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的爬取软件来源于:52pojie.cn@夜泉 免费下载使用

熊阿姨:记者的能力是如何学习和培养的

熊阿姨 新闻实验室 2019-03-14

行业

记者|采访写作|新闻学院

【按】本文是熊阿姨(刘敏)在新闻实验室会员计划线上分享会“从学新闻到做新闻”(2019年3月10日)上的讲稿选摘,标题和小标题是我所加,整理人是柏朝阳、黄亦文、毛志成、卢鸿宇、张詠晴、何蓉玲。会员计划不定期举办业界学界人士的分享,欢迎加入会员计划第一时间参与后续分享。

——方可成


【主讲人简介】刘敏(熊阿姨),《智族GQ》报道编辑。中国人民大学传播学硕士,曾就职于《三联生活周刊》社会部。过去是跑突发事件的社会新闻记者,现在正转向特稿写作。作品有《那些给人工智能打工的人》、《川崎广人:一个准备死在中国的日本老人》、《泸州中学生坠亡后的七天》、《被老虎咬伤以后》、《拒绝“降级”的大熊猫》等。


一、新闻学院不教的事情

其实我的新闻教育经历是反着的,我本科是在四川大学读中文系。然后考研考到了人大新闻学院读传播学。在人大读书期间,我在《GQ》实习过一年时间,后来又进入《三联生活周刊》实习,最后就通过校招留在了《三联生活周刊》。


在实习和阅读中自我学习


我参与新闻实践比较早,2008年大一的那个暑假就在沈阳一家都市报实习。我的整个实习经历,其实是在教我怎么做记者。在沈阳的都市报实习的时候,我的工作就是写法制报道,每天去沈阳中院听庭审,下午回来把见闻写成一篇法制报道,基本都是杀人案。过了两三天就发现这是一个套路:稿子里边,你要把5个W写齐全,然后这个事情起承转合讲明白,最后放一句:此案未当庭宣判。这完全可以自我教育,最好的办法就是大量阅读以前的报道,读二三十篇这样的报道,这个套路就可以掌握了。

 

本科期间,我又去网易《另一面》实习,当时那是一个评述类的栏目,同时我还暂时做过一段时间网易微博的编辑,自己也在人人网上做了一个自媒体,每周会综合评定我们的校园新闻,比较插科打诨,主要就是喷学校。我每天都会花很多的精力来看同类的媒体,当时还是那几家。包括像《中国青年报》的冰点周刊、《成都商报》、《华西都市报》。我会同时阅读两种都市报,看同一个题材商报怎么写,华西都市报怎么写,这种比较过程中,能感觉到一个题材处理的优劣,会有比较大的收获。

 

我也听过新闻系的课,实话讲,听了两次就再也不去了。我发现很多同学没有实践经历,老师要手把手教你导语和标题怎么写,但这种东西就是一个很实务性的事情。如果一个大学生在学校里边不做任何实践,他每天学这个东西就相当于缘木求鱼,所以我听了一段时间,就再也不去了。我们川大新闻系排名还不错,但是实际上上课也没有给我带来多少收获。旁听的时候是2010年,老师还在讲艳照门,艳照门好像都是2008年初的事情了。


找资料、列提纲、整录音是实习生的基本训练


从2012年开始,我在《GQ》和《三联生活周刊》实习的时候,在那里学到并建立了现在的工作方式。

 

《三联生活周刊》当时的态度就是让所有的实习生,不管你写没写过稿子,跟着开选题会,选题会结束后,大家都分好选题,一个实习生跟一个记者。记者这个礼拜做什么题,你就大量地帮查论文,搜集相关的资料,穷尽一切资料,整理好发给他。记者出去采访,你就做他的小跟班儿,可能帮他打个电话约采访,约好了说我们周三下午几点钟采访。到时候你就跟记者一起过去见采访对象,整个采访过程中,你可能就在旁边儿坐着,什么也不说就听着。回来之后记者会把录音交给你,你就在家里把录音整理成录音稿,然后再发给他,你的工作就结束了。

 

我刚去的前几个月还挺不适应的,因为我之前已经能在媒体上发稿子了,从头做这种基础的事情让我觉得很简单,但是时间长了你会发现还是不一样的。

 

我在给三联的记者找资料的时候,比如找论文,我会把论文的标题重新改一下,在前面写上:我觉得这个论文的核心议题是什么。然后按照我的筛选,把有用的论文发给记者,没用的我就筛掉了。我现在带实习生的时候发现,有些人不会搜索资料、整合资料。他们整理采访的资料可能就随便上百度搜三四页就完事了。

 

比如我要写过一篇平昌冬奥会短道速滑冠军武大靖的报道,这对我们来说不是一个很难的人物访谈。我会把武大靖成名之前到他冬奥会之后的这四五年时间内所有肉眼可见的报道都扒下来,然后建立一个文件夹,把所有的报道都贴进去。根据这些报道列一个时间表,武大靖哪年出生,哪年进入江苏队,哪年又回到吉林队,这是非常细致的时间,但全都要列进去。你在看的过程中会看到一些相关人物,比如说他的启蒙教练叫什么;他的妈妈叫什么,他妈妈是做什么的;他在江苏队的时候,他的室友是谁;回到吉林队,室友是谁;回到国家队,他经常一起训练的搭档是谁,同时还会做一个人物关系表。



我现在带实习生,会特别喜欢让他们做一个采访提纲。做采访提纲的时候,你就可以看到大家对整个采访的把握。很多实习生去采访不知道问什么,或者问的问题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做一个采访提纲,最简单办法就是按照时间顺序。从这个人的成长经历开始问,这其中又包含自己的逻辑。而且最关键的是在问题中,你要放入细节,这个细节就是你调查的结果。

 

