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的爬取软件来源于:52pojie.cn@夜泉 免费下载使用

麦克卢汉:新媒介改变权力结构|内含福利

麦克卢汉 新闻实验室 2019-05-08

荐书

理论|麦克卢汉

今年是加拿大媒介理论家麦克卢汉的经典作品《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发表55周年。译林出版社特别出版了55周年增订本,并邀请北京大学的胡泳老师撰写了导读。


经出版社授权,新闻实验室在此刊发本书节选,并提供10本《理解媒介》55周年增订本作为福利送给新闻实验室的读者。详情请见文末。

∙ ∙ ∙ ∙

作者:麦克卢汉
翻译:何道宽

直到电报问世以后,信息运动的速度才比信使传递快。在此之前,道路和书面词语是紧密相连的。只有等到电报问世以后, 信息才从石头和莎草纸之类的实物中分离出来,很像货币早些时候从兽皮、金银锭、金属中分离出来,并最终表现为纸币的形式一样。早在它于电力时代被转换成“信息运动”之前,“交通运输” (communication)一词曾广泛与道路、桥梁、海路、江河、运河等结合起来使用。若要问电力时代的性质,我们可以首先研究运输作为传播概念的兴起,尔后再研究这个概念从运输的意义如何向以电力为媒介的信息迁移;也许,这是描绘电力时代性质最恰当的方式。“隐喻”(metaphor)一词由两个希腊语素meta(变化)加pherein(传送)组成,其意义是搬运或运输。我们在本书中所关注的,是一切形式的货物运输和信息传输(transport),它们既是隐喻,也是交换。每一种形式的传输都不只是简单的搬运,而且涉及发讯者、收讯者和讯息的转译和变换。任何媒介的使用或人的延伸都改变着人际依存的模式,正如它改变着我们各种感觉的比率一样。


本书有一个自始至终的主题:一切技术都是肉体和神经系统增加力量和速度的延伸。而且,除非力量和速度有所增加,人体新的延伸是不会发生的,发生了也有可能被抛弃。因为任何构造成分的任何组合所引发的力量或速度的增加,本身就是一种破坏力,它必然引起组织的变化。社会群体构成的变化,新社区的形成,都随着信息运动的加速而发生。信息运动又借助纸面的讯息和道路上的运输。如此的速度增加意味着在更远的距离进行更多的控制。从历史上来看,它意味着罗马帝国的形成以及此前希腊化世界中城邦的诞生。在莎草纸和拼音字母的应用刺激人们修筑快速的硬面道路之前,有围墙的城镇和城邦是经久不衰的自然而然的形态。


麦克卢汉

村庄和城邦,本质上是包含人的一切需求和功能的形式。由于速度的加快以及因此而产生的远距离的、更强大的军事控制,城邦崩溃了。曾经包罗万象和自给自足的城邦,其需求和功能扩展为帝国的专业化活动。速度加快趋于使功能分离,包括使商业的和政治的功能分离;加速度超越任何系统中的某一点时,都会变成破坏力和瓦解力。所以,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着手以大量的篇幅描写“文明的崩溃”时,开宗明义地指出:“最引人注目的瓦解征兆之一,正如我们所注意到的,是……瓦解之中的文明屈从于版图辽阔的、强制推行的政治统一的国家,借以换取暂时的苟安。”瓦解和苟安一样,都是信息运动日益加快的结果,信息运动的加快是靠信使在精良的驿路上传递信息实现的。


速度加快造成有些经济学家所谓的中心—边缘结构。如果这一结构范畴太广,以致其生产和控制中心无法驾驭整个结构,有些板块就开始分离出来,构成新的独立的中心—边缘系统。最广为人知的例证是英国在美洲的殖民地的历史。北美十三个殖民地开始形成自己相当完善的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时,它们感到有必要自立为中心,并拥有自己的外围地区。此时,原有的中心可能做出更大的努力来加强对边缘的集中控制。英国当时确实是这样做的。海路交通的缓慢,证明纯粹以中心—边缘模式为基础来维持如此庞大的帝国,是力不从心的。陆上强国比海上强国更容易形成一元化的中心—边缘模式。正是海上交通的缓慢促使海上强国以播种的办法去建立许多中心。因此海上强国趋于建立无边缘的中心,陆上帝国偏爱中心—边缘结构。电力的速度在各地形成中心。这个星球上再也不存在边缘地区了。


