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谱
读什么,你就是什么
有句话说,吃什么,你就是什么。其实,这句话从物质食粮扩展到精神食粮同样成立——读什么,你就是什么。
现在,越来越多人懂得健康饮食:少吃垃圾食品,少摄入糖分,多吃蔬菜水果和五谷杂粮……其实,我们也应该用心打造自己的媒体食谱:摄入均衡、充分的信息营养,摒弃低质的信源。
新闻实验室“我的媒体食谱”栏目,邀请各路达人分享自己获取新闻和其他信息的渠道和方法。希望这个小栏目,能够启发和帮助更多人优化自己的媒体食谱。
今天是三八国际妇女节,祝各位女性朋友节日快乐!
新闻实验室特别准备了一期性别主题的媒体食谱,推荐与性别议题相关的书籍、公号、微博、播客、视频、游戏……这些内容适合所有性别的人阅读、收听和观看,尤为适合男性阅读、收听和观看,因为性别平等不仅仅是女性的事情,而是需要所有性别一起努力的事情。而且,性别平等是对所有性别都有益处的。所以,女性读者大可以把这期食谱分享给自己的男友、配偶、潜在男友,共同提高知识水平,构建健康关系。
另外还想多说一句:妇女节就是妇女节,不是什么女神节、女王节,那都是商家制造出来的消费主义陷阱。女性的权利当然包括消费的权利,但是更包括不被消费定义的权利。也就是说,你不是只有拥有了某款包包或口红才是充满魅力的女神或女王,你的魅力来自你这个人,而不是来自那些身外之物。另外,如果你觉得“妇女”这两个字不好听,可以想想是不是因为你对“妇女”怀有一些偏见呢?
本期媒体食谱的绝大部分内容,来自我前两天在微博的征集,在此向所有留言推荐资源的朋友表示感谢!这一定不是一份完备的媒体食谱,请大家在留言区继续补充~
微信公号
我们与平权(ID:WeAndEquality)
我们与平权是一个发起于2016年11月的草根项目,旨在赋权于中国女性与男性,使ta们可以自主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婚恋方式与职业路径。(@罐装红茶377 和@鱼小蹲 推荐)
Herstorien(ID:Herstorien)
女权知识科普。(@gloglo绳绳地烦躁 推荐)
橙雨伞(ID:chengyusan666)
关注性别暴力和性别平等,赋能女性。(@海棠映雪htyx 推荐)
微博
@女权史上的今天2
每天讲一个历史上与当天日期有关的重要女权人物/事件/话题,可以当了解女权看,也可以当了解历史看,都行~
@BieDe别的女孩
Vice中国出品的性别专栏,展现多种多样的女孩故事,让你不再自我设限。
@Come77times
很棒的博主!让女孩子更好很科学地认识自己,探索自己,最后认真美丽勇敢地做自己呀(@都在忏悔 和@喵星球主人 推荐)
播客(请在各播客平台搜索)
海马星球
媒体前辈覃里雯老师出品的性别主题播客,希望给性别议题注入更多的思想性,而不仅限于表面的喧闹。
The-F-Word
两个女生一个话筒,每月讨论女权新鲜事。F is for Feminism. (@蓝色发射计划 推荐)
小声喧哗Loud_Murmurs
《小声喧哗》诞生于2018年国际妇女节,由四位女性主持。在这一年中,我们做了25期节目,从畅聊《黑豹》的非洲未来主义,再到批判奥斯卡颁奖典礼的建制和老套,从揭开”Crazy Rich Asian”中新老移民的和中西思维的文化隔阂,再到反思冲击社会文化的#MeToo运动的文化根源,每一期节目我们都致力于解释银幕背后的文化、社会以及时事——那些画面之下的世界:弱势者小声,强者在喧哗的世界。
Blow Your Mind
简里里与何峰做的播客,最近在做女性专题的节目,从日常生活审视女性的成长与处境。(@一小杯牛奶雯儿 和@去月球种一棵树 推荐)
针尖·多味听觉馆
最近有几期关于“成为母亲”的讨论。(@去月球种一棵树 推荐)
视频(请在微博或B站搜索)
夹性芝士
一个专做性别/性教育科普小视频的博主,有趣又专业。(@Overboard 和很多其他人推荐)
JoinFeminism字幕组
精选视频/文章/漫画进行翻译,生理心理科普,学科职业领军人介绍,庸常细微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总之你想到的JF有,你想不到的JF也有!(@S_Oye 推荐)