回到武大靖的采访,他冬奥会之后采访都大同小异,翻来覆去就讲了那么点事,后来我看了《人物》的采访,里面有个细节让我印象特别深刻。他说武大靖在江苏队的时候,有一个四个人的宿舍,有两个人现在已经退役了,其中一个人在开饭店,一个人在卖大理石。我觉得这个蛮有意思的,就记到提纲里,见武大靖的时候我就问他说:你跟室友关系都蛮好的,他们现在一个在卖大理石一个在开饭店,你们每天在宿舍群能聊什么呢,大家还在聊速滑的事情吗?武大靖就特别特别惊讶:连这个你都知道?我不太知道《人物》的记者是从哪儿拿到这个信息的,但我觉得他拿到这个信息就非常厉害,拿这种公开发表的资料问采访对象,他对你的感觉顿时不一样了,他会觉得你真的做了非常详细的调查,你很尊重他,他跟你说话就肯定不会再敷衍你,对你的态度完全不一样。

 

假如我换一种提问方式,我说那你跟你原来的队友还有联系吗?这就是一个很空泛的话题,武大靖可以说有或者说没有,这个问答就结束了。那如果我问他,你的室友的老大老二,现在一个在卖大理石一个在开饭店,你每天训练还需要八九个小时,你跟他们聊什么呢?聊饭店你也不懂呀!那他就会觉得这个问题很详细,他可能就会跟你讲。

 

他后来告诉我,他们有一个四个人的微信群,每天大家还在里面说话,他可能回到宿舍了就跟大家说两句话。我就会接着追问,我说那你都聊什么呢?你的室友都比你大,他们的烦恼会跟你讲吗?武大靖说,不会,一般都是我在里面吐槽。我问,那你都吐槽什么呀?武大靖说,可能今天太累了或者今天状态不好呀。那我会顺着这个问下去,你的小伙伴会跟你聊什么?都怎么安慰你?你天天吐槽他们会不会烦呀?最后这些体现到稿子里,就是一个完整的信息链。如果你要问武大靖他“对中国的冰雪运动怎么看”,那可想而知,他能给你一个什么样的回答。

 

这是武大靖的采访最后的成文

 

“一旦累了,武大靖还会在群里发牢骚,三个哥哥都同时在第一时间回复他。安慰的话都是相似的:想开点,你现在一天比一天好,是最好的时候,每天要努力……

 

“天天也就是那几句话,明知道他们会这样发,但还是(愿意)在群里面牢骚几句。”武大靖说。

 

“老大老二已经转行经商,一个已婚,一个马上要结婚,老三马强还在圈内,身份也已经变了。只有武大靖还留在冰场上,日复一日,重复高强度的体能训练。”

 

还有一个很常见的技巧:在所有采访进行完以后,你可以跟采访对象说:那您还有其他推荐的采访对象吗?这是一个屡试不爽的灵丹妙药,他可能就会推荐给你一个你完全没有想到的的特别好的采访对象。

 

还有一点就是,做一个摘抄本,我现在整理资料用的是Evernote这个软件,把同类的资料放在同一个笔记本里。在这个笔记本的下面我建立了一个摘抄本,把在网上看到的好文章粘贴在里面。有的文章我还会打印出来,从头到尾再看几遍,然后划分文章的结构,看这篇文章是怎么进入这些主题的,在这个主题里面用了哪些细节、哪些比喻、哪些现场观察。

 

跟着记者去采访,也不是呆若木鸡地坐在那儿,你从一进门开始,就可以看这个记者是怎么跟这个采访对象交往的。当时三联有个记者叫李伟,他现在是副主编,他特别喜欢坐到采访对象面前,跟对方就先说一分钟,我们最近要做什么选题,之所以中间要采访到您,是因为您是在这个方面有很多的学术造诣,然后我主要是想聊哪方面什么问题,你这么讲了之后,他心里就有谱,大家聊的话就会有的放矢,不会就是聊,聊到一半就飘掉。我现在见到采访对象在开录音笔之前,都会说把这个步骤重复一遍。

 

整理采访录音确实是一个很痛苦的事情,但实际上,也可以从里面学到很多东西。因为不同记者的采访习惯是不一样的,比如说有的人采访,在对方说完之后,他就喜欢特别夸张的回应“嗯!嗯!”两声,跟他平时正常说话是不一样的。但听这个录音,你会明显感觉到采访对象在到肯定的回应后兴致会很高,会把这话聊下去。有的记者特别喜欢适时的总结,我记得当时跟现在的主编李鸿谷去采访某公司高层的人,高层们就蛮喜欢总结,讲逻辑化很强的一些话。李鸿谷跟大家聊了一段之后,就会说,噢,你刚才的意思是说你们做这个事情的想法是什么。对方就会立刻觉得你完全理解了我说的话,中间有一个小错误是什么,我再纠正;这个地方你理解了,那我可以再详细地跟你讲下一个事情。这些都是听录音才能学到的技巧,这些技巧成了我现在工作的方法。

 

在《GQ》的时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情就是当时跟着蔡崇达出去采访,蔡崇达出去采访都会拿一个本,做完采访之后他给我看这个本,上面都是那些非常零星的一些单词。他就说,采访对象在讲话的时候,他讲了哪句话让你特别感兴趣,你就把它记在本子上,但是你不要打破他的逻辑,让他把现在这个话讲完,然后这个就像线头一样,你回去可以顺着这个线头展开追问。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因为追问也是一个特别容易获得,获得更多更详细信息的方式。


如何找人


在我的工作中,还有一个经验就是一定要疯狂占有采访的信息,像一般国内不错的媒体,包括《三联生活周刊》《人物》,都有一个不成文的一个规定,就是1000字或者1500字里,必须有几个信源。

 

我可以举个例子,就是在2015、2016年的时候,当时昆山发生了一起爆炸案,一个工厂违规操作,导致工厂里的粉末爆炸,死伤上百人。这个稿子其实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突发性的社会新闻报道。去采访之前,我就开始找采访对象,我第一个找的人是我朋友的大学同学,他当时在昆山做公务员。然后我又去了昆山的贴吧,找到在当地做不锈钢买卖的人或者是在当地做安全电路改造的人,这种人不在你的生活圈子之内,但是你去当地的贴吧或者微博搜关键字都能找到。

 

到了昆山之后,我第一时间要去那个爆炸案的现场,现场已经完全被围上了,厂房是进不去的。当时我还挺个人英雄主义,想我要不要偷偷翻到那个墙里边。但是我问了成熟的记者,她就说没有什么必要,这个不是事件的核心,而且你翻墙进去,很容易被警察或者宣传部抓到,这个稿子做不成了。实际上这个稿子关键的是在那里工作的农民工是什么生活,他们日常在工作的状态是什么样,找人更重要。