北美十三个殖民地


信息运动速度缺乏同质性,就会产生组织模式的多样化。所以,任何传送信息的新媒介,都会改变权力结构,这一点完全可以预见。只要新媒介在各地同时可资利用,就有可能只改变结构而不至于造成崩溃。凡是运动速度差别很大的地方,比如存在空运和公路运输、电话与打字机差别的地方,组织内部都会发生冲突。当代的大城市变成了这类差别的例证。如果速度的同质性是完全一致的,就不会发生反叛,不会出现崩溃。有了印刷品以后,凭借同质性的政治统一,首次有了现实的可能。但是,在古罗马却只有轻便的莎草纸手稿去穿透部落村的模糊性,或减少其非连续性。莎草纸的供应一衰竭,繁忙的道路上就不见车马,正像在我们这个时代里汽油限额供应时公路上冷清的情况一样。所以,原有的城邦又再次出现,封建主义就取代了共和政体。显而易见,加速发展的技术手段会消除村庄和城邦的独立性。每当加速发展发生以后,新的中央政权总要采取行动使尽量多的边缘地区同质化。古罗马借拼音字母实现的,与其纸路同步发展的过程,在过去一百年间的俄国出现了。而且,从当前非洲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拼音文字媒介对人的心理的视觉加工需要发展到什么程度,才可能产生可以察觉的同质化的社会组织。这种视觉加工在古代世界中就已经靠许多非文字的技术完成了, 比如在亚述就是这样。然而,拼音文字使人脱离封闭的部落回音室(echo-chamber),并转向线性组织的视觉世界,其转换作用是无与伦比的。


新兴的电子技术使今日非洲的情况复杂化。西方人由于自身的加速发展正在经历非西方化的过程,正如非洲人由于我们古老的印刷术和工业技术正在经历非部落化的过程一样。如果我们了解自己古老的和新兴的媒介,我们就可以使这些混乱和分裂程序化和同步化。然而,我们使职能专业化和分化以求加快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又是我们对环境不注意、不觉察的原因,至少在西方世界中一直存在着这种情况。对自己文化的动因和局限的觉悟,似乎威胁着自我的结构,因而总是要加以避免的。尼采说过,理解阻塞行动(understanding stops action),并且,行动的人在回避理解的危险时,对这一事实似乎有一种直觉。


谷登堡发明印刷术


靠轮子、道路和纸片加速的要害,是在日趋同质和一致的空间中实现力的延伸。所以,直到印刷术赋予道路和轮子的速度大大超过了罗马涡旋(Roman vortex)的速度,罗马技术的潜力才真正得到发挥。然而,电力时代的加速度对偏重文字和线性逻辑的西方人的破坏力,和罗马的纸路对部落村民的破坏力一样大。我们今天的加速度并不是缓慢地从中心向边缘的外向爆炸,而是瞬间发生的内爆,是空间和各种功能的融合。我们专门化的、分割肢解的中心—边缘结构的文明,突然又将其机械化的碎片重新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且这一重组又是瞬间完成的。这是一个地球村的新世界。正如芒福德在《历史名城》里阐述的那样,村庄实行了人的一切官能在社会和制度两方面的延伸。加速发展和城市聚合,只能促使人的官能分解为更加专门的形态。电力时代不能支持中心—边缘结构的缓慢速度,这种结构是与西方世界过去两千年的历史联系在一起的。今天的加速发展也不是一个价值观念的问题。假使我们了解比较老的媒介,比如道路和书面词语,假使我们对这些媒介对人的影响给予足够的重视,我们本可以减少甚或消除电力媒介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一种文化既了解支持它自身结构的技术,又准备维持这样的结构—有没有这样的例子呢?如果有,那也是一种价值观念或推论的偏好。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从这样那样的技术的自动操作中衍生出来的价值观念或偏好,是不可能永远维持不变的。



福利:赠书


《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55周年增订版),2019年4月由译林出版社出版,定价88元。


在本文下方留言,谈谈你对麦克卢汉及其理论的看法,我会在北京时间5月12日晚上选出5位赠书该书一本。


另外,在我的微博(@方可成)上也有抽奖转发赠送,同样是5个获奖名额。两个地方可以重复参与哦~


一起来理解麦克卢汉、理解媒介吧!