硬糖视频
少男少女必修课。(@ALEX-LGBT 和很多其他人推荐)
膨胀工作室
周更(?)有趣的女权、性别议题的短视频内容,有时候还能听到好听的广东话。朴西超有趣~(@懒鸣鸣 和@auror_r 推荐)
大女主视频
本账号主要展示女性的多面性以及人生的各种可能性,而不是营销自媒体展示的买买买的形象,以及搞笑段子手展示的无知以及无理取闹的形象。
影视
意剧《我的天才女友》(小说《那不勒斯四部曲》)
你能看到主角对当时父权的各种抗争,很有女性启发意义。(@半成人脂肪 和很多其他人推荐)
美剧《傲骨贤妻》
每一季都值得强制观看。(@阿阿阿阿君君君 推荐)
美剧《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
全方位展现六十年前的纽约生态,尤其是跟随女主角见证当时的女性是如何被限制,她又是如何反思和勇敢突破这些限制的。
美剧《卡特特工》
漫威女孩一定要看,时间线在美队1二战结束后,卡特痛失恋人的同时还面临职业上的对女性的约束和歧视。剧里不仅是卡特出彩,许多配角女性也很有看头(@SophiaCRE 推荐)
德剧《选帝侯大街56号》
二战后德国的女性觉醒之路!(@Echo一戳 推荐)
英剧《理智与情感》
大表哥那个版本,女生在爱情面前保留理智才能更好地看清自己和对方,找到真正的爱情,如果过程中碰到了错的人也能体面收场。(@辛了个容 推荐)
《Snatches:Moments from Women’s Lives》
BBC出品的8集15分钟的独白剧,很真实,真震撼!(@_Xxie 推荐)
《汉纳·盖茨比告别秀:娜娜》
网飞单口喜剧。想要大笑一场的不要看,因为整场真的是字字含泪,小料包袱后都是压抑的心酸,女同胞应该认真一看。(@我大概会是邪小璐 推荐)
《妇女参政论者》
英国女性争取选举权的故事。(@嘻鸟 推荐)
《Lust Stories》
印度电影, 讲述四位女性的独立小故事。(@小文LSY 推荐)
五部纪录片
《摇摇晃晃的人间》《简·方达的五幕戏》《RBG》《印度的女儿》《Amy》(@去月球种一棵树 推荐)
音乐剧《Come from Away》
其中一首写的是美国第一位女机长。(@西西福斯背单词 推荐)
游戏
《空之轨迹》
艾丝蒂尔这么好的女主多难找。(@就一身了一身 推荐)
《刺客信条:奥德赛》
玩家可选择男性主角Alexios或女性主角卡珊卓Kassandra。无论选择哪种性别,玩家都可以与男女非玩家角色发展恋爱关系。(@go杉田go 推荐)
书籍
《女性与权力》
小开本,不厚,收录了英国古典学家玛丽·比尔德两篇关于女性与权力的演讲稿,从文化叙事的角度揭示了将女性排除在权力之外的深层文化结构。(@绿枝桠 推荐)
《醒来的女性》
一部反映了整整一代美国女性生存境遇的小说。(@OOOer要耐心又坚定 和很多其他人推荐)
《天空的另一半》
在普利策新闻奖得主的带领下,我们在本书中去亚非拉国家做了一次长途冒险旅行。在那里,我们看到性别歧视、性暴力、厌女价值观、家庭暴力、处女情结等现象,也看到那里的女性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争。(@丫y丫y9-0 推荐)
《性别中国:共同铺演中国电影百年的性别风景》
戴锦华老师作品,(@Suzy-muzi 推荐)
《厌女:日本的女性嫌恶》
从各个方面剖析日本的女性嫌恶,对我们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Beauvoir的小迷妹 推荐)
《记忆的性别:农村妇女和中国集体化历史》
作者用历时15年收集的口述史资料,向我们描述了陕西省某农村的72位老年妇女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生变迁。(@去月球种一棵树 推荐)
《被拐卖婚迁妇女访谈实录》
通过对30多位云南/广西籍被拐卖、拐骗到华东五省成婚,或成为性服务者、廉劳动力等的妇女的访谈,反映今天拐卖、拐骗现象的特征。(@去月球种一棵树 推荐)
《卫报》书单