 

找人是最基本的办法,找他们住的地方,这是一个记者的基本功。把你扔到一个完全不知道该找谁的一个地方,也没有那种非常文明的社交方法,你推我个微信啊,或者是谁谁谁打电话帮我介绍这种。两眼一摸黑的时候,怎么办?后来因为我打车,从昆山那个繁华的市区到工业区的路上,那个出租车司机就跟我说,一般他们这些工人就住在这个工业区里,离那个工厂可能也就一公里两公里吧。我就顺着那个爆炸发生的现场就漫无目的地往外走,结果刚走出去800米,就看到路边有那种低矮的红砖房。

 

包括后来去医院,或者是去另外一个住宿区,都是用这样的办法。你破除了第一步的这个恐惧,就会找到很多非常有效的采访对象。其实我还是花了很多时间在网上搜索,我刚才说我在贴吧找到了一个在那儿做安全电路改造的人,我就加他QQ跟他聊了几句,他给我讲了一下,因为昆山很多厂子时间很长,电路老化,如果老化迸出火花的话,就会很容易点燃,就造成安全事故。他说他经常跑厂子做这种改造,发现台湾人做的这个厂子一般都非常小气,他们特别不愿意把钱花在这种看不见的地方。他记不清去没去过发生爆炸的那个厂了,但是他给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背景资料。

 

跟他聊可能会聊两三个小时,最后发到稿子里就是一句话,但这句话就非常有用,让我们知道昆山这个厂子爆炸可能性的原因是什么,而且大量的厂子可能都处在这样的危险之中。



关于这个厂子爆炸的原因,我问了电路改造的人,在贴吧上找到了一个两三个月之前刚离职的在外打工的小伙子。问了一个在隔壁车间的,就是住在那个农民工居住区的大姐,然后问了医院里陪病人的伤员家属,然后还问了一个死者的家属。大概有五六个,信源可以交叉验证:这个厂子每天从早上开始的工作流程是什么,这个厂子里面积压的这种铝的不锈钢的灰尘有多厚,这个厂方是如何不正视对待这个事情,最后导致了大量的粉尘加在办公区里面,导致最后的爆炸。其实有五六个人跟我讲这个事情,我心里就很有底,最后写稿的时候也会很顺利。


采访中忌讳的事情


还有一点就是年轻记者出去采访的时候都很紧张,尤其是遇到位高权重的,或者是名人的时候,没有必要很紧张,因为如果你把前期的准备资料做好了再接触相关的人,其实心里是有底的,你去见采访对象的时候,就会比较放松。

 

在采访中最忌讳的一件事情就是不懂装懂。比如说我之前参加一个媒体团去埃塞俄比亚采访,当时问当地的NGO一些工作上的问题,我会问非常非常基础的问题。他们当时在埃塞俄比亚做母乳哺乳的事,我会问这儿的婴儿存活率是多少?平均的新生儿妈妈的年龄是多少?她们的教育程度是?其实他们好多数据可以在他们给的资料查到,我问起来显得非常愚蠢,但我并不在乎别人觉得我蠢,因为我需要NGO的从业者以他个人的身份或者角度来跟我讲这个事情,而不只是一个干巴巴的数据。

 

有些问题看起来非常愚蠢,哪怕你心里知道这个答案,但是你还是要问采访对象。因为这个话从他嘴里说出来就是直接引语。如果你自己去找资料,就失去了最鲜活的一线从业者判断。而且经常你会发现采访对象给你的答案是出乎意料的,他可能讲的更多,或者是把背后的逻辑给你讲清楚,你这个采访就拿到了增量。

 

同时,这话从他嘴里说出来,也是你对你之前预设信息的一种核实,他可以巩固你之前判断的真实性。然而实习生出去采访经常很紧张,采访对象不管对他们说什么,他都哦哦,装作全懂了。其实这样哦的时候,你是中断了自己追问的机会,最后写稿的时候吃苦的是你,因为你没有把这个事情搞明白,你最后是没有办法把这个逻辑顺下来的,而且,浪费追问机会是最可惜的。


二、新闻学院教会我的事情


平衡报道、多方观点


新闻学院可以教会你很多新闻专业主义的理念,第一个就是平衡报道,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你在日常工作里面一定要做到平衡。很多时候你明明知道这个人是找不到的,或者他会拒绝你的采访,但你还是要硬着头皮打电话。

 

我去年做了一个《为夫承债2亿的女人》,一个个人报道,主人公的对立面就是很多大的投资公司,我拿到那些投资公司负责人的电话就花了很多时间,我拿到他们电话的时候我就知道,对方不会接受我采访的。包括最后打电话核实,做平衡报道的时候,我就知道这个电话会很痛苦。我攒了四五个电话,对着电话大眼瞪小眼地拖延了一上午,放到最后才打。所有人都意料之中地要么说“不方便接受采访”,或者让写个介绍信,或者直接把我电话甩掉了,但所有的这种反馈其实都是可以写到稿子里面的,如果你稿子写了这几句话,稿子的真实性和重要性才能够体现出来。

 

其实我大部分的新闻教育是我考人大研究生时学到的。看了大量考研相关的书,人大的教材。里面有一个考试叫新闻写作,消息、评论、特写,以及版面设计、组稿等都要学习,我觉得这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基本功。举一个例子就是,去年特别火的《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那个稿子我看完之后第一时间我还是很感动的,但是第二时间我还是觉得不太对劲,逻辑实在太顺畅了,太感人了。这中间是不是漏掉了一些事情?


