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的爬取软件来源于:52pojie.cn@夜泉 免费下载使用

关于调查报道兴衰:哀叹够了,我们要去那前方路

方可成 新闻实验室 2018-07-24

行业

调查报道|实验|新模式


近两年,每当有举国震惊的重大公共丑闻发生,总会有一波哀叹调查报道衰落的声音:那些为众人抱薪取暖的记者去哪里了?这次疫苗丑闻也不例外,《深度调查行业的兴衰》一文在很多人的朋友圈里刷屏了。


我在朋友圈里看到不少媒体圈外的朋友转发这篇文章,觉得很感动。至少在危机之时,全社会依然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对新闻行业的期待和支持,大家懂得新闻业对社会的重要意义,这当然是一件特别好的事情。


不过如果只是在公共事件来临之时哀叹一番,事件热点过去之后又很快淡忘,那其实没有太大的价值,也不会有什么长进。


曾经的那个属于纸媒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过去了就是过去了,它不会再回来了,再回忆再想念,也无法昨日重现。


为什么?政治、商业、技术等方方面面的条件都已经发生了巨变。监管环境更严了,原来的商业模式在互联网冲击之下崩溃了


崩溃之后,在原地重新筑坝是徒劳的,必须有新的模式,做新的实验。


而且,这是全球新闻业的彷徨年代,不要指望外国人已经给我们探好了路,像我们当年学习西方新闻专业主义一样去模仿就好了。美国人的彷徨比我们更早,从2008年金融危机时就开始了,到现在已经10年,依然在彷徨中,依然没有找到很好的出路。


但是,生逢这样一个彷徨、混沌的年代,我并不觉得是什么不幸的事情。恰恰相反,如果今天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因循2000年左右纸媒黄金年代的模式,踩在别人已经铺好的路上面,那才没意思呢。


在这个时代,旧权威被打破了、新权威还未建立,没有人手上持有答案,所以我们可以去探索不同的可能性,去做不同的实验。这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怎么去做?有很多方向。比如新的技术,这就是我为什么对原端传媒主编张洁平去做基于区块链的“matters”项目感到很振奋,因为新技术意味着新的可能性。死守着印刷机是无法重现旧日荣光的,但区块链或许可以。类似的,我对媒体人大胆尝试任何新技术来做新的探索,都会表示全力的支持。


比如新的传播主体。去年误入传销组织的少年李文星之死,是由大众完全没听说过的教育垂直媒体“芥末堆”报道的;这次引爆疫苗丑闻的文章,不是来自哪家传统媒体,而是来自一家作者叫兽爷的公号;程序员自主收集疫苗信息制作数据新闻,也代表了一种更广泛参与的前景。在这个传播主体非常多元化的时代,实际上也意味着更多的可能性,尽管某一家主体连续发声的可能性不大。


比如新的内容形态。李银河在微博上通过问答的形式普及进步的性别观;papi酱的搞笑视频中也有关于性别平等的元素;网综节目、视频网站自制节目,也可以有对世事的评论,有价值观的传递。什么是“新闻”,早就需要重新定义了。


我还特别期待媒体人、学者、艺术家、NGO工作者的跨界合作。就像人类学家项飙说的那样:


“我们要有意识地去探索新的思想生态系统……学者、媒体人、作家、艺术家、搞教育的、搞社会运动的,要更紧密地合作,要打成一片。艺术有力量,是因为它吸取了学者的思考,它以直观的方式把思想传递出去,这样又激发新的思考。这些工作在本质上没有太大差别,都是在拷问人生的意义。过去是人为地把它们隔开了。人的感知、人生的意义一定是多个面向的,所以只有打通隔阂、打成一片,才能更好地让我们觉悟人生。”


说实话,这种打成一片的可能性,我觉得比辉煌时期的《南方周末》或者任何一张纸媒都要更加激动人心。


当然,这一切都会受到言论空间的限制。但是,如果因为有限制就不去尝试,就否认能做出成果的可能性,那是我坚决不能同意的。


我们永远都受到结构性的限制,但我们也永远都有能动性。如果说中国新闻业三十多年的市场化改革告诉了我们什么,那就是:这永远是一个动态博弈、相互过招的过程,空间有时大有时小,但从未消失。