往期推荐



精选留言

MoonMars赞:50

①最早对于麦克卢汉的认知其实就是,媒介本身就是信息,它们都是人或心灵的延伸之类,不过作为一个始终未能离开“传播”领域的人,随着工作年限的变长,随着生活和生命的延展,越来越意识到 传播媒介 比 传播内容 更加重要这件事究竟意味着什么。②媒介始终在影响着我们的思考方式、行为模式、语言符号、文化图腾,甚至整个社会的发展方向。③所以麦克卢汉对我最大的影响可能是,无时无刻不在工作和生活中思考,究竟是我们在选择乃至驾驭媒介,还是媒介始终在塑造甚至选择我们?我们究竟又该如何理解,如何面对,以及如何掌控这一局面?

作者

恭喜获得奖品~请将地址电话姓名和微信二维码发送到 disincurable@gmail.com

zyzhao赞:49

个人有两个观点。 一方面,媒介可以解释为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一种工具。交流工具的不同,会对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准度有很大的影响。而速度与准度又会产生对个人不同的作用,导致每个人有不同的行动,最终对整个社会产生影响。 另一方面,媒介依赖于技术的发展。从石头、龟壳,到竹简、纸张,最后到现在的计算机,实际上是把所有的信息(如声音)先转化为某种符号(如五线谱,声波信号),再通过把符号转移到实物媒介(如纸张,数字模拟信号)上进行传递。每种媒介,会决定它所能传播符号的地位。 所以,技术的发展实际上是通过普及了实物媒介来决定了我们周围各种信息(文字,声音,图像,或者是以后可能普及的虚拟现实)的地位,而由各种信息的地位会对个人产生影响,最终影响整个社会。

作者

恭喜获得奖品~请将地址电话姓名和微信二维码发送到 disincurable@gmail.com

邓丽图赞:26

麦克卢汉把一切工具——轮子,电,莎草纸,汽车,蒸汽机,报纸,电话等等——都视为媒介的看法很迷人。他从媒介的角度来解释宏观社会变化与微观心理变化的视角也令人耳目一新。读他的文章不像读学术论文,更像是读一首曲调动听,词藻优美的媒介赞歌。但是他的理论似乎过分依赖媒介(或者仅仅是技术层面上的媒介)了。非媒介的许多要素,比如社会文化,权利结构,经济制度等等,在社会发展与媒介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他都没有充分考虑。简单地说媒介改变了一切,就和一些原教旨马克思主义者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样,落入了决定论与还原论的陷阱。

作者

恭喜获得奖品~请将地址电话姓名和微信二维码发送到 disincurable@gmail.com

lh赞:25

oh新传小可爱吹爆一波人帅贼能预言的麦麦!!! 媒介即信息/冷热媒介/地球村鸭,除了《理解媒介》、《机器新娘》也超级无敌牛啊等等!还有麦大其他的书。都值得一览!媒介即信息,大一的时候认为媒介本身就是一定的信息,大三对“媒介即信息”的理解:一个时代真正重要的不是运用媒介传递了什么信息,而是在于媒介本身,以及运用这种媒介为社会带来的巨大变革。 麦克卢汉在电子媒介方面的贡献,以及他站在大众传播时代对未来的网路时代做出的预言性理论,无疑是电子媒介研究的宗师!他的学生尼尔波兹曼不断发展在《娱乐至死》一书中提出“媒介即隐喻”。 不过关于麦大的评论褒贬不一,传播学的集大成者施拉姆就觉得我们麦大是个江湖骗子[流泪]但无论如何,麦大以及他的理论在互联网时代得到了完全的印证,(真的完全是:哇说的也太对了!太厉害了)他就像一颗巨星,以其独特的媒介理论照亮传播学晦暗的一隅。 最后超想要我麦大五五周年的特辑[可怜][可怜]