我就上网搜,发现《看天下》之前也写过一篇稿子,但是完全没有火,它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写的——一块屏幕这种远程教育,对很多普通学生压力很大,一个学校要倾全校之力才能推出这样一个重点班,而且这个重点班的学生有着绝对的优待,班级里面的人也有很大的学业压力。我就很喜欢《看天下》这篇稿子,因为它很全面,正反两个方面都有。


而且最关键的是说,冰点没有写这个屏幕是要钱的,而且要价不菲,这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必须要写的新闻事实,我不太理解冰点为什么没写。也导致很多行业内的人猜测这个是不是一个软文,因为采访的那些完全是正方观点。

 


后来我看了狠狠红(腾讯的资深记者)写的关于这篇文章的评价,她说:如果一块屏幕这个题材让以前的媒体操作,可能会由四五篇稿子组成,一篇主稿讲改变了命运的学生,一篇副稿重点在老师和学校身上,然后一篇配稿提醒大家看另一个网课模式失败的学校,再加一个教育专家的专访。这是一个完整成熟的报纸专题或杂志的封面经常会有的一种操作方式,这就可以保证消息的完整性、不偏不倚、面面俱到。但狠狠红说,这种组稿的操作性已经完全过时了,纸媒现在已经衰落了,现在很少有人会再买一本杂志或买一个都市报,从头到尾看完。

 

狠狠红也讲,现在对很多记者,“只有一篇文章的时间和机会”。大家太习惯于从一个公众号的文章里面吸取所有信息,然后就跑到知乎上或者微博上去讨论了。更危险的是,如果单纯从公众号了解信息的话,那中间还会有大量情绪夹杂在里面,更像一个公关文章,或是一个不全面的、偏袒的简单信息,然后把读者一击即中,而背后这个信息的不全面性就没有人再关注了。

 

其实现在我在工作里面做组稿的机会也很少,基本没有。《GQ》还会出一些专题,这个专题会有不同的操作方式。但是我们不完全是一个新闻媒体,所以这种绝对传统的组稿方式现在就很少用,但是你心里面要有一根弦。你要意识到,你必须传达的事实有哪些,这些都要放进去。

 

而作为一个读者,也要有这样的媒介素养,比如一篇特稿件或对话稿,它背后缺少的东西是什么,你要反复提醒自己这一点。


新闻写作的伦理


第二点,就是新闻写作的伦理,包括稿子中要有严格的直接引语引用。我半年之前接受一个自媒体的采访,后来发现文章里面直接引用的都不是我的话,我就非常非常震惊。双引号之内必须是采访对象的原话,可能这个人说话的时候语序有点颠三倒四,你可以帮他顺一下。但是所有信息必须完整是他的,包括语气也要是他的,中间不可以随便捏造或任意从中间截取。如果你要中间截取,比方说对方说了三句话,你要了第一句和第三句话,那中间一定要加省略号,你要告诉大家这不是整个一句;比如说对方如果缺了主语,你可以加上括号,括号虽然不好看,但是你的文章的可信度会因此更高一点。

 

还有一点,就是要严格注明参考资料,这也是记者对自己的保护,因为你采访或写稿的时候你可能会用到别人的论文或书,因为你毕竟不是专家,肯定要查一些资料。如果你引用的地方太多了,你一定要做好引用采访资料标注的工作,不能让人误这就是你自己研究的,或者是你的一线采访。这样的话,等你这个稿子面世之后,别人看到你这些标注,其实这也是你对自己的保护,别人也不会因此判断你是洗稿或抄袭。

 


财新有一个媒体手册,我之前看到过,给大家转述一下他们提到的引用原则:

  • 能够不引用就不引用,应该立足于其他媒体内容进行核实、分析和延展,从而形成自己独立的消息来源。

  • 援引的内容必须来自首发媒体,不得从二手报道转述。

  • 不可引用无法确认归属或匿名的信息来源。比如一个媒体已经写了“据消息人士报道”,你作为援引的人,就不能再这样写,因为你的信息再次含糊,更加无法确认他的真实性。

  • 尤其不能引用原文的特写性细节和评述性文字,因为这些是上一家媒体记者的主观判断和他的独家内容,你只能引用事实性内容。

 

不知道有多人看了财新和呦呦鹿鸣关于《甘柴烈火》那篇文章的洗稿的争议,大家有空可以去搜一下,那就是非常经典的关于引用、洗稿和抄袭的案例。我觉得但凡接受过专业新闻训练的人,都不能接受呦呦鹿鸣这种非常低劣的行为。他们从财新抄袭的比例已经非常非常大,而且抄了王和岩当时在一线的很多判断,这种判断并不是可以随便被其他媒体引用的内容,这是一个记者独家的信息。

 


新闻理想就是秉承专业主义


之前我在新闻学院时候,大家就会经常嘲笑说:“你才有新闻理想,你全家都有新闻理想”,大家会把新闻理想当做一个开玩笑的梗——因为有新闻理想才来读新闻学院,但并不喜欢拿这个词给自己贴金。但是最近一两年,我已经看到很多记者都重提新闻理想,大家开始非常严肃地对待这个词。“新闻理想”这个词从十年前的自嘲,到现在的自我激励,就是因为外界整个环境的恶化。


那新闻理想的背后是什么呢?并不是自称铁肩担道义那种,你不要给自己加戏,它真正的根本就是你要秉承一种新闻专业主义。你要去一线采访,拿到一手信息,你要对信息进行核实,要坚持新闻伦理,只有做到这些,才是尊重事实、尊重人物。践行新闻专业主义的过程,就是在实现新闻理想了。

 

很多自媒体号就会渲染社会崩塌,调查记者在消失,这种骗点击量的煽情实在是太廉价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崩塌?但其实这个崩塌的方式,就是大家都不再坚持新闻专业主义。从业者做稿子的时候,不拿过去的媒体那种珍贵的规则要求自己的话,其实就是在促使新闻行业崩塌。很多人也会经常问,如果行业已经衰落到这种程度了,你们怎么办?其实,我所在的地方就是行业,我也是这个行业的一份子,我写稿子发出来,我带实习生,其实就是在塑造这个行业。行业崩塌,你能做到的办法就是自己不要崩塌,不要经常自我悲情出来恶心人。