如果有一天我们全都放弃了实验,放弃了想象另一种可能,那就是我们全面败北的一天。


我们不会死于结构性的限制,只会死于对能动性的放弃。


所以,亲爱的朋友们,哀叹的时间不用过长,因为我们还要去那前方路,我们还要去做好多好多的实验,那些我们现在都还想象不到的实验。


往期推荐



精选留言

茹长歌赞:33

新闻学课上,有同学埋怨,说如今很多信息到了某个框外就被隔离了,所以新闻无望; 我当时回应,意识形态的边界是动态的,九十年代口子开得大,到了2010年后口子开得小,到如今,有些人肯低低头,擦着鼻尖,敏感点也就不算过界了。 世上有哪个职业,天然地就有条康庄大道摆在眼前让人走的?就算有,也早就人满为患了。 不断试探意识形态的边界,不断扩大这个边界,才是做记者的意义所在不是么? 新闻本来应当无界的,负责传递信息和价值观,输出个人的理解和体验; 有更多的竞争者,更低的薪资,更少的已被探索的模式,都不是这个行业的危机; 真正的危机是什么?是人们以为新闻就是当年光鲜亮丽的样子,只剩下沽名钓誉,却遗失了对专业性的求索。

作者

说得好!

耀莲Lotus赞:9

方老师说:“我还特别期待媒体人、学者、艺术家、NGO工作者的跨界合作。”我的回应是:不用期待,这种案例已有不少。但我更推崇的是一个学者自身身份的多元性,有创造性地介入社会现实的能力。也就是说,跨界合作是一方面,但学者自身也要拥有跨界身份。很多学科也已有不少人具有“学者-NGO工作者-艺术家”(academics, activist, artist) 的三重身份。只是我惊诧于传播学中不少研究在行动意义上的苍白,似乎创造性地介入现实并没有成为一种风气。

LOBO(回复滞后 见谅)赞:146

陆地横向的尽头是海洋,因此我们学会了航海; 地球纵向的尽头是天空,因此我们学会了飞行; 知识与已知的尽头是未知,因此我们学会了探索的方法与克服恐惧未知的勇气。 光明的尽头哪怕是永夜,也不要温柔地走进那良夜。 前方的路还很长,我想去那远方。

作者

天哪我要置顶这一条。

鸽子赞:35

我觉得新闻业态的变化可以报以希望,但整个舆论环境 司法独立 公民意识 这些十几年前喊的东西,仍然只能令人失望。哀叹调查报道在表达的是对这些的失望吧。

作者

自上而下的东西没法说,但是自下而上的民意呢?或许我们曾经不过是活在在幻象中。近年目睹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兴起,令我产生深深的怀疑:南方系那么多年的启蒙居然全都白费了吗?但真相更可能是:不是原来建起来、现在塌了,而是从来就没建起来过。我们原来在自己的泡泡里,现在泡泡被戳破了。

浪味仙赞:22

年轻的朋友 我们不要这样太慌张

曹卿云📝Bea赞:19

今年最感慨的是看到美国媒体和公民社会在metoo运动中所承担的角色:他们及时声援受害者,为其弘扬正义,引导正确价值观,推动社会进步,多位名人因此丢掉饭碗。再看看中国社会,只有404,没有舆论监督。能遮掩就遮掩,直到有一天一件再也遮不住的惨剧发生,才能真正唤醒决策者的关注。却忽视本可以最小成本纠正错误的机会。这个社会的制度是失衡的、病态的。

作者

中国的社交媒体在中国的metoo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呀。虽然离美国还差很远,但毕竟是有具体的案例看到改变的。

shakeela悦悦赞:4

让深度调查衰败的原因本不是互联网的兴起,互联网的兴起也不会再造一个新的行业。在这里,还有新闻这个行业吗?

作者

互联网的兴起当然会带来本质的改变——看一下美国。在这里,如果现在没有,那之前也没有,因为政府的性质没变过。

トウキ赞:5

同意作者所说,印刷机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但是,如今混乱,亦或是“充满可能性”的新闻业,是否仍然能担得起「业」的名称还需要被讨论。因为这不仅关系着这个行业的标准与体系是否能够维持或者重建,也关系着「新闻学」的走向与未来。

作者

行业标准会重建的。不用担心journalism这个东西会没了,如果真没了人类也完了。

张任远Ryan赞:12

作为一名即将毕业,在海外留学的新闻系本科学生,拿中国对比美国还有亚洲其他国家,我更认为这种民间的“打成一片”和威权主义下严肃媒体被管控脱不开关系,也就造成整个社会很嘈杂,而主流的声音非常单一。我的理想让我不满足于现状,所以我努力,希望能为改变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竹由与龙赞:11

不为帝王唱赞歌,只替苍生说人话。

凯里布鲁斯赞:11

后海大傻鱼死忠粉了

Chan赞:7

百花齐放了,确实是。可这就考验受众从碎片化文本之中总结归纳的能力了,受众或者说是信息接收者有多少具备这方面的能力或者有多强的能力呢?

