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的爬取软件来源于:52pojie.cn@夜泉 免费下载使用

这个时代如何做内容?如果你能解决这两百多个问题中的一个……

新闻实验室 2017-09-12

9月2日,我参加了由光涧实验室和轻芒主办的“杂志实验室”系列Workshop第一期,和其他几位主编一起,讨论“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如何做新的杂志产品”。

虽然主题是“杂志”,但其实我们讨论的就是“内容产品”,因为“杂志”的最初概念和固有形态,在这个时代需要被彻底改造。

正如活动的介绍中所说:

“随着移动互联网占据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内容的生产和传播机制逐渐发生变化,内容的形式也日益丰富,比如,最早出现的 flash、HTML5,以及后来盛行起来的 gif、Vlog、podcast,等等。未来的内容产品充满了令人期待的可能性。”

这次workshop采用的是一种叫做“HMW(How might we)”的方法,参与者一起来寻找“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如何做新的杂志产品”这个大命题下的机会点。

具体的操作方式是:

8位主编从一个内容用户的角度,各自分享一个最近觉得很棒的内容载体。这样就得到了8个用户故事。

然后我们一起从这8个用户故事当中找到可能去解决的问题——How might we…? 用 这种提问方式把问题记录下来,再从中选出大家最想探索的HMW问题。

先给大家展示一下大家最后提出的两百多个问题——

可以看到,这些问题中有一些脑洞很大,比如“How might we 让主编不死”。这样的脑洞其实会激发我们更深的思考。比如,主编代表什么?如果主编等同于价值观,那么也许我们可以再提出一个问题:“How might we 保持统一的价值观?”或者,主编死了,他就不能再产出内容了吗?恰巧当天分享中也提到,有一本杂志可以让从古到今300多个死了的、活着的人成为contributor。那么,我们也许还可以问:“How might we 让过去的内容帮助生产新的内容?”

在同一个归类里,我们常常能看到方向各异的问题。比如,同样是内容太多、时间太少相关的问题,有“How might we 从不多的时间里抢读者”,有“How might we 让读者看更少的东西”,有“How might we 鼓励读者多花点时间”,有“How might we 提高读者的时间管理能力”,还有“How might we 让杂志可以随时开始随时结束”

最后大家投票选出了最想解决的8个问题——



每个人有3票,我分别投给了:

How might we 让富人支持媒体;
How might we 让读者不在乎价格;
How might we 让内容变得可以go viral(病毒式传播),突破杂志的形式限制。

前两票实际上针对是同一个问题:商业模式,这是当前新闻业危机的核心,也是我认为最值得探索的问题。后一票针对的是内容形态,是可以在新技术下有新探索的。

你觉得这两百多个问题里,哪些最值得解决呢?如果你能解决其中任何一个,相信都会给现在的内容行业带来巨大的变化。

下一次workshop,我们会继续讨论解决这些“How might we”问题的具体方案。

最后,与大家分享8位主编的用户故事,看看你能从中发现什么新的“How might we”问题吗?


杨潇(Esquire 前副主编,南方人物周刊前主笔,哈佛大学尼曼学者)

“杂志能不能去实体化,一次旅行能不能变成一本杂志。”

大多数独立杂志都是我想看、想知道他们关注什么,可是每次拿起来我都失望。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因为没钱请好的记者吗?

我记得一个德国同行曾经这样评价《Monocle》:它最好的效果就是你夹着它走在机场里。我刚才就在想:杂志有没有可能去实体化。

我上次去了固原。固原博物馆第二层的视频一直在放特洛伊战争的史料。这让我十分惊奇。原来固原博物馆有个镇馆之宝,是一个在固原当地出土的来自于古波斯的银器,银器上描绘的图案就是特洛伊战争。据说是当初在丝绸之路上,希腊化的伊朗人在路过的时候留下的。这种旅行时偶然获得的知识,是很难得的。

那有没有可能,我们做一次旅行,把这样一个路线里的行走、收获的知识,记录下来,做成「杂志」,分享给大家。

我从小就向往编百科全书。希望自己的每次经验打捞出东西来。如果更大的一个群体,能将他们已有的经验打捞出来,共同发现和产生一些新的东西,在某个短暂的时间内形成一个杂志化的存在,我觉得是很有价值的。

吴琦(单读主编)

“纪录片的叙事单元和行为方式是可以和杂志呼应的。”