三、那些看似无用但受益终身的训练


在人大的时候,大家也经常说读研没有什么用。确实,读新闻系的研究生,我觉得真正的收获也没有那么大,但是就是看你从里边能得到什么吧。比如说,我们当时有一个质化研究和一个量化研究课,这两个老师,一个是陈阳,一个是刘海龙,他们课就经常给大家发特别多的那种研究材料,英文的、中文的都有,然后上课的时候讨论。这个课我非常痛苦,因为经常看不完。老师提问你的时候,你说“不好意思,我没看”就特别丢脸。但是,每次陈阳老师早上8点的课都是座无虚席,因为大家意识到这种训练是有意义的。

 

像陈阳老师讲的质化研究,很多东西我都已经忘了,但我记得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她会讲一些真正的你做学术研究或者是你做访谈的伦理。比如说她之前讲过一个文章,我记得是美国博士调查纽约的同性恋群体,然后那位博士始终隐瞒了自己调查者的身份。最后,虽然他的论文里数据很详实、资料很详实,但是学界是不认可它的,因为他没有跟这些被调查者讲明白“我是要做学术研究,我的身份是某某大学的一个博士生”,最基础的告知义务没有尽到的话,学界是不可以承认这个东西的,因为你是没有伦理的。

 

然后前一段时间,我正好间接认识了一个芝加哥大学的社会学博士,这个博士是跟我年纪差不多大。她在东北做一个老工业基地的调查,我特别感兴趣,我就想能不能从里面找一些选题写。然后大家聊天的时候,我就问她,你在东北做了100多个访谈,有没有哪个访谈可以,就是给我看一下你们的访谈记录。然后她立刻就回绝了,他说不行,因为告诉过受访者,所有访谈是匿名,而且这个资料不外泄,所以我不可能把这个资料发给你看。

 

虽然我没有达到我的目的,但是特别尊重他。因为如果我是一个被访谈的人的话,那么我的权益要被这个协议保护。

 

说回来,就是说新闻学院这些课,有时候看起来比较教条,但是它教的是一个最基本的,就是这个行业运转的方式,你要尊重这个方式,才能有办法保证这个行业健康地运转下去,而且你也会在很多情况和前提下来保护自己。

 

还有一点就是媒介素养吧,你会明白这个世界的舆论、媒体运转的方式是什么。媒介素养可能就是一个职业病,就是我的记者圈里,朋友们传达的消息一般都是非常准确的。像我们这些人很少会随便看到一个网络信息就转给朋友。大家可能第一时间都会说:“我去上网再搜一下,确定一下这个消息的来源是什么。”我们很多新闻学院同学所在的群或者是记者所在的群,就是很少转那种非常高糊的被传过N手的截图,因为大家会第一时间不信任这些事情,如果我不能核实,那这个消息就到我这儿为止,我不会再往下传播。这种假消息,哪怕他是个段子或者是一个什么社会上已经传得很广的传言,如果它从我这儿传出去的话是我自己不能忍受的,因为我说的每句话都代表自己的信用。无论是记者还是媒体,其实都是靠信用活着的。

 

微博上一些热议的事情,你会发现很多职业的新闻记者,大家其实都很少在第一时间转发,并不是因为大家没有社会责任感,而是因为这个消息没有十足确定的时候,我作为一个媒体记者,而且很多follow我的粉丝,他是知道我的媒体身份的话,我不能为一个不确定的信息做背书。


四、提问环节


采访提问的时候要越详细越好。线上讨论的报名表里,有很多同学的问题提得非常好。这些问题很清晰,都是一个很小的落脚点,很容易让人顺着这个方向来讲。

 

例如:

  • 从突发事件的社会口到特稿写作有什么心理转变吗,两者有什么大的区别、各自有趣的地方,是什么驱使熊阿姨改变的呢?

  • 怎么平衡采访时的时间成本和出稿质量?比如,我个人遇到:采到的素材已经可以写出像样的东西了,但会犹豫是否应该再追一追、深挖一点,就能有“别人采不到”的东西?

  • 是否所有题材都适合特稿的方式?比如我看当下很多题材,三四千字便可描述完毕的事,事无巨细地描写至万字,怎么样去界定所谓特稿的界限?

 

相反,有一些几个问题让我不知道应该怎么回答。比如同学问,在AI崛起的背景下,新闻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我就特别想问,什么叫AI崛起的背景下?AI崛起的背景和新闻的关系是什么?和新闻人的关系是什么?能不能先给我解释一下这个问题。还有人问,新媒体专业的学生应该如何适应5G时代的到来?还有人问,区块链新闻的信任关系、新媒体素养交往的理性教育普及。这些问题都是在校的学生提的,我也很感谢大家的提问,大家在校的时候很容易提这种一看就是一本书的标题的问题,提出来的问题完全不知道应该怎么回答,这是一个非常常见的问题。


问:刚才你提到很多人在惊呼行业崩塌,你作为一个业内工作多年的记者,你觉得行业确实有变化吗?有崩塌吗?


答:觉得行业变化肯定是有吧。自媒体出现之后,媒体的概念被泛化了。我觉得可能是那种像毛细血管一样的都市报、地方媒体,感知会更强烈一点。但是在三联和GQ,没什么变化,该采访还是采访。就是你该到一线去找不同采访对象做平衡报道,报道这些东西都是没有变的。大家都会很自觉地去遵守,不能因为外界变了什么,这些事情大家都不遵守了。GQ也是,因为过来的都是南方周末或者人物啊或者三联的记者,大家也是很自觉的把这些东西内化。


问:想请问老师,您提到像冰点的《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一文,这篇文章是以记者的第一人称视角写作的,就我个人感觉情绪和观点都比较强烈,不知道熊阿姨怎么看待第一人称写作啊?您自己有这样的尝试吗? 


答:第一人称写作我觉得没问题,我也有这种稿子。强烈的“情绪和观点”不是因为“我”的出现,也许来自这些“观点”缺乏实例做支撑。记者完全可以用“我”的叙述带动写作,我是一个串场的叙述者,真正的主角是采访对象本身,真正的逻辑用他们的事实来顺。


问:想问熊阿姨,如果想申请三联实习,需要简历上需要呈现哪些能力呢? 


答:实习生的简历还是尽量突出自己的写作能力,媒体更注重这个,多放几篇自己的稿子比简历本身重要。


问:请问一下熊阿姨,GQ写人物类采访的稿子发稿之前会给采访对象看一遍吗?


