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的爬取软件来源于:52pojie.cn@夜泉 免费下载使用

一份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开学书单

方可成 新闻实验室 2017-09-18

作者/方可成

刚刚把新闻实验室会员计划开学促销的赠书寄了出去。之前有人问我,会寄什么书。我想了半天,最后做了一个毫无创意的决定:买来十本《后台》寄出去!



(顺便说一句:赠书虽然没有了,但是订阅优惠还有2天截止哦,想订阅的学生朋友们抓紧了~

这套书上市已经有十年了。第一辑刚出版的时候,我还在北大读本科。所以,如今还能买到这套书,已经算是幸运了。(不过,我为了赠书,已经把两个网站库存里的这套书买光了……)

过去十年中,我跟许多人推荐过这套书。不单单因为这套书是南方周末出品的——其实南方周末出过很多书,但我基本上只推荐过这一套,因为它的确是“中国最好的新闻案例教学读本”。

十年前,南方周末还在它的黄金年代(虽然已经接近末尾了)。黄金年代是什么意思?好报道频出,好记者云集,读者众多,广告收入高——这些都是外界能看到的。而在外人看不到的内部,黄金年代的标志则是:有着非常活跃的业务讨论。

在每周的评报会上,在报社的内部论坛里,在内刊《马后炮》中,编辑记者们满怀热情地总结着报道经验,评价着彼此的稿件,反思着伦理困境。这些宝贵的讨论被集合起来,就是《后台》这套书,它揭秘了“一份大报的后台操作”。

如果说南方周末的黄金年代留下了什么,我认为《后台》是最重要的遗产之一。所有想进入新闻行业的人,都能从这本书里更近地接触到这份职业的真实面貌。

说完后台,说书单。有朋友留言说希望我提供一份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开学书单”。我想,与其列一个单子,不如讲讲我的一些思路和建议吧。

多读

比尔·盖茨每年要读大约50本书,并且把读书笔记写在自己的博客上( https://www.gatesnotes.com/ )。如果你也能读到这个数目,那么即便你做不成世界首富,也可以拥有世界首富一样的精神生活。

很多人在大学毕业后都说自己最遗憾的事情之一是没有多读书,我也是这个“很多人”之一。如果你还在大学里,尽量别让自己成为下一个这么说的人吧。

看看好东西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的阅读中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没有好东西,而是好东西被垃圾淹没了,我们不刻意去寻找的话,很可能会错过。

具体到新闻传播专业,当我们的注意力被各种“10万+”和社交媒体上的喧嚣吸引的时候,也许是时候抬起头来看看曾经的好东西是怎么做出来的。

比如《后台》就可以归入这个类别:黄金年代的中国记者们,是如何工作和反思的?

再比如《王国与权力》,近距离记录了纽约时报的历史和运作方式。而这本书本身就是一部经典的非虚构作品。

我还多次推荐过《新闻业的怀乡病》,许知远笔下那些媒体和报人的故事,曾经给我打了不少鸡血。

还有我之前曾在另一篇文章里面提及的《八月炮火》《巴黎烧了吗》,看看经典的非虚构作品是什么样的。

当然还有很经典的《光荣与梦想》,几乎不必多说了。

对大多数人来说(少部分天才除外),知道了好东西是什么样的、是怎么做出来的,自己才能作出更好的东西。

看看新东西

在这个技术迅速变迁的年代,除了看看经典的好东西,还应该了解前沿的新东西——这里,新东西主要指的就是计算机、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不是让大家去学写代码(当然学了只会有好处),而是希望大家理解这些技术的基本原理,并且可以从人文的角度去理解和反思。

《代码:塑造网络空间的法律》是一本有些年头的书了,但是依然值得一读。作者Lawrence Lessig的名字是质量保证,他的其他书也可以找来。(他还曾经以一种非常特殊的方式参与过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的角逐。)

《总开关:信息帝国的兴衰变迁》也是好书,Tim Wu的名字同样是质量保证,他的书也可以多找来读读。

最近一两年出版的新书里面,我最爱的是《Weapons of Math Destruction》,讲的是大数据给社会方方面面带来的负面影响,作者是哈佛数学系博士、数据科学家,但整本书写得像是一本公民读物。