作者

所以这就是新闻实验室这个公号的初衷呀:提高大家的媒介素养,教大家辨识信息。

王深儒赞:6

纸媒的末落和调查行业的衰败不是一回事,原先的读者还在,严肃的调查报告完全可以通过新的载体和渠道呈现出来。所以政治限制的因素是第一位的,在新的载体上没有找到可持续的盈利模式是次要的,而且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第一点的限制,根本没有探索建立新模式的空间(比如立足于大华语圈的d传媒,最大的市场进不去)。方老师对能动性的强调,我觉得对探索新模式是很好的激励

作者

在中国,两个因素的确互相缠绕。但我觉得分什么第一第二因素没太大必要,美国没有政治限制因素吧?新闻业同样衰落了十年而未找到解药。

黄桜赞:8

我有一个感觉,现在的许多职业都难以与父辈解释,也不再遵循以往泾渭分明的分工。特别是对于我们现在的新闻业态来说,不一定非得是行业内的精英才能拿出真正的报道。我一直相信中国的民间和江湖,杂糅和草根的力量或许能挖开一个口子

晓依赞:6

不仅仅是学者、新闻人、NGO从业者、和社运人的共同合作,也是每一个来自各行各业你我TA的合力,一起上路,会有公民社会,也会有公正的社会。

作者

对!在这样一个社交媒体全民传播的年代,尤其如是。

azure赞:2

同感,昨天也看到圈内非媒体人在转发。 正在看昨晚的录播,要继续下去呀

作者

每晚10点相约 https://live.bilibili.com/9787934

wispring赞:4

去中心化一定是新闻的未来

山中客赞:0

想问一下我国什么时候学习的西方新闻专业主义呀?

作者

整个媒体市场化过程中,以南方系为代表,引进西方新闻专业主义。

月岛滴滴赞:3

“这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张茜xi赞:2

在自媒体已经成为常态,全民争当记者的时代,快成了新闻最重要的因素,所以调查报道虽能挖掘深入,却同如今人们获知信息的方式形成了截然对立的两面。这让我想起了迭代新闻,我们应该清楚,新闻是一种信息,不是定论,它应该告诉人们有什么,而非是什么!

LOBO(回复滞后 见谅)赞:2

感谢您的文章。

逸Yi赞:2

可成师兄[强][强]

等待赞:1

现实很痛,但仍然对这个花花世界抱有希望。

妮酱赞:0

写得很好啊,仿佛又看见了光,我一直深信新闻不会死,这篇文章恰好指引了方向。说不准,对于新闻业来说,这或许又是个开天辟地地时代呢

🍋ゞ芒赞:0

一直想着如果自己有技术能力,希望可以搭一个网站,网站负责记录国内爆发出来的丑闻,定期更新相关人和事的发展

吃糖吹泡泡赞:0

别怕前路黑暗 黑暗中已有肖邦

shubo赞:0

哀叹感兴趣的不是"怎么办",而是"为什么","凭什么"。这三个问题中,固然技术总能为"怎么办"提供新可能,但是后两个不解决,也就会把新可能的潜力迅速消费殆尽,形成新一层尸骸。

王深儒赞:0

元淦恭老师在他公众号里有两篇文章,讨论的是媒体衰败的经济和社会原因,认为互联网大大降低了信息的获取成本,原先作为信息中介的媒体平台,除了调查报告和特稿这两个产品外,几乎都可以由媒体之外的机构来提供。 我的一个疑惑是:那些由老编辑向作者约稿的严肃评论和随笔算作什么呢?公共媒体平台,和公众号、知乎这些自媒体社区相比的优势就在这里呀,智能算法还没发展到能拟定选题和主动、及时的约稿吧?[捂脸] duan传媒的实践,给我的感觉是,严肃新闻的读者,潜在的体量还是很大的,也许部分是因为在线上新渠道上,没来得及形成类似过去每天看报的固定阅读习惯。但和这一点相比,政治因素造成的影响看上去要显著的多[捂脸]

彩云指南赞:0

说得真好,事物都是螺旋发展的,曾经的专业分工可能因为科技而走向跨界,再往后或许又滋生出新的专业,总之还是有希望的!

喜舒赞:0

第二次打赏给了方博士👍

🍼Zzone_Pb赞:0

在觉得前路漫漫之际,这些话又使我加了速度。

Syubok.LAI赞:0

就让他们来 就让他去 就让他们消失在时间里

我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