答:媒体看稿,这个要看情况,比如说你要去采访一个专家学者,大部分情况下,这种我会给专家学者看稿,因为会涉及到很多术语,很专业的表达,你可能当初领会的不清楚,这个东西出来之后,就会影响到他的这种学术可信度和你的稿子真实性。如果是这些突发报道的话,那基本上采访对象也不会提出这样的要求。

 

GQ这种长特稿也分情况。一般来讲,你能让对方看的就是稿子里关于他的内容,比如你的文章用了他的话,你可以把你的直接引语全部摘下来给他看。因为有时候确实不能给对方看稿,因为这个稿子对他来讲是一个批判性质的或者什么的,你给他看,你还怎么发呀?但是你要保证真实性,把你从他那儿拿到的信息给他核实:你看这些引号里的话都是你的话。但具体说这个稿子里边承上启下,起承转合里边有一些记者自己的判断什么的,那这个就没有必要给他看。他要求看,你也可以不给他看。

 

这种剑拔弩张的还是比较少了,更常见的问题是你写完了,对方让你改。说,这个不对,那个不对。你就可以把你的速记直接摘出来给他,你看,这都是你的原话,我不能因为你觉得这篇稿子没有塑造你的光辉形象,或者是你觉得这个稿子对你的形象塑造有偏差,不符合你的人设,然后我就要照你的方式改,这是不可能的,这是绝对不可能的。而且编辑在中间作用就是干这个的,经常是作者跟采访对象撕起来了。那我就会说,你去跟我的编辑谈。我们的编辑很强硬,他们会把守住这个最后的底线。


问:想问一下老师,如何去采访刚刚遇难的受害者家属,在他们崩溃的情绪下,如何安抚他们的情绪,让他们去回忆讲出你需要的信息?


答:如果做记者的话,你就会发现,采访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东方之星船倾覆的时候,当地的政府把整个船的残骸的地方全围起来了,禁止媒体进去采访。然后底下一堆人评论说,这是好事啊,这个让受害者家属能够就是安安心心的,就是不要受到媒体的打扰,我觉得这种这种想法实在是太幼稚了,实在是对中国国情毫无了解的人才会这种想法。

 

我做过几个这种突发的恶性事件之后发现,其实他们受害者家属,有一些人是处在一个应激的状态,他不想接受采访。但是也有很多人是非常想跟媒体倾诉的。比如说在亲人去世的时候,家属也不是全天24小时都在哭,他们也是希望把这个事情捋清楚,或者找人倾诉。包括受害者家属也是,他们其实很愤怒的,凭什么这种事情就是突然降落到我家头上?

 

尤其是我之前采访青岛黄岛的事情。整条街,因为管道铺设的问题,导致石油管道有一个裂缝可能漏出来石油气,灌满整个下水道系统。就在有一天,可能是烟头掉到下水道里面,整条街全部被炸开,你去采访走到那条街上的人,就是光天化日之下在一个马路上走,然后就遇到这种灭顶之灾的人。其中有一个阿姨,我印象特别深,她在前一天刚办完自己女儿的婚礼,特别开心,50多岁,人生中的一件大事结束了,结果她就走那条路上,腿被打到整个右小腿就被截掉了。你说这么大的痛苦降落到她身上,她能接受这个事情吗?我当时去医院盲采的,就是挨个敲门进去问,并没有人赶我,这个事情不会有人赶你的,出问题的是一个政府的问题,是规划的问题,又不是记者造成问题,为什么受害者家属不愿意讲这个事情?不可能的。


她的丈夫当时明显感觉是一个很应激的状态,他确实是拒绝采访,说你们报纸采访有什么用呢?但是我一走出那个病房,这个阿姨的妹妹就立刻跟出来了,她就完完整整的给我讲了一下她姐姐在这两天的经历。其实她对我说这些话,对她来讲是一种倾诉。



另外一点就是,你写这种受害者的经历会让人有极大的共情。让读者知道,这个阿姨可能就跟我的妈妈是一样的,我也可能在哪天走在这条自己走了十多年的这个道路上,突然遇到这样的事情。我们需要知道这个事故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受害者的这个故事能拉近读者对这个事件的理解,这样的舆论压力才会等,才会让政府更重视安全事故的原因,才会让更多的人受到惩罚,受到责任追究,让这种事情以后不会在其他城市发生。这是个非常简单的逻辑。


包括像东方之星那个事情,我不知道在底下说不要去打扰受害者家属的这些人到底是怎么想的。如果这个事情不调查清楚,如果这个事情被当地宣传部或维稳机构用这种方式压下去的话,那你觉得东方之星这种追责会顺利进行吗?会不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那下次如果你的家人突然想在长江上找旅行团坐一条船的话,那你觉得这个游轮可以信任吗?这个社会就是互相是一个链条的。

 

我觉得这个崩溃也是一种你没有到一线或者是一种自我想象吧。其实到了一线就会发现,受害者的家属没有你想象中脆弱。而且他也希望借助媒体的这种力量来找到这个事故背后的原因。媒体是公器,是记录者和监督者,不是一个随便打听人隐私的好事者。

 

在河北涞水,一家三口,有一个男的反复骚扰他们的女儿,半夜翻墙进到他们家里,被这家女孩儿的父母给杀死了。年前闹了很长时间,上礼拜女孩的父母终于被放出来了,当时我第一反应就是,这是一个非常非常好的值得写的题材,但我第二反应是说这个事情可能会被压住,结果果然那家人写了一个公开信,说各种感谢党和政府的话,然后感谢公安对他们的帮助什么的,不接受采访。然后底下又是非常可预见的一堆人评论说,他们家已经很痛苦了,不要再接受,不要再去采访他们了。

 

这些人真的是太愚蠢了。这样的故事就此可能就再也不会出现在媒体上,大家可能会淡忘掉,那你说下一次,如果要在其他省份有女生遇到这样的事情的话,她还能顺顺利利被当作正当防卫吗?大家会真正地意识到一个恋爱跟踪者对人的这种危害在哪儿吗?终于他们家放出来了,可以来讲的时候,这个事情不能讲了,其实对整个社会是一种巨大的损失,这就变成一个个例了。