还有已经很红的《未来简史》,可能不用再推荐了。

多了解其他学科

很多人对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最大的批评就是只会写写新闻稿,别的什么都不懂,所以在做专业领域报道的时候比不上其他专业毕业的。

这样的批评并非没有道理。但回应起来也很简单,那就是,利用大学的时间,多了解其他学科呗。大学期间学的东西,专业程度总是有限的,其他学科的知识并没有那么难以进入。

你可以把其他学科的经典教科书找来读——对,教科书是最有效的。另外,前几年出版的“大学的邀请”系列( https://book.douban.com/series/34073 )不错。

读点小说、散文和诗歌

也就是读点文学作品。要写好特稿、非虚构,熟读小说基本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前提。而很多文字的语感,也是从多读散文、诗歌里面获得的。

读英文书

其实以中国出版界目前糟糕的翻译水平,读英文原版在很多时候反而是省时间、更高效的事情。

重读

我曾在一篇介绍苏珊·桑塔格阅读经验的文章中了解到,桑塔格经常“重读一本书”。比如,1949年8月17日,“重读(亨利·詹姆斯)的《丛林野售》。绝对是令人战栗的体验。小说带来的那种沉重的压抑感挥之不去”。

1949年10月21日,重读纪德的《背德者》。
1950年1月9日,重读托马斯·曼的《浮士德博士》。
1950年9月11日,重读《美丽新世界》。
1950年11月17日,重读毛姆的《自传》。
1957年1月6日,重读纪德的《忒修斯》。
1960年1月13日,重读《安娜·卡列尼娜》。
1960年12月20日,重读康拉德的《在西方注视下》和亨利·德·蒙泰朗的小说。

人的记忆力非常有限,即便是桑塔格这样的人物,也不可能记住她读过的所有书。所以重读经典的作品,一定会有新的体验。尤其是当你在新的环境中、有了新的知识积累之后再重读,跟读一本新书并没有太大的差异。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阅读经验,如果你也有书目推荐或经验分享的话,欢迎留言。


精选留言

Quasimodo赞:6

好想知道有什么好的关于剪辑视频、鉴赏电影的书。

作者

剪辑视频是一个技术活,我觉得再好的书都不如自己探索和练习;鉴赏电影的书,你可以到一个叫“深焦”的公号上去问问。

鲸鱼味儿火锅赞:20

本科新闻传播,大二接触到非虚构作品以后不可自拔,在我看来一个好的记者最好的归宿就是像Gay Talese老爷子一样写出伟大的非虚构作品出来!老爷子高山仰止,吾后辈定追随之。 另外推荐张祥龙教授的《现象学导论七讲》,从新闻传播角度来看社会,再从哲学角度来看新闻传播,颇有一种“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的趣味,现在还是考研党一枚,希望自己能上下求索,体验到更广阔的生活意味。

Iris Chen赞:17

多了解其他学科真的对自己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上大学以来,就让自己接触了很多不一样的东西,虽然自己是个小小的程序员。可我在大学里,读过宗教文学,经济学相关的也接触过,历史和文学更是我的大爱。大学期间,尤爱去蹭各种不同专业但我觉得优秀的老师的课。但我依然感激我的专业,它使我抱着更严谨的态度去看待任何事情,也间接地让我开始有了自己的思考。如今大四正在实习,对方老师的这篇文章再认同不过了[呲牙]

作者

世界需要更多你这样的程序员!

间歇性咸鱼症患者赞:8

啊啊啊方老师的及时雨!刚刚开始研究生生活说实话hin迷茫 看完这些今天晚上好好思考一下🤔感觉有点头绪了 另 没有拿到赠书不开心!

王英妮赞:2

想问一下英文书要从哪个渠道买到😢

作者

图书馆借;亚马逊购买;还有个神奇的网站http://gen.lib.rus.ec/

Nic Zhou赞:4

七年前买的后台,工作和生活迁徙无论到哪,都和曾经亲手搜罗并用A4纸打印出来装订起来,且做了满页满页笔记的南周那时比较好的报道范本一起带在身边,现在还在桌子上。

_Dok赞:4

看过柴静的《看见》,深受感触

Abbi3🗿赞:2

马上就要出国读本科的新闻,下定了这个学新闻的决心,谢谢方老师真诚又有用的建议!