最后与大家分享一份书单。一年多之前,一位瑞典男教授在#MeToo运动开始后不久,就开始进行一项阅读计划。通过阅读女性主义的经典著作,他希望对女性的处境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希望能成为一个更好的男人。
在《卫报》两位编辑的协助之下,这位教授制定了一份13本书的书单。大家也可以对照阅读,以下是书名、作者和出版年份,有中文译本的书我都在后面做了标注:
- A Vindication of the Rights of Woman by Mary Wollstonecraft, 1792
- The Second Sex, Simone de Beauvoir, 1949《第二性》
- The Feminine Mystique, Betty Friedan, 1963《女性的奥秘》
- The Female Eunuch, Germaine Greer, 1970
- Woman Hating, Andrea Dworkin, 1974
- Women, Race and Class, Angela Davis, 1981
- Sister Outsider, Audre Lorde, 1984
- Gender Trouble, Judith Butler, 1990《性别麻烦 : 女性主义与身份的颠覆》
- Feminism Is for Everybody, bell hooks, 2000《激情的政治:人人都能读懂的女权主义》
- Lean In, Sheryl Sandberg, 2013《向前一步 : 女性,工作及领导意志》
- Men Explain Things to Me, Rebecca Solnit, 2014
- Bad Feminist, Roxane Gay, 2014
- We Should All Be Feminists, Chimamanda Ngozi Adichie, 2014.
最最后,分享我做的几个视频呀。长按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观看。
欢迎大家在留言区补充优质的性别议题精神食粮!
相关阅读
1
2
3
4
5
6
↓
更多媒体食谱,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看到女权果断取关
走好不送[再见]
个人觉得女性不喜欢妇女这个称呼的原因是因为显老,她们消费化妆品和名贵首饰仅仅只是为了年轻态,不记得在哪里看过一句话,人的智慧就像孔雀的羽毛,极尽炫耀只是为了吸引异性。
很无知的一句话。
现代女性更喜欢女神女王称呼,而不喜欢妇女
可以再想想,如果是这样的话,为什么会这么想?是哪些因素让人产生了这种偏好?
极力建议微博里面三八节改成妇女节,因为38含骂人的意味,会让女性有种一语双关故意贬低侮辱女性的感觉[捂脸][捂脸][捂脸]
语言的含义是社会塑造出来的,我们可以去影响语言的含义
我一个大老爷们都觉得女生节女神节简直恶心至极,居然还有女性朋友为这种思想摇旗助威,简直匪夷所思可怜可叹[难过]
你一个人去改变整个社会塑造的语言含义吗?很多蔑视女性的人也会用三八节,他们到现在都没改变,你这样做也不是在解决问题,一个词语的改变,可能要几十年,靠的是人民的力量,(就算你是大佬,我也要硬顶,不适合的就稍微改变一下嘛,人是社会的,终究是要靠着彼此生存的,语言要怎样运用,还是多多思考更好)[愉快][愉快][愉快]
不是我一个人呀
李银河老师的《女性主义》怎么能没有姓名!
推荐一下“婊酱FM”,女性谈情欲
推荐一下公众号GLCAC-03,是一个培训和支持老师/社工做性别平等教育的公益组织的公众号,里面有很多关于性别平等教育的讯息。想接触,了解,参与,支持性别平等教育,性别欺凌,青少年性少数,校园性别环境的人都可以关注一下。
我妈妈说她在读“我的天才女友”我还以为是什么国内网络小说[尴尬]被打脸
1妇女并不必然年长;2年长是人生必经阶段,于己不该害怕,于人不该歧视。
女孩别怕的主编田静是个很棒的人,科普了好多女性安全相关事项,几乎所有女性关心的事都有提到!建议男生女生都关注!