作者

恭喜获得奖品~请将地址电话姓名和微信二维码发送到 disincurable@gmail.com

呼啸的竹林赞:11

麦克卢汉从文学转向传播学研究之后师从英尼斯,但是又发展了自己新的东西,把媒介这个概念不断扩大。我觉得他对于正经的体制内学术研究贡献最大的并不是某些结论本身,而是提供新的认知思路。比如“媒介是人的延伸”突出人在传播(广义的表达)中为有更好的体验或效果对技术的应用以及赋予技术的特征;“冷/热媒介”这个看起来可笑又没什么能说服人的依据的分类提出了人的参与度问题。这两个点加起来也就和学界当下研究的传播与身体的问题有着很强的联系。另外,他说的“媒介即讯息”也让人去思考正在传播的内容的形式,“地球村”这个比喻也就是传播时空的拉近,“内爆”则是一种因“近”而产生的边界模糊。还有他写书的方式,跟他的文学思维以及倡导“跳跃式阅读”倒是非常契合。其实很多时候,提出问题、给出启发足以称为大师,希望有机会拿到奖品好好领略一下。另外,麦克卢汉自己频频上电视却不让孙子看电视,每次看到这个都觉得很有趣哈哈哈

作者

恭喜获得奖品~请将地址电话姓名和微信二维码发送到 disincurable@gmail.com

张任远Ryan赞:11

新闻本科生谈点浅薄的看法:麦克卢汉可以说跳了预言家,在他的时代他就是广播电视上的“网红”。他最为人乐道的“地球村”、“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媒介即信息”都精炼地预言了现代媒体技术尤其是互联网对社会的塑造和影响。有不少学者把他当做传播学的开山鼻祖,他的学说被他的徒子徒孙继承为了“媒介环境”学派,著名的波兹曼(麦克卢汉的徒孙)的《娱乐至死》就是对麦克卢汉的批判继承。但是比起波兹曼的悲观,麦克卢汉对技术更加中立甚至乐观,我也是乐观主义者,希望能获得这本书更深入研究麦克卢汉深邃的思想。

橙月赞:9

如果说文学界有纪伯伦这样的东方文学先驱被敬仰,那么传播学界的如同预言家般的麦克卢汉也值得被纪念。作为一个初入传播学大门的学生,在听到“媒介是人的延伸”“媒介即信息”时,即便不解,但也依然不自觉地产生思考。或许在其逝世近四十年的今天,当初那些被当做“胡言乱语”的诗化的理论,都在被一一印证。他就是学界一个另类而智慧的存在啊。

Rex赞:8

他的预言已经实现: 从去部落化的地球村到 再部落化的互相孤立 民粹正在卷土重来 ,世界重新分裂 我们刻意误读彼此,这已经不是一个对话的时代,我们捂起耳朵 各说各话自说自话才是常态

xiaobin赞:6

深入人心的理论往往是言简意赅甚至有点惊世骇俗,有点像邓小平的风格“黑猫白猫,能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热媒介冷媒介”、“地球村理论”都是那么易懂,有点像传播学与哲学融合的预判

张灿²⁰²⁰赞:6

大学学新闻传播,很多人第一想法就是当记者,我毕业出来一天记者也没当,选择了互联网行业做公关传播,接着就是搭上了互联网行业的10年大发展。如果说大学有什么名人引导我的话,那就是麦克卢汉和他的“媒介即讯息”,当社会的主要媒介已经拓展到了互联网,还有很多人会优先从传统媒体和传统记者那获取信息么?显然不会。感谢麦克卢汉,也感谢他带给我的独立思考精神。

邓丽图赞:5

补充一下!虽然我评论里说了麦克卢汉的不是,但我还是他的脑残粉,我还要书哼!

SuXiu Lyn赞:5

记述的想法已让自己的疑虑落入窠臼——遵照着文本理性去怀疑理性的用度、依据着逻辑演绎来驳斥逻辑的乏力。我可能站在“文本不是表现世界最优解的命题”上,用文本的那种范式去廓清文本的局限。所以就算得出了一些局限的结论,我也在该过程中在体现着文本无所不证的优点。其局限也只会是出于个人写作时的疏忽与遗漏,而非整个文本所代表的思维存在着某种空场。“理性”的因果分析为整个世界祛魅,它使我们得到世界清晰的图景,这种图景也在麦克卢汉式狂想中也以得而呈现,尽管他已经足够“胡言乱语”。其解释的越透彻,这种忧虑就越严重。可能文本真正的局限并不是印刷时代思维的固化所料的那样,而是在文本给定的思考结构下,已经我们超出自省的能力范围。所以无论以何种努力尝试,也必会承认着也始终隐喻着文本的弱点,而这隐喻早让承认没有了价值。