STOL赞:2

福山的《政治次序的起源:从史前到法国大革命》,可以说是这几年来读过的,最值得一读的书之一。虽然扎实了点,但是完完全全带我看懂了国家政治是怎么一回事,以及中国法家与儒家的不同。搭配《中国大历史》来读,效果更佳。

胖虎赞:1

送我上去~没赶上师兄赠书也没关系哦 万能的某宝都有(我本来想完了 没赶上赠书 还想发邮件讨书单呢 这就来了hhh)😆😝🤗

作者

[嘿哈]

只有一个酒窝的星星L赞:1

嘤嘤嘤想问下用通知书报名的可以吗~学生证还没发[流泪][流泪]

作者

可以的

赞:0

选书的思路确实很重要,见过不少历史爱好者读了很多书,但从来没有接触过进化论(具有进化论的视角尤其重要)、人类学等等方面的知识,虽然看了很多但视野总是很局限,其实要是花功夫选选书,一本《枪炮、病菌与钢铁》就能解决很多问题了。(一直觉得这书是开阔视野的首选)

azure赞:0

后台 一共三本是吗?

作者

是的

咦,小斑馬_ 🐎___赞:0

方老师,学生愚昧,请问《光荣与梦想》是 William Manchester那本美国叙事史吗?

作者

是的

Grace Dan赞:0

我是学新闻的,大学那会儿跟师兄借了第二辑,就再也没还给他[破涕为笑]如今已经工作,好怀念书中的氛围~推荐!

秤心恒意赞:0

推荐《光与热》

一隻奮鬥的高三淼🐣赞:0

並認真讀新聞實驗室的每期會員推送!學界業界最新動態只在會員推送裡喔!😂[捂脸][捂脸]不知道從哪學來的營銷口氣,我是想說真的強烈推薦啊孩子們,看到「書單」就想到一封封的會員推送了。身為一個剛讀完英國新聞碩士的、閱讀口味很挑的很傲嬌的、並且已經有一年的會員推送訂閱經歷的人,真心傾情推薦。其實我覺得這個會員計畫的內容為什麼好,是因為其實每個人都可以來閱讀,並且都能拿走自己想要的。對於新聞初學者是一份珍貴的學術啟蒙材料(真的不是滿屏的學術論文,而是一些整理和解讀,而且這些比較學術的資源和文章每期都可以打包下載),而對於新聞研究者是一份可貴的研究性新聞(就是說這個容是業內和學界最新的動態,但attribute是研究)。另外會不定時做線下沙龍和線上討論,多種方法和體驗來鞏固和完善新聞和傳播的知識鏈條。不知道別人什麼的體驗,但如果我是新聞實驗室會員推送的傳播效果的實驗對象之一的話,那我想說受益良多,傳播效果杠杠的。驚訝自己的肺活量,一口氣聊了這麼多,雖然我發現我真的沒有營銷的能力但學姐真心真心推薦。二百元吃頓火鍋的錢,但可以買一年的學術精華滋潤自己,讓自己可以和頂尖的學術思想碰撞,所以愛自己就投資自己讓自己增值加碼。

有MO饼赞:0

付款啦!!研一刚入学,我们还没有学生证!只好拍了饭卡过去[捂脸]

罗圆圆赞:0

大二的时候把在图书馆借的《后台》全系列都看完了🌚

肥西赞:0

鉴赏电影当然看《荣誉》啦~

甘甘甘赞:0

想看南周的《马后炮》

作者

内刊,很难搞到哦,不过里面的精华已经在《后台》里面啦

Als ich kann赞:0

对“10万+”一直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得意忘形赞:0

大二找实习工作的时候,投了深圳晚报深度报道的简历,面试人叫“成功”,因为异地,所以让我加了他的微信,线上面试。虽然后来没有被录取,但也没有删掉微信。前不久看第一辑后台的时候看到一篇署名“成功”的文章,就问他是不是他,没想到真的是他,好神奇...

悠、莼羹赞:0

谢谢方老师~

吾爱破解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