问:想请教一下老师,现在有人讲,就业的时候对于行业的选择很重要,那么在很多人惊呼行业崩塌的时候,您觉得对于刚开始就业的来说,记者这行吸引点在哪里,对处于这个阶段的人来说能带来哪些收益?(这个问题听上去好像有一丢丢功利)


答:这个我就讲两个例子,都是最近的。一个例子,是我一个朋友,之前是在一个杂志工作,现在到了一个投资公司。最近他们招媒体运营的实习生,他看到一个简历特别震惊,简历上非常直接的说,他之前在自媒体工作,工作其中123456,其中最后一项是对“原创稿件进行洗稿,再次发送”什么的。我们看的时候就崩溃了,“洗稿”是一个非常非常恶毒的指控,对于我们而言就是一个负面词汇,居然这个人能写到简历里边。

 

你觉得这个行业崩塌吗?那我觉得这也不是我们行业的人呀。你做正规媒体的人,会意识到这是个问题。我觉得那小孩特别可怜,那你可以看到的整个简历,他整个工作的经历就是在不停地在小公众号里面跳来跳去,可能他们的工作就是不停的洗稿,并且觉得这是一个很正当的事情。你会清楚地知道这个学生,他以后的未来肯定是走不远的。


记者的吸引点还是挺大的,最简单的,我现在不坐班。我一年在北京,早晚高峰地铁都挤不了几次。我比较随意,一般都是我去找采访对象,这个城市的各个角落,我可能都去过。我在三联前三四年工作的时间里,基本上把全国各地的省份走遍了。这是一个多丰富的人生经历啊,而且你会见到各个行业的人,或者是专家学者呀,或者是什么富可敌国的人呀,或者农民呀,或者是街边的工人,什么样的层次人都会接触到。这个时候,你回头再看社会,你认识的深度跟那些一直在学校里或者在公司里工作的人是完全不一样的。


也包括迅速获取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不管你以后是跳槽或者做公关,或者是自己创业,或者是进入一个互联网公司,这都是在做记者的时候积累的特别有用的经验。


我身边的一个例子就是,我父母都是已经50多岁了。我妈就经常转那些真假难辨的微信号谣言出来,我每次都跟她讲这个东西是错的。我丈夫的父亲原来是做新闻的,他就从来不转这些东西,因为他熟悉信息的制造方式,他会清楚地意识到是哪些信息是真的,哪些信息是假的,那些媒体是可信的,就是到了五六十岁的时候,你会发现年轻时候做记者的经历还是会影响到他们的生活。


问:GQ这种媒体,在选取深度报道或人物类选题的时候,流量意识排在什么位置?稿件本身的意义和话题传播潜力会做怎样的权衡?


答:我们组写稿没有这个意识,正规媒体都没有这个意识,你不能为了十万加去写稿。为了十万加写稿,最后结果只能是自己的规则崩塌,去取悦流量和读者。包括豆瓣书店这篇,我们做的时候认为是个冷门题目,谁会关心一个60平方米的小书店呢?做到一半我做不下去的时候,写不出来稿子,大家也怀疑这个选题:一个毫无情节波澜,过于静态的题,是不是不适合写特稿?

 

但是我和靳锦编辑已经掌握了大量细节,我们知道那些细节会打动我们,是被忽略的故事,就是太碎了。后来我们花了1个月时间反复想新角度,用新的线索串故事,不会因为“啊太冷门了”“读者不会看!”就放弃这个题。最后我们找到一个角度,就是写选书的权力感,和卿松的自尊心。用这个线索重新组织材料,最后成稿已经是4.5版,跟一二版改动巨大。发稿头一天,何瑫还发朋友圈,说这是个冷门题目,流量不会太好,但值得大家看看。

 

发出来第一小时点击量过6000我们都很惊讶,觉得上升速度很快,最后10万加是意料之外的。这说明如果你找到一个更深的、能让人共情的、值得记录的角度,读者就会认可你。


 

结束语:很多人问新闻能不能做一辈子。我觉得一辈子可能有点太长了,我现在没法判断自己以后的职业决策,这几年一直做下去是没问题的。记者的能力可以在各种途径、媒体上展现。包括做播客,做漫画,做其他媒体形式的传播。不是「5G时代怎么影响你」,是你的能力怎么在5G时代、AI时代更好的影响别人。


“我所在的地方就是行业,我也是这个行业的一份子,我写稿子发出来,我带实习生,其实就是在塑造这个行业。行业崩塌,你能做到的办法就是自己不要崩塌。”




💡 本文是熊阿姨(刘敏)在新闻实验室会员计划线上分享会“从学新闻到做新闻”(2019年3月10日)上的讲稿选摘。会员计划不定期举办业界学界人士的分享,欢迎加入会员计划第一时间参与后续分享。




相关阅读

他们为什么成为记者

1

2

中国媒体驻外记者的真实生存状态

3

如何在校园媒体做出一流媒体记者认可的稿子

4

在少林寺做“文化传播”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5

↓更多职业体验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精选留言

方可成赞:190

就像大家在留言里说的,熊阿姨的分享满满都是干货,真诚的态度穿透屏幕。我想,这些内容不仅对立志成为记者的学生和刚刚入行的年轻人有很大启发,也很适合行业外的普通人了解——专业记者到底是怎样工作的,他们使用怎样的方法,遵循怎样的守则。在这个民众普遍不信任媒体的年代,熊阿姨这样的分享是构建信任的最好方式。认识一个这样的媒体人,你就会对真正专业的媒体少一分偏见和误解。

卜卜萝赞:66

这篇文章的「真诚」程度,让我在看完最后一句话的时候,眼泪一下子砸在了桌子上。

卜卜萝赞:33

怎么讲呢,大概是一种叫做「新闻热血」的东西,透过文字、穿过屏幕,将一股浓浓的「炽热」送到我的面前

鄭雅馨赞:29

非常喜欢新闻实验室举办线上讨论~辛苦组织活动和整理文稿的小伙伴~感谢你们!!期待我们下一次线上相遇! ps:熊阿姨超有人格魅力的!是我的榜样~~

赞:16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能够把自己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积累的经验如此真诚地传授给大家,学到了很多,也同时感受到了熊老师真的是在“真心”、“用心”在做新闻的情怀!那种不让这个行业崩塌的情怀~

杨雪赞:10

新闻实验室真良心,付费内容在这里全放送[捂脸]

作者

这篇只是付费内容的冰山一角😉

猫头鹰小姐赞:13

做一个信息的挑食者,正如在吃上面的挑剔一样。 这大概也是一个美食编辑的自我修养吧。 You are what you pick.