我不是长期的杂志读者,一般的都是快速找到我感兴趣的一两篇,但我仍然会购买。杂志更多是彰显个人价值观和态度,像「小三」、「一夜情」,而书更像「爱人」。

我想推荐的是一个纪录片《寻找珊瑚》。主角从小特别喜欢珊瑚,小时候关注珊瑚研究,并且学习了相关专业。纪录片导演找到这个主角,主角又认识一个拍摄导演,三个人就共同制作了这个纪录片。

纪录片拍的是很专业的问题(珊瑚白化),这个团队既有人可以科学解释珊瑚相关的知识,也有人能够拍摄到珊瑚。最后,它已经不仅仅停留在纪录片这个形式上,而是在社交网络上也掀起了保护珊瑚的活动,号召粉丝分享自己生活环境中的珊瑚。

我觉得有意思的是,纪录片在这里的叙事单元和行为方式是可以和杂志呼应的。

张一帆(内容创业者,微在前主编)

“现在很害怕我喜欢的主编死了。”


我在大学时主要订阅三本杂志:Wallpaper*、Harper’s 和《经济学人》。最后这些杂志都从我的生活里消失了。

第一个消失的 Wallpaper*。


第二个消失的是《经济学人》:你会发现看一本和看十本《经济学人》是一样的。他们用有色眼镜看所有事情,姿态和语气过于明显。看到后来我就厌倦了,他们给我的感觉是刚毕业的人拿方法论和套路写东西。

最后消失的是 Harper’s。它很像单读,我每期必看的就是卷首语。但是主编 Lewis 退休我就不看那本杂志了。

我现在跟着 Lewis 看他后来做的 Lapham’s。它很贵,20 美元一本,有 podcast。

就一本杂志来说,主编的价值观会很吸引我。商业逻辑会变,技术会变,但是价值观相同的人一起做事情很重要。一个社会是有无数力量博弈的,杂志就是一个去整理这些力量的工具。

现在很害怕我喜欢的主编死了……

李婷(离线创始人)

“该抛弃杂志的时候就要抛弃杂志。”


我们在离线的时候做了一次尝试,把一个活动做成了一期杂志。那是一期有关游戏的活动。

我们在广州方所,一个具象的空间,请嘉宾讲述自己的故事。

到场的嘉宾有游戏玩家、设计师、写评论的人。活动有主持人、引导的人、观众的反馈。在这个活动里,主持人是卷首语,嘉宾可能是 features,然后有读者互动。

游戏这个题材更有画面感、实操性,在立体空间更容易表现。活动这种形式就一下子把这个内容突显出来了。传统杂志在发出去的时候不知道读者的看法,不知道读者会不会买。做成活动就有很直接的反馈了。


总体来说它已经超越了杂志。互动性、冲击性、体验感,都和杂志很不一样。我认为,该抛弃杂志的时候就要抛弃杂志。

李森(T magazine 编辑经理)


“它不说废话,都是干货,干货到我听不懂。”

我的一个信息源是「混乱博物馆」公众号,它好玩的地方是告诉我「我不知道的东西」。公号介绍就是「都是些你不知道的。」。


它包括一些这样的内容:「咖啡对你做了些什么」、「眼睛从哪来」、「为什么1+1=2」。形式是视频,时长大概在三四分钟。我不会每天看它,一般都是周末睡前集中阅读。

它不说废话,都是干货,干货到我听不懂,会涉及到很多生物、化学的专业名词。

「混乱博物馆」给我最大的启发是,让一个专业的人用最专业的方式来解读,让内容是准确的。你可能不一定立刻看懂了,但是会自己去延伸阅读,产生探索的兴趣。

这个公众号填补了我对杂志的渴求。

王俊煜(轻芒、光涧实验室联合创始人)

“选对锅,真的可以改变一生。”

我想分享的是我们的「轻芒杂志」。我们的 2.0 版本有了个新功能,会把读者看得最多、停留时间最长的内容高亮出来,在首页用 PPT 的方式展示。

我平时不看鸡汤,但在这个精选 PPT 里,粗看「心灵」这个分类下的东西还挺上瘾的。你能看到各种读者马克出来的鸡汤金句。

这里还会出现一些小知识,比如咖啡怎么冲。我还看到过「选对锅,真的可以改变一生」,然后就立刻转发给了我老婆。

有时候还会引起一些小互动。前两天我在看「有这 40 样东西可以扔掉」,我数了下 33 样我都有。然后我的同事就看到了,虽然现在没有评论、回复的功能,但是同事们还是忍不住在微信群里教我怎么辨别什么钥匙没有用。

