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的爬取软件来源于:52pojie.cn@夜泉 免费下载使用

李子:读什么可以显得自己有趣又高级|媒体食谱11

李子 新闻实验室 2018-01-26

有句话说,吃什么,你就是什么。其实,这句话从物质食粮扩展到精神食粮同样成立——读什么,你就是什么。

现在,越来越多人懂得健康饮食:少吃垃圾食品,少摄入糖分,多吃蔬菜水果和五谷杂粮……其实,我们也应该用心打造自己的媒体食谱:摄入均衡、充分的信息营养,摒弃低质的信源。

新闻实验室“我的媒体食谱”栏目,邀请各路达人分享自己获取新闻和其他信息的渠道和方法。希望这个小栏目,能够启发和帮助更多人优化自己的媒体食谱。

本期的分享者是北大师妹李子(微博上的@李子李子短信),她也是物种日历的作者,以及各种奇妙知识的拥有者。来听听她是怎样变成一个有趣有见识的人的吧!

——方可成


分享者:李子(国际政治及社会学出身,跨界社会观察与科学写作,博物馆资深爱好者)

受师兄方可成邀请不胜惶恐,就随便谈谈自己平时都「瞎看」些什么吧。没错,就是「瞎看」。论学识,虽然怀揣四个冷门学位(国政本科、社会学本双、世界历史硕、社会主义和共运研究硕),但只能算是学渣,文化水平实在有限;论涉猎,大部头大多过目即忘,也无法摆谱理性批判或者法哲学原理,完全谈不上严肃。但我觉得,以我的学识与涉猎,反而能够给学识一般、但想变得有趣而高级(高级并不等于装逼……)的普通人以参考。在这个年代,信息爆炸、时间紧迫、压力山大,掌握「瞎看」的技巧,无疑能够为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添彩的同时,还能涨涨知识、获得趣味,想来也是非常值得的。

毕竟,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沉住气每天看《金融时报》(我特别佩服那些看得下去的人,真的),或者亦步亦趋地跟着专家分析政经局势。我对于阅读内容的标准是:能否「有趣」。这里的「有趣」,并不是娱乐八卦或者搞笑(虽然这些我也看,人嘛),而是能给我提供别样的视角和关注点;并且区别于大部分新闻资讯和分析报道,有一些「亮点」在里面。

于我而言,除了我真正喜欢的领域,唯有能够揭开新的世界、刺激我灵感、给予我思考的内容(aka 开脑洞),才值得我点开了解——哪怕不是那么热门。而那些能够链接一个知识领域、反映最新智慧成果、乃至给出创新解决方案的内容,就值得我多花一些功夫去学习,然后从这些内容中获取「链接」,打开通往新领域之门。

这个描述看起来非常不靠谱,我举个例子吧。我最喜欢的媒体品牌之一,是 The Atlantic 旗下的 CityLab(citylab.com)。我对城市相关的内容很感兴趣,而CityLab的视角和文风都深得我心。

城市规划如何影响人们的生活,城市环境问题如何解决,城市交通有什么创新,在这里看到世界各地城市的案例,还有学界、研究机构以及写作和调查者有图有数据有真相的分析,切入点新奇,写得也清楚、亲切。比如巴黎对于城市的改造,让人们更爱走路、减轻短途交通压力;世界各地的共享单车如何多元化演变;《冰与火之歌》带来的游客如何改变克罗地亚的杜布罗夫尼克;美国的精酿产业和城市的关系;等等。于我最重要的,是对于「现象」独特的观察和解读、以及与知识领域之间的联系。

国内做得比较好的,当属「好奇心日报」。我也并非每篇推送都会阅读,但进入我时间线里的内容,时常会有管中窥豹之作,用一件爆款商品、一句流行语、一条街道等等来折射当下的趋势,视角也不局限于我们熟悉的事物。总之,是比较「开眼界」,作为商业媒体,写作风格也不摆谱,实在难得。

