥当,要结合已知的证据信息来判断

张玉洪 Calvin赞:14

人家不是写调查性报道,是写的特稿。所以判定标准是不一样的

请叫我小纯杰赞:14

回归文本,说白了,先不要着急判断,好好读,仔细读,带着脑子读

Summer佳佳赞:14

国内的自杀新闻报道的确一直欠缺关注公众健康…

Choi..赞:13

这才是中肯的专业的批评,这时候更应该跟进报道,而非一味谩骂,甚至让先发声媒体闭嘴。

星之笨比赞:13

非常非常赞同 “不要信口开河地指责别人信口开河” 感觉多数人看到和主流讨论略有偏差的一面都会去相信这种“不是主流”的声音 在转发称南周有问题的文章时,有多少人回去重新推敲南周的报道呢?大概是发出和主流不同的声音可以满足潜在的优越感吧

翟更章赞:12

你看看,你的文章下边有多少人在评论这个女孩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这难道不是证明 不寒而栗 文章所存在的问题吗? 反正看了那篇文章,我对女孩有一个直观反应的具像化形象,而渣男那边只是一个模糊可恨的渣男。这就是那篇报道最大问题。

孙明志赞:12

这篇文章很中肯,刚想了解下方老师对《南方周末》在这件事中的表现的看法。 在此补充几点我的思考吧:1.我认为南周在报道中应该考虑保持原报道面目的措施。例如在公号上提醒转载者不要对文章的任何内容动手脚,这有违《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2.本次指责南周报道的文章中,有几点是报道本身确实存在的问题。这算是个好现象啊。 3.这篇报道让我想到《后台》第一辑中《杀人现场,不可完成的描述》。努力寻找新颖的报道角度,更多的关注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这也许就是开选题会和讨论报道思路的意义所在吧。

秦粤赞:12

要是我也有在pyq漫天飞地说这篇报道有问题时,站出来说出我自己的想法,我觉得没那么大问题的勇气就好了

文静赞:11

好多人是基于二手信息在围观这个事件,基于二手信息对于南方周末进行批判。

赵梓荀Jason赞:10

我觉得聚焦在“处女”没有任何问题! 毕竟“我是一个传统的山东男人”

董一声赞:9

评论提到王立军的朋友,并不理解新闻自由和专业新闻主义的内涵。媒体的公器属性更多作用于公权力和私主体之间,而非平等私主体之间的权益。对于王立军的报道,自然是媒体公器作用的展现,而在这次报道中,没有权力关系的不对等,自然应更多地关注专业主义。

#赞:9

可我还是觉得就算征得同意,新闻报道也应该考虑个人隐私向公众披露的边界。

蒋建波赞:9

平衡报道,是新闻的核心。有平衡的不一定是好报道,但没有平衡的一定是坏报道。好新闻是让你心平气和地看消息,坏新闻则是简单挑动你的情绪。可参考上月对某城市的消息以及大多数鸡汤文。

今天吃饭了没赞:8

其实之前人物那篇家暴的报道就做的蛮好,就说出现家暴情况可以找警察局,警察会让写保证书以及出示告诫书,感觉也算提供女性救助资源了,不寒而栗方向感觉有点引导大家用网暴惩治的意思

作者

另外也推荐一下对陶崇园的报道https://www.huxiu.com/article/290955.html

所有的酒、都不如你赞:8

一切脱离具体语境和实际操作 站在德道制高点上谈如何写新闻的行为 都是耍流氓。

🥛赞:6

另外,个体在亲密关系之中的表现只有两个人清楚,旁人其实很难察觉个人的其余人格。作为普通读者,除了觉得贴上北大标签让人不适,其余更多的是惋惜。 南方在彼此的称呼上只是展现没有进一步猎奇,标题比起腾讯和各个自媒体对于“处不处”的强调,要克制的多。说记者无良未免矫枉过正了。唯一觉得不满的是对于自杀方式的详细披露,希望不要成为效仿路径。这件事情也希望对当事人进行处理,他并非无辜。

断桥残雪赞:5

想回一下置顶的评论,男主也是一样,平时人际交往表现出的“前台表演”和“后台”大相径庭

翟更章赞:5

我想问一下这一部分女孩的描述,为什么不像写牟一样,把没有迷失、后悔、没有同意换成恐惧、抗拒、反抗呢? 不要说你看不懂其中汉语的差别。 “ 在这段时间,包丽对自己的迷失似乎也感觉不解:“我自己都害怕了,我已经不是我了,我已经不为自己活着了。” 在包丽表示后悔之后,牟林翰提出进一步的要求。似乎就是这次聊天之后,包丽将牟林翰微信中的备注名改为了“主人”,此后再没更改。两人之后的聊天中,她的角色经常是一条狗。而牟林翰后来有一次聊天时,让包丽在身上文“我是牟林翰的狗”,“中英文都可以,文的过程让人给你录下来,不然的话你就自己录……” “主人”“狗”亦可能是恋人间的昵称。然而,2019年2月5日,农历正月初一,牟林翰向包丽提出了更致命的要求:回北京后给其“拍一组裸照”,“就把这个当作惩罚吧”。但究竟惩罚包丽什么,什么样的过错需要用这样的方式惩罚,他并没有解释。 他明确说,拍完之后他会存起来,“但是要是你跑掉,我就把它们都放在网上”,而且“不会用自己的朋友圈”,因为“网上有很多对这种东西感兴趣的人”。 包丽开始没有同意,但在牟林翰承诺将来会娶自己后,她说“好”。

韩文文赞:5

很同意作者的观点,不过个人还是觉得报道上的某些细节披露让女性读者难以接受。刚刚发现文章已经被删...

Stephanie赞:5

把“处女”这种带有性联想的词汇放在标题上更容易赚点击率

黄小彻赞:4

有技术分析才客观,对采访写稿操刀过的人才能体会这篇稿子是怎么出来的吧。很多对新闻报道的曲解,往往来自于当事人或者涉事人的想象,没有表达他们角度理解的真相,似乎就是失实。新闻报道不是法庭辩词,不可能全方位,也没办法全方位。

Bert赞:3

个人认为,南周报道在报道平衡问题确实有不妥,并没有完全做到了平衡叙事。通篇看来,信源无外乎事件男女主、女主朋友及其母亲,还有警方。这样罗列出来可以看到,男方的信源是单一的,呈现了一对多的情况。美联社关于平衡报道的方针中提到,“假如我们得不到某个人的观点而这个人的观点在报道中是必不可少的,那我们将在文章中说明我们为了获得这种观点而采取的措施”,显然,据南周报道描述,男主牟某某似乎不愿做出过多回应。南周则写道,“他表示涉及隐私,不予回应”,如果说这样的处理方式差强人意的话,南周在处理男主声音方面算是尽力做到了报道平衡。但是视角转到当事人之外的信源,即女方的中学同学上,似乎就有点不妥了。文中对这位知情人的叙述算是给足了版面,那么男方相关人的说法呢?文中唯一对男方信源有所叙述的则存在于关于他“北大刘昊然”称呼中,而这里也只简单提到了老师和学生会同事对他的评价,这与女方同学所占篇幅相比显得不值一提。而再加上文中透露出的女主母亲的呐喊哭诉更是压倒了男主的声音。

最佳东方赞:2

谢谢科普,转发朋友圈了。

吾爱破解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