我觉得很多人摘出来的东西,比文章本身更有意思。

杨依卿(GQ 实验室编辑)

“尊重读者,而且创造出一个独特的语言体系。”


我想推荐「瞎看什么」视频。它本来在 bilibili 上走红的 ,后来在微博上叫 @阅后即瞎。它会选一些经典电影,用新闻联播的方式说出来。时长在 14-20 分钟之间。

我觉得它的文案很了不起。尊重读者,而且创造出一个独特的语言体系。

它的台词在短时间里很烧脑又很好笑,信息量很大。它会创造自己的段子,比如「二号去听经,晚上去旅店,三号去餐厅,然后看电影」之类的。

这样的台词会有洗脑的感觉,容易让大家记住你,读者也会参与到你的话语体系中,比如微博评论里面读者都用这样的语言来回复你。

方可成(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候选人,新闻实验室创始人)

“他就是算法,我非常信任他。”

我分享一个 newsletter:Dave Pell 的 NextDraft。


Dave Pell 每天会看大量的新闻,筛选出 10 篇他觉得有价值的文章,并附上简短评论,还会有附加信息和相关阅读。每个周五的时候,还会有一个特别的栏目是周末可以看什么、读什么、参加什么活动……

他的选题范围非常杂,汇聚了很多内容源。也很有编辑思路,硬新闻和政治、大事放前面,琐碎八卦在后面。还有 Pell 鲜明的个人特色和价值观。去年的时候,他讲过很多期有关川普的内容,他有一次甚至判断是「川普根本不想赢」。虽然现在看来这是个完全错误的判断,但他对自己的倾向性非常公开透明,大家也会很明确地区分观点和事实。

Pell 自称 Internet’s managing editor。他利用的信息来源是他认可的值得信赖的新闻媒体,这是一个挑选的过程,是无法代替的判断力。他就是算法,我非常信任他。


对于我来说,NextDraft 是一个省时间、选择阅读的东西。个人阅读体验很好。

看完 NextDraft 之后,如果有好的文章,我会发相关的微博。其中有些文章也会成为我写自己的公众号的选题。


精选留言

易燃易爆炸的皮赞:13

我想推荐新闻实验室以及它的会员邮箱。因为它就是一个巨大的网,带领你找到源头。就比如这篇文章,让你找到至少5个有用的杂志,网站吧~

作者

哈哈哈厉害了👏

关鑫赞:2

产品带媒体属性,媒体当产品来做,最后的结合体带传播特性。

lishuhang赞:1

来回答其中一题。我觉得 Go Viral 和深刻是天生的反义词,所以其中一个已被验证的思路是“浓缩”,进一步迎合碎片化的潮流。“樊登读书会”的盈利状况在所有“得到”专栏里数一数二。NBC 的 Stay Tuned 在 Snapchat 平台上非常受欢迎。NHK 也推出了名为“1.5频道”的节目精华版短视频,每个小视频不长于1分半钟。

作者

但是数据上看长文章平均也会被转发更多呀

李尚瑾赞:1

跑题说一句,混乱博物馆真的很棒!不过在微信上人气远不如B站

王丹宁Dennielle赞:1

所以主编到底需不需要自己懂商业,懂运营,懂市场,懂盈利?还是把希望寄托在金主靠山或是死忠粉的付费打赏?[疑问]

陈伊唯Estee赞:0

learning point: 1. 突破杂志纸质的载体,使内容超越纸的媒介进行扩散。挑战不同形式的杂志,比如一场活动、一次旅行等等。 2. 杂志应该是价值观的载体,杂志的编辑应该是一个价值观类似的紧密团队。 3. 让读者参与精华内容的甄选,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3. technical,干货爆棚。或者化身优秀的算法,从广阔的新闻海里淘出黄金信息。 4. 建立独立的语言体系,创造catch phrase, 花式玩梗 5. 该抛弃杂志就该抛弃杂志。

深海景赞:0

Wallpaper后面的星号是……?

作者

是它的名字本来就带星号

awedcvg赞:0

“该抛弃杂志的时候就要抛弃杂志”,之前的订阅用户瑟瑟发抖[发抖][发抖][发抖]

我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