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的爬取软件来源于:52pojie.cn@夜泉 免费下载使用

“刺死辱母者案”,可以观察什么?

方可成 新闻实验室 2017-03-27

作者/方可成

昨天,有一位朋友在后台留言:“关于国内现在争论比较激烈的‘刺辱母案’,能不能写篇文章发表下看法?”

回想大学时代,这样的热点事件发生时,我多半是想点评几句的。但是近年来,我越来越失去对热点事件发言的欲望,尤其是表达个人观点的愿望——如果是关于纠正谣言、厘清事实,我还是很有兴趣的。

不过,对于这些热点事件,我确实在关注。或者说,在暗中观察。因为每一次的事件,都像是一个多面的棱镜,折射出很多可以观察和思考的问题,也折射出世间百态和人情冷暖。

我的观察自然是集中在媒体、传播、舆论、民意等话题上。

1. 南方周末的报道。

南方周末的一篇稿子可以引发如此热烈的转发讨论和后续发展,已经是很长时间没有出现过的现象了。对于这份日渐式微的报纸来说,自然是值得高兴的事情。

但是有人说这篇稿子证明纸媒起死回生了,我是不太同意的。纸媒危机表现在广告和发行下降、没有更多资源投入极为耗费人力物力的调查报道。单就这篇稿子而言,尽管也可列入社会调查类稿件,但它并不是那种需要投入许多资源的深度调查。能够做出这样的稿子,并不能说明纸媒的日子好过了。

也有一部分人,对这篇稿子颇为不屑。最典型的就是自称“中国最优秀的调查记者”的王志安。他发微博说:“尽管南方周末的报道引发了舆论风暴,但就报道看,水准挺差的。现在能做调查的记者真的太少了。”


实际上,记者王瑞锋本人并没有自夸,他很谦虚地表示稿子“质量上并非佳作”。这篇报道也绝不是他调查能力的最好展现。王志安所谓“水准挺差的”,以及从一篇稿子推出记者“不能做调查”,折射出的是他自己的心态。

稿子本身的水准到底如何,需要更专业的判断。研究新闻业务的人,可以把稿子拆开了揉碎了研究,做一次“逆向工程”——也即,从最终成品,反推记者采访了哪些人,用了哪些资料,如何处理这些资料的。把这些还原出来了,大体也就能够判断稿子的质量水准了。

2. 为什么报道会火。

一篇报道在出炉之后,它的命运就不在记者的掌控之中了。很多时候,记者期待引发强烈反响的稿子发出去之后,舆论场一片寂静。而有些时候,引爆舆论的是一些没有意料到的稿子。

为什么这篇报道会火?这是一个值得研究和论述的问题。有心者可以将这个事件和此前的刷屏热点事件联系起来,看看它们有什么共性。

有人说,这篇报道火,是因为它让城市中产阶级们看到了一个日常经验之外的残酷中国,令他们大为惊诧。这种说法挺有道理,但是刷屏的是否真的只是城市中产?还需要更多证据。微信用户早已横跨各个社会阶层,不能理所当然地认为刷社交媒体的都是城市中产。

也有人说,是因为这个故事引发了底层人民的共鸣,展现了他们每天都浸润其中的无力感。这样说似乎也很有道理。

当然,也有不少人在讨论:为什么稿子依然存活?为什么讨论还可以进行?这就涉及到涉事政府层级、事件性质等方面的因素了。

也总是有阴谋论者,认为背后有人在操纵舆论,实现某种目的。对于这些想法,我觉得,脑洞大是好事,但也别走火入魔了。

3. 各社交媒体帐号和大V们的反应。

这是我最喜欢观察的一部分:看各种机构和个人对热点事件都做何评论。但我关心的并不是评论本身,而是透过评论来观察这些机构和个人。

首先值得观察的当然是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此事件中是公检法)如何回应,包括中央层面和地方层面。这次,济南公安在官方微博上发的“世事多奇葩,毛驴怼大巴”就是一个观察政府官方社交媒体帐号的绝佳案例。而“长安剑”这样的中央层面帐号则明显要成熟得多。


其次,各类官方媒体的评论也值得收集和揣摩。如今的媒体环境中,“官方媒体”也是一个有着多种不同“官方程度”的大杂烩。比如,人民日报报纸上的评论、人民日报微博的内容、侠客岛微信号的文章,这些都可以被盖上官媒的帽子,但是它们代表官方声音的程度是不一样的。观察它们发言中的一致性和差异性,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然后,可以观察各类意见领袖,也就是所谓大V的发言。比如,从连岳的发言中,可以观察到当今中国社会思潮中极端偏右的一支是如何评价此事的——如前所述,对我而言,重要的不是了解他们对此事的观点,而是通过他们的评论,进一步认识他们的思想结构。

另一个角度角度是各种职业群体之间的碰撞。济南公安背后的警察群体算是一例。另一个例子是一篇传播很广的《讨论“辱母杀人案”的正确姿势》,其作者是江苏高院的助理审判员,他所强调的是“辱母者该不该死,应当由法律来判断,而不是于欢,或者网民”;“要把评判的权力,交给专业的人来做”。在这篇强调理性的文章背后,作者其实是在捍卫自己这个职业群体的权威和“势力范围”,对民意和媒体的“入侵”持有高度的警惕。

当然,值得观察的还有一贯展现五毛立场的帐号,以及尝试“反转”的人们。他们试图通过扒于欢母亲的黑历史,来扭转舆论走向。阅读这类文章,我常常感叹他们的话术运用是多么娴熟。比如,一篇题为《“辱母杀人”案只一天就被反转了?》的文章中,有这样的段落:“但是随后一个细节落在了笔者眼里,就是这个报道最早是来自‘南方周末’。南方周末?这个名字太特殊了,具体怎么特殊笔者就不说了,看到这个字眼后,笔者就多了个心眼”。这段话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不给出任何证据,便抹黑了南方周末作为信源的可靠性。而其留言中点赞最多的一条(是作者自己发的留言),更是直接声称记者是为了“收黑钱点击率kpi”而写作。这种抹黑人格的方式,是如此熟悉。

而普通人的参与感也很有意思。当公检法作出回应之后,很多人觉得这是因为大家齐力刷微博的结果。这种解读会增加网民对权力的信任,还是相反?或许值得做一个定量研究。


最后,还可以观察各类微博和公号都是如何蹭热点的。不过,这算是最琐碎的一个观察角度了。

总之,一次全民讨论的热点事件下来,可以观察的东西太多了,从中可以发现的研究问题也是俯拾皆是。每当此时我总是感叹,中国的舆论场多样性是多么丰富、不同的声音是多么热闹。所以,我总是觉得,研究中国的媒体和舆论,不用总是盯着censorship那点事。在censorship之外,还有好多有意思的事情在发生,在等着研究。


精选留言

暂无...
吾爱破解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