“女孩别怕”请了解一下!微博和公众号都有!真的很棒!
《使女的故事》!
为什么喜欢“女神”和“女王”的称呼,觉得这种表达就是夸奖,而“妇女”“女人一样”就是贬称,真的可以仔细想想。
维特根斯坦曾说,“语言是我们为自己建造的关于事实的图像”。所以女生节和妇女节的一日之差,也不仅仅是一个玩笑。当然,这个节日本身也只是少男少女们的联欢,没有瑕疵。而需要上纲上线的是一种集体的无意识。从一个概念的提出到跟风并演化成一种时尚,正是这种无意识,你看“三八”已经污名化了,人们总是不相信自己创造的东西会异化自己。所以,注意一些表达,也就是重构一种价值。最后,祝朋友圈里所有的女性节日快乐!
更准确地说是国际劳动妇女节(IWD)
说得好,女神节女王节神马的本来就有点怪。本身就是一个倡导女性权利平等的节日,非要改成王啊、神的,明显有违本意。
推荐Netflix出品纪录片Seeing Allred(《凝视奥尔雷德》)讲美国超有名的律师Gloria Allred,可以很直观感受平权前线的艰难斗争
没有末路狂花… 哭。😢都说意识形态回声室,没想到新闻实验室还有这么多直男癌人士关注,说明读者多样性好,可喜可贺!
大概是因为中国妇女要承担的责任和事情太多了吧,记得看过一个段子——结婚前:男人,上班;女人,上班。 结婚后:男人,上班;女人:上班+照顾孩子+家务事+照顾老人
看到热门第三的作者回复,觉得刻意了。每个人对于词都有自己的画面。就像如果你允许一个40岁的人听到青年节快乐感到高兴。那么你也应该允许一个16岁的女性听到妇女节快乐而感到不高兴。 (难道也应该也要想想用女性形容16岁女孩,女孩不高兴,是因为什么... 个人觉得对一个词印象是很多语言环境集中影响下的,想要让妇女一词在社会环境中回归中性,还是要用提供中性的语言环境。 (希望能被看见,若其中有什么词或意的偏见,还望告诉,谢谢
我不太看得懂你写的,什么叫“提供中性的语言环境”?另外,我没有不允许16岁的女性感到不高兴,我只是鼓励大家反思背后的原因。语言是社会塑造的,不是与生俱来就是这样的,这样的反思当然非常重要。
妇女不叫妇女,叫女王,儿童不叫儿童,叫幼帝。一个个叫的亲切,我开始有点担心孤儿寡母,主少囯疑了[捂脸][捂脸]
《我的天才女友》的制作方是HBO,著作地区是美国哈,应该是一部意大利语的美剧。
《女太监》!!
其实现在有很多人对平权有很多误解,也还有很多人打着平等的旗帜却要求享受特殊待遇。尤其现在有很多人的恋爱观都有所体现——男生就该宠着护着女生,女生各种恃宠而骄肆意发小脾气。似乎现在很多人都是这么认为的,还各种要求男生要有求生欲、大骂“直男癌”,实际上连直男癌的定义界限都不清楚。个人表示非常不喜欢这种风气——也不照照镜子看看自己是个什么样还各种要求[微笑]
平权要求的是独立和互相尊重,不是谁宠谁。
再推荐一个:缪斯夫人
什么时候还有读新闻的课程?