旷达赞:4

很有意思,从文字媒体转行做音频内容付费后,每次面试如果碰到传播学子,都会问他们一个问题:怎么理解"媒介即讯息"。 一直以为,音频知识付费是罗振宇吹出来的泡泡。因为从媒介形态而言,音频并不是知识传输效率最高的媒介。这与碎片化并无关系,仅仅是指单靠声波的传播方式。 当一门音频课,需要用户坐下来、拿出纸笔认真学习,反而违背了音频陪伴性、私密性的特质。 当然这也是最佩服罗振宇老师的地方,一手缔造了整个行业。

gyaaa赞:3

外新史老师上古代新闻前让我们看《帝国与传播》,其中讲述帝国统治中中文字、语言、书写工具、纸、驿站发展与帝国的演变,如今媒介更塑造了人对世界的绝大部份认识,麦克卢汉:媒介即人的延伸,寓言一直延续到如今的社会

Monday赞:2

我们都知道Mcluhan那句著名的“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却忘了后面一句是“延伸意味着“截除”。

XHY赞:2

我们创造了媒介,媒介反过来又塑造了我们。

听海赞:2

正在准备MJC考研,麦老是beacon般的存在,献上双膝,沐浴焚香,希望收获一本前来拜读。

PSYNAUT赞:2

麦克卢汉和媒介环境学派感觉像是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之外的另一个完全不同的分野。媒介不仅是人的感官的延伸,也可以是人短暂存在的内心在四维世界的延伸。金字塔和秦始皇陵,都是帝王君主意图建立超越时间的统治权威的媒介。万物皆媒真是妙啊

王二赞:2

信息即财富,媒介的价值在于消除信息的不对称性。新媒介时代既有大一统的结构如微信,但在其之上又是去中心化的,形成了一个个原子化的品牌。

Hermit_颜寒赞:2

毕业论文就用到了《理解媒介》中的内容。其中关于“游戏”的理解着实引人注目。麦克卢汉对荷兰文化史学家约翰·赫伊津哈关于游戏的研究成果颇为赞赏,甚至直抒胸臆地将“游戏”认为是人的延伸。并不仅仅是指游戏延伸了人的肢体感官,更是延伸了人的精神世界。推荐这本书可以和赫伊津哈《游戏的人》一并阅读。麦克卢汉灵光涌现,赫伊津哈视野广博,在传播研究中给人带来了莫大启发,重新摆正了“人”在传播中的位置。

哈李啵毛🧀赞:2

对于新媒体的发展 McLuhan跨越三十年的预言 是先知先觉还是恰好言中呢 多的是说得不对的人 他们都被忘了 ​

Fia赞:1

麦克卢汉是媒介环境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主要研究媒介与社会的关系。他最著名的理论是"媒介即讯息",我的理解是媒介对于人们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媒介所传递的讯息,更在于媒介本身,正是因为这种工具改变了人类生活的原有方式,塑造了新的方式。举个好玩儿的例子,火锅就像一种媒介,里面各种各样的菜就是讯息。印刷术发明后,人们的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变革并创造了童年,文字成为意义的载体,人们创造出独特的话语符号。 他还提出了"地球村""冷媒介""热媒介"等著名理论,这些理论都是传播学中的重要理论。其中"地球村"这一理论给人们以全新的视角来认识媒介的作用。梅罗维茨还将麦克卢汉与戈夫曼的理论相结合,提出了自己的"情景论"。 虽然他的理论还存在局限性,例如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媒介是社会演变的唯一决定因素等,但他在传播学史上的地位仍是举足轻重的。在此向他致敬!(可能说的不够全面但都是我的真实想法😳😳BTW,学生党表示十分想要这本书了嘤嘤嘤🙈🙈

Muscle赞:1

当初学习热媒介和冷媒介的时候,觉得这个分类方式完全按照作者的主管随意性,后来才想通了:热和冷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热和绝对的冷,只有比较,才会有相对热媒介和相对冷媒介。