Smiletalker赞:11

真的好,我看比那些水货写作课有用[强]

柳岚赞:8

没想到听反派影评的我在这里居然遇到熊阿姨,更没想到熊阿姨的原名是刘敏[微笑]一般不是网名比原名好听的吗?![奸笑][机智]

作者

熊阿姨很好听哇

不在线上赞:7

我会记住做自己喜欢的事的感觉,并在以后的日子里全力追随。

小柒赞:6

感觉辨别新闻内容也是一项基础必备能力

作者

是呀,新闻实验室一直在普及这种能力哦~

微辣Vera🍑赞:6

好扎实的一篇文章,感谢熊阿姨感谢方老师[玫瑰][玫瑰] 虽然熊阿姨叫阿姨,可是却应该是比我小的学妹啊[破涕为笑][破涕为笑]但是还是敬佩这样专业扎实的功力,老老实实叫一声“熊阿姨”[嘿哈][嘿哈]

🍒赢鲤赞:6

敬佩熊阿姨这样认真负责的记者,也羡慕记者可以让事件进入大家的视野而不是像普通人一样保持沉默。

聞慧赞:5

作为社工需要写很多文字材料,觉得很烦很累。熊阿姨的文章告诉我记录的意义,学习新闻从业者的专业素养,投入到工作中去。

青涯赞:5

新闻将永远有它的魅力

叫我狒狒FEFE赞:3

想知道怎么能当熊阿姨的实习生呢~

Joey赞:3

感动

阿涂:)赞:2

来晚了!读完好感动,在这个新闻行业的价值被反复怀疑的时代,这篇文章能让我重新拾回一些初心😭当初那么坚定地选择了新闻传播学就是希望将来能够做一个记者,并且向大家证明记者的价值,真的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做记者的!再者,做记者的能力到哪里都适用,人际沟通能力,搜集信息的能力,批判性思维,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终身受益。我们的教授也告诉我们,出来工作以后肯定会有各种无奈,但我们要教给你们心中的那把尺。这把尺不仅是教你做记者,也是教你做一个人。不管将来我做不做记者,我都要带着新闻学院教给我的东西去生活☝️

无己赞:2

超级喜欢熊阿姨

三斤赞:2

现在开始做记者 看这篇文章竟然全部看完了 深有体会。熊阿姨写得句句戳我心窝子,干货满满,我也要做认真采访的记者[呲牙]

呼叫Sunny号赞:1

对新闻行业多了一丝丝了解

再见小皓赞:1

报人最大的困境不在于奴役而在于自我奴役,不在于审查而在于自我审查。报人最高的责任是把言论笼子的空间做大,最低责任是把言论空间用尽。——程益中

陈若青赞:1

太干货了!作为一个刚步入职场做市场工作的人来说有很多可以迁移的学习内容

悟空别走赞:1

满满的知识点,不是新闻专业不做记者的我觉得特别受用!正确的事情放到哪都适用

随三赞:1

川大新闻系在读,看到学姐好亲切啊。当初报新闻只是因为我想逃离一些事情,而并没有怀揣着要如何如何的“新闻理想”。但这篇文章好像在告诉我说,“不愿做”本身,也可以成为一种理想。拒绝本身,也可以成为一种坚守。 这真是,太幸运了。

Believar赞:1

在豆瓣的新闻传播书籍的页面下面经常看到熊阿姨的评论~

张聪-尔雅老师赞:1

这才是记者本来的模样

许盈 ʚ 🦉ྀི ɞ赞:1

干货满满,有的原则真是不太知道,也没有人告诉过我

Elizabeth赞:1

感觉同心理咨询的谈话一样一样滴

vanhorn赞:1

干货满满 满满研读~

adoreXIAO赞:1

哇哦 一直想成为社会新闻记者

赞:1

感谢分享 好多观点和方法论受益匪浅 新闻伦理 如果追问 不要不懂装懂 要自己去想如何接近现场 可以联系哪些人 去真实的接触和沟通 信息就在这些互动中呈现 如何成稿 信息很多 选择哪个角度 决定了文章的基调

Relio赞:1

前排表白~

Tessa赞:0

follow熊阿姨很久了 超喜欢她 !!!

棕熊维尼叔叔赞:0

熊阿姨在开扫盲班。

supersonic赞:0

啊啊啊好多干货太棒啦!

凉州词赞:0

比以前大学老师讲的还好,收货很多

🔼赞:0

真的牛批

景景景赞:0

很多问题茅塞顿开

多多赞:0

实习的时候遇到好的老师带的确是件很幸福的事 在这里看到硬货也很幸福 要去交会员啦

雅君赞:0

非常非常感谢熊阿姨和可成一起呈现的这期内容。读完受教良多。

我是一只没得感情的大芋头赞:0

真的很感谢 不坚定的感觉有时候太大了 但是终究是学习到了!感谢!

softtt.赞:0

我今天刚在豆瓣看到了熊阿姨的书评,现在就看到了推文!感人

王如飞赞:0

很赞啊这篇文章,满满的干货,里面举的例子很有意思,更容易引发思考。记者获取信息、整理信息、提问追问的方法和态度很值得学习。行业崩塌对正规的媒体人来说是不存在的,简历里写擅长洗稿也根本不算他们行业的人,可能洗稿就是现在人所谓的新闻理想吧。

赞:0

实打实的文字,实打实的感动,透屏而出的真诚热血动人极了。对我这外行人而言,既能了解到媒体人的工作状态,也学到阅读信息时用以判断信源是否可靠的方法,真棒!

涛涛涛涛涛赞:0

满满的都是干货,让我了解了一个专业记者是怎么工作的。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