月底。过一两周会发布通知哈。
所谓的“不喜欢是因为显老”,其实也反应了对女性的歧视吧。作为一个人,为什么不能老,为什么“少女”就比“妇女”好,女性不是被消费的商品,不是过了“赏味期”就失去了价值,每一个阶段都拥有着独特的美。
不喜欢妇女,不是这个词本身的问题,而是背后男权文化语境下对年长女性的恶意,对女性年龄的暗示,女性从年龄上被划分,年长女性被边缘化去性化,进而形成侮辱。
推荐“界面文化”公众号,时常会有这方面的批判内容,尤其强推每周一期的栏目《思想界》,会对当周的时事进行综述
哎?哪有这么复杂,不喜欢妇女这个称呼难道不是因为这个词中的“妇”在汉语中常常代表已为人妇,且不说未婚女性,已婚女性也大多不希望把婚姻状况作为自己的价值体现,因此才排斥妇女一词的吧。类似于国外女性也更喜欢别人叫称呼自己Ms.而不是Mrs.
推荐美剧 使女的故事啊
再推荐一个播客,she explores,itunes上可以订阅,讲女性的户外探索纪实故事
感谢推荐!
并不排斥妇女。只是觉得商家利益驱使下大部分受众者宁愿选择虚拟称呼,在欲望的表达下认为自己就是女神了。对她们来说没有多大的伤害。
我发现你比女人还要懂女人呢[憨笑]
空轨暴露年龄了
真棒!又有一大批知识要补!
不是所有节日都可以被彻底消费化的,妇女节本来就是纪念先辈们流血牺牲换来的女性权利,我们要庆祝的,是独立自由,同工同酬,是学术成果不被忽视,工作机会平等竞争,结婚仍有独立人格,公共事务正常参与。玫瑰与面包,我们都需要。 顺便给自己的两性公众号打个广告:广濑欢子
killing eve!!第二季马上出了!这是一部可以看高潮的强悍剧情剧
我是指并没有“official/non-official holiday”,原文”is a public holiday in some countries and largely ignored elsewhere”,wiki有分布地图。比如土澳,亚洲同事熟悉,有些同事不熟悉。
rainbow six:siege
不喜欢三八节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个节日不叫三八节,叫妇女节,或者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而且“三八”又不是什么好词,这就好比非得叫单身男性光棍一样,即使说的人没有恶意,也不见得非得让听的人都接受。
夹性芝士的视频风格超好玩!干货也多!
感谢推荐,会去看的
我是一名大三的女大学生,自我认同为女权主义者,也反对对「妇女」这个词的污名化。但老实说我收到无论是女生节还是妇女节的祝福都非常高兴,因为我觉得这两个节的意义是不一样的,而我既是一名女学生也是一位妇女。大家都觉得女生节是对妇女节的侮辱,但我觉得仅仅作为一种高校活动是不错的。妇女节的意义更国际化更注重平权,而女生节的意义则没有那么宏大了,它确实是被凭空捏造出来的,但是同学之间的交流是真诚的。今年我们班男生们给女生们做了手作蛋糕,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感谢女生们平时对我们的帮助,对你们的未来表达美好的祝愿。」都是促进世界更好的事物,我挺妇女节的同时也不希望大家觉得女生节是洪水猛兽~
安利纪录片《Miss Representation》(被误解的女性)[机智] 很好地讲述了当代媒体下女性形象表达问题~
很奇怪英文里都是women 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
啊啊啊啊小艾真是最可爱最独立的女主
推荐 女孩别怕 微信公众号!有很多关于女性安全的话题和文章,告诉你如何保护自己和更加勇敢。
先有的三八节后有的“死三八”这类歧视妇女的话。即便我们退缩叫“女生节”“女神节”又如何?下一个“死女神”这类歧视用语出现,还要再换一个名字么? 最好的方法,就是正视歧视的历史,让这个词成为它原本的意思,消除它的歧视属性,让多数人口中的“三八”体现出对妇女权利的尊敬,记住妇女们为了争夺平权而做出的付出。 同时,也要通过这几个在中国逐渐带有“已婚女”,“家务女”意思的字,表现出女性有自己的性权利,无论是否结婚,都是平等的,都是受人尊重的。女性有选择自己工作的自由,有选择是否生育的自由。女性和男性一样,都是活生生的,平等的人。 请叫它“三八节”或者“妇女节”。它是纪念为实现女性平等权利而出现的若干事件的,不是商家为了打折而打折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