永辉微信赞:1

对于麦克卢汉先生,我有两点自己看法:1.书上说麦克卢汉是主技术决定论的,虽然在他早期《机器新娘》这里没有多次强调其他因素的作用,但是我们可以从他后期“地球村”的观点看出,他其实并没有完全强调媒介的强大功能会导致人们发生极大的变化,而是考虑了社会因素影响,技术创新,个人属性和人的主动适应力和创造力多方条件,从而提出的预测。 所以:我更倾向于麦克卢汉不能单纯分类到媒介决定论当中。 2.我对麦克卢汉说的:脱部落社会这个过程也很感兴趣。 大家都知道麦克卢汉在教科书中的主要成果代表是4个:分别是“媒介即讯息”,“媒介即人的延伸”,“冷媒介热媒介”,“地球村”。 我们可以想一下,麦克卢汉如果仅仅是停留在媒介强效果层面,就不会花大量的心思思考,这个“脱部落社会”。他把很多东西都当作人体器官功能不足,为了弥补不足而“延伸”的辅助物。这里就表现出,他其实并不觉得是媒介主导人的功能认知,而是人因为社会,个人的因素主动寻求可利用的东西作为工具,来缓解作为人这种生物的生理缺陷。 最神奇的一点,就是他预测的未来发展,是在不断实现的。与现在的社会状况适行的。 比如地球村这个观点,我认为也能反向证明,他是综合了多种因素进行考量而得出的结论,并非仅关注媒介的主导作用,强调媒介决定论。 因为只有权衡利弊,做充分的多方的构想,才能让理论得以跨度多年而仍存,并使人产生共鸣。

Qiao 🐾赞:1

麦克卢汉,媒介环境学派的大佬,媒介即讯息、媒介是人的延伸、地球村、冷媒介热媒介等理论不用看都是学新闻必会的。把老麦放在当时他的时代,他的理论有开创性的意义,但我更在意的是,放在如今,老麦在剖析技术、社会、政治、历史的联系上独特视角和深度更让人惊喜,他给我们的是一个动态的研究视角,从而看穿古今。南京图书馆这本书真的很难能借到,每次都被借走,看看这把自己欧不欧!

沙与沫赞:1

大学的时候,学社会学时,看过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虽然只写到电视时代,还没有涉及到电脑,手机,但当时的观念还是受到冲击。再接着看《童年的消逝》,再结合现实的情境,现代社会科技的发展利弊都有,就看怎么去使用了。前段时间,在书店看到了《弱传播》,现实生活中的强者就是舆论世界的弱者。

XiaoDouDou赞:1

55周年,未来媒介的先知,不得不说60s,他就是一位互联网时代的导师:麦克卢汉大法师以《理解媒介》一书为隐喻,勇敢地探索而非研究人的延伸。这是一本来自过去却注定走向远方的“天书”,感谢每一位延伸过麦克卢汉的我们。55岁生日快乐[蛋糕]

叫我干啥🖖🏼赞:1

今天晚上看《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刚好看到了讲麦克卢汉那一章,实力演绎什么叫做殿堂级的自圆其说🤔

Phaynix赞:1

媒介是一种权力,反过来新媒介的出现也重新塑造着社会,影响着人的身体及精神。传播学门外汉,但是兴趣比较浓厚。

Jachin赞:1

麦克卢汉绝对是一位被低估的先知,其理论的普遍适用性反而损害了他的名誉:跨学科性、交叉性,导致了他难以得到应有的肯定。至少在其生前,麦克卢汉是相当挣扎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认可他的作品。(说一个有趣的掌故:据麦克卢汉的儿女及其孙辈说,在麦克卢汉在世的时候,他不让孩子看电视。直到他死后一个月,电视才终于搬出地下室。)

野南书客赞:1

麦克卢汉提出“媒介即人的延伸”,跨过岁月的长河,已经得到了验证。现如今已有人提出“媒介是人的器官的延伸”,媒介代替人体诸多器官发挥着重要的功能。随着发展,人的器官功能会不会被取代,媒介是否会统治了人类,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命题!

清新 ᠭᠠᠩᠭᠠᠩ ᠵᠠᠯᠠᠭᠤ赞:1

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是真的带来了新世界的大门,让很多人找到方向,在那个时代提出这种理论,是真的伟大的人,特别喜欢他的一句话,我不解释,我探索,一个真正的伟人! 我也特别喜欢多伦多学派,英尼斯,麦克卢汉,等人,地球村说,简直是超越时代的言论, [闭嘴]

忍小黑赞:1

媒介是可以跨越时间进行交流的工具。

海大魚赞:1

麦克卢汉——神一般的人物

雷一赞:1

任何理论家一定程度上都是哲学家,麦克卢汉也不例外,他打破了之前的媒介认知范式,同时也创造了一个。延续至今,影响力还是深远的!

夏夏。赞:1

新闻传播小白,还说不上来什么,但是很想努力充实自己,麦克卢汉是传播学领域的大牛!他的书很想拜读!

赞:0

这里且不谈麦克卢汉的“广义”媒介。 窃以为: 媒介之所以影响力比较大,是因为它不只有承载信息的作用,还具有通过本身的特殊形式来影响信息的作用力。 社会群体对信息(message)和交流(communication)的需求会推动传播技术革新,形成普遍的、稳定的新媒介。(人类早期的原始部落化推动口头语言产生;统治阶级对社会稳定的追求推动了纸媒的产生;工业扩张与随之而来的战争推动了电报的产生;“第三次浪潮”的今天,大众对娱乐方式的追求、工业对生产要素更高效整合的需要、人口迁移等等推动了电子媒介的不断发展……) 下一个新的媒介技术是怎样的呢?我们难以想象。但是,作为传播学方向的学生,我们必须对此抱以热枕。如今政治传播意识形态越来越重要,大众对于重要信息不予深度判断,低门槛自媒体与电子传播技术革新让民粹主义泛滥、娱乐极端化等等,我们需要有这些意识:不要陷入“技术决定论”里、信息传播者需要具有相当的责任感,把关人的作用也许会越来越重要……我们也要进一步思考:我们要如何去更好地平衡娱乐与教育?我们该如何运用媒介去推动生产发展、国家安全与社会和谐…… (新闻专业大二学生一枚,非常希望能够获得并拜读这本正在我阅读计划内的《理解媒介》。[抱拳])[抱拳][抱拳]

黄云驰赞:0

麦克卢汉是《娱乐至死》里面提到的那位吧 讨论媒介的内在倾向性及其影响

大春赞:0

他的理论很讲究艺术,像小说一样,带有幻想性。这可能是他的理论迷人之处,却也是他备受诟病之处

Vailone赞:0

虽然想认认真真评论一番,但对于现在的我太困难了。传播漫漫,媒介无期。

Elle赞:0

麦克卢汉语言先锋,风格自成一派。他给我最大的思考是当每个新的媒介或者平台开始崭露头角的时候。比如,抖音开始融合进大众的生活的时候,它每个视频十秒等功能特性是否改变大众消化信息、消费媒体的习惯。它到底带来了多大的改变。除了medium is the message之外,他也有说地球村等理论。非常值得我们带着历史、哲学和社会的角度去思考这个有时我们会觉得荒唐的时代。所以我想得到我偶像的书!!

永光赞:0

麦克卢汉的三论和地球村理念,他对于技术的乐观态度,他波谲云诡般的语言表述等等,都是其“预言家”身份的注脚。希望可以在原著中深入体会他博大精深的思想。

Highlight赞:0

今年跨考新传的工科女一名 也是才开始接触麦克卢汉的理论 想要[流泪]想拥有[流泪]

Jade赞:0

新媒介使某一事件(尤其是突发事件)的召集民众力变大,无论是君主制或民主制,民众手中都握有使国家系统崩溃的力量,这力量可以称之为“权利”。对新媒介管制的松严只代表了维持国家稳定的不同方法,严格管制新媒介不一定就是恶的政策。

恕己奉壹赞:0

深夜看到这篇文章惊呆了,这么好的内容为什么不是10万+ ?

summer欣✨赞:0

点进文章惊了,本期作者有点大牌~

赞:0

方老师说让谈谈对麦克卢汉理论的看法,可是作为入门小白我还什么都说不出来,转念一想,那是不是更应该送本书给我😊,让智慧的雨露早日滋养我渴望求知的心田[愉快][调皮]

一棵树🌳赞:0

‘如果速度的同质性是完全一致的,就不会发生反叛,不会出现崩溃。’互联网时代,速度的同质性和信息的异质性交织在一起,权力结构呈现复杂性。

一克星光赞:0

因为人的社会属性,诞生了各层次的集体,因为各自中心而凝聚。为了稳固或者发展这个共生的集体,媒介应运而生。又得益于外界因素,比如科技,集体结构,自然因素,媒介不断更替,外界因素与媒介互相作用,催化矛盾。

沐世赞:0

人觉得,麦克卢汉其人和思想的意义不仅仅局限在新闻传播领域,更重要的是提供一个了解技术和社会命题的新视角,他是作出技术“神谕”的哲学家。 技术还是社会起决定作用?技术与社会如何互动?技术的意义和边界何在?种种命题在技术突分猛进的如今,重要性愈发突显。麦克卢汉的思考,可能为我们提供当下的指引,我们不能仅以所谓的“技术决定论者”标签便轻易否定其意义。 新闻传播新手村人,学识有限,有什么问题还望指正。日后还是要继续学习啊。

哇,是大黄蜂吖赞:0

一个很有想法的语言高手 。他是两面神,既回眸过去,又展望未来。他开拓跨学科研究,从文学研究转向大众文化研究,首创泛媒介论,预言地球村,互联网和重新部落化的社会。他憧憬人类社会的太和之境界,描绘人类心灵和意识的虚拟延伸。 他的诸多预言已经实现,他是未来世界的朋友。

风林晚赞:0

麦克卢汉——好帅一男的。当然,他思想更帅。

夜听江语赞:0

神书!唯有这两字才能代表我对《理解媒介》的评价!如果要问哪一本书对自己产生了颠覆性影响,只有《理解媒介》!上一版《理解媒介》我一次买了10本,送我最好的朋友和工作伙伴!

敢敢赞:0

对媒介的理解角度是可以很多元的,从内到外,从古到今……如果从技术角度来看,我很敬佩麦克卢汉的看法,他的媒介即讯息,媒介是活生生的力的漩涡,背景―内容等观点都很有力量。很多人开口就批判他是技术决定论者,我觉得这太非黑即白,他强调技术的决定作用,但没有说技术是唯一决定因素,很多时候我们是为了批判而故意歪曲一些观点。

未有期赞:0

每一种新媒介的应用必将产生新的感知形式以及相应的规则与尺度,这就是所谓的“媒介即讯息”。

童佺赞:0

自媒体兴起的时候,往往忽略了舆论是一种权力,并且是一种公权力。

赞:0

复习传播学教程的时候就记得对他的理论片面性的看法主要是说他过分夸大了媒介技术,把媒介技术视为社会发展变革的决定因素而忽略了人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破涕为笑][破涕为笑][破涕为笑]

badcle赞:0

提高对媒介形式与形式操纵力的认识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段,借以预期和控制强大的新媒介环境。

寅来疯赞:0

信息传递速度的改变引起社会组织结构的改变,高效的信息传递是节点式传递,不是中心-边缘式的传递?

叢憂子赞:0

谈麦克卢汉与技术无罪论。麦克卢汉说,媒体不仅仅被动地提供信息,而且同时在改变思考的模式。这句话放在今天更应该被每一个信息提供者,每一个媒体人、原创作者、游戏厂商,所知晓。当现代人的生活内容无节制地被技术所渗透,生活模式无缝隙地被技术改变之时,如果你输出的是抓住了人性弱点的,拼命地引诱人们去接受的技术,那么它还是无罪的吗?你还是无罪的吗? 感谢我的朋友初君推荐给我这本书,获益匪浅~

GloryGrace‮赞:0

搭配理解新媒介共同阅读风味更佳

现女友赞:0

麦克卢汉是我特别喜欢的大佬了,考研那会我大概是对他的理论最熟悉了,也最愿意去深挖。 他的经历很有趣,他取得了文学学士学位,我猜也是这一因素,所以有一部分人觉得他的理论,比如冷热媒介,比如媒介是人体的延伸是在玩文字游戏,但我想说的是,如果你对文字敏感度够高,你会懂,麦克卢汉要表达的那种意境。 你不懂,就不要轻言去否定。

维惟赞:0

麦克卢汉把几乎所有的笔墨都放在电子交流时代给人类带来的震荡上。

吾爱破解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