有的东西内容很短,但却能呈现出「有趣」未经打磨的样子。比如近几年崛起的新媒体 Bored Panda,对于各大微博营销号来说是搞笑内容来源地,对于我来说,好吧,确实是杀时间利器,但其中由用户自己上传的内容——特别是艺术家和创客们展示自己作品的部分——却能够以直接的方式开不少脑洞,属于那种我看了之后会特别想告诉别人的、激发所有人好奇心的内容。

有的东西内容很长很深,但是确是别家没有的,给予我的启发也是非常多的。比如,很多人(声称)喜爱的 AEON(国内译为「万古杂志」,他们家的 Ideas 栏目是 Creative Commons协议,所以应该有许多国内新媒体在做翻译)。说实话我不是篇篇都读,毕竟英文原版动辄3、4千字,在中文是属于万字长文级别。我在意的是学界和知识界人士对于一个现实问题的理解和观点,来自学界的人士对于这些问题思考是深邃的,偶尔也是有些形而上的,因此其中的趣味和启发,是普通的媒体写作者无法做到的。


进入“西方媒体查一查”小程序,输入万古杂志的网址:aeon.co ,即可查询万古杂志的信息。

我获取资讯的途径,其实跟大部分80、90后一样,很多都来源于社交网络的时间线。比起朋友圈,微博于我而言是获取短内容、趋势、灵感的重要信息源,也因为我关注的人(能够提供讯息和思路的)大多都在微博上活跃,比如果壳一众,比如一些科技、学术向的博主。

微博提供的开放对话空间是非常难得的,许多东西的关键在于讨论和延展,而微信则是偏单向传播,所以我订阅的公众号相对来讲比较少、比较精一些。相对而言,Facebook 则填补了微信公众号的阅读空白,媒体直发的内容占据时间线大半,特别是呈现得比较好、比较对味的媒体,例如 QuartzVoxVice 等等。而且好处是,在信息流里扫一眼题目、摘要和转发语就能知道大致值不值得我关注,比较省时间。推特除非是重大事件实时 follow,否则比较少刷。

Pocket 是另外一个重要阅读源。一是在任何地方看到有意思的文章,都能顺手存下,留着晚上躺床上或者坐公交的时候慢慢看掉。二是它的推荐算法,在我的长期「调教」之下,能够推给我一些我感兴趣的东西,而且每天一封精选邮件,大部分来自 NYT、New Yorker、Atlantic,偶尔也有好读的独立媒体,就省得我自己天天翻了。

我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习惯,就是长篇深度阅读,每周或者每两周至少精读一篇深度、非虚构的长文。很可能是来源于我上述提到的媒体,我也会主动去淘。特别是当下关注哪个领域,就去相应的垂直媒体或者媒体专刊里去找,对于一个学科领域、一个群体、一个现象的深度观察和剖析,而且往往不局限于这个领域,会延展到情感、人性和政治结构等等,留下思考的空间。我个人非常喜欢医学类的 Mosaic Science,专业、细致,又很有人文关怀(国内的话丁香园下的「偶尔治愈」很有这个味道)。

长阅读在于深,而不在于多,至少能够打开一个领域,探讨深层的问题,绝非点到即止,这对于一个人的阅历和思维都是非常重要的。我甚至会花时间去读日语或者德语的非虚构类文章,花的时间长一些,但获得的观察和视角也是英语写作者所难以获取的,更别说国内的二、三道贩子了。去年一年我读了好些德国媒体关于移民、环境等问题的非虚构作品,收获很大。(当然,德语也获得了进步……)

对于信息的筛选,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有自己的判断。长期下来,不仅仅是吸取,自己也需要反思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慢慢的就会培养出对于特定内容的「嗅觉」。罗振宇读什么你读什么,始终也不是个办法;所谓「权威」也往往仅仅是一家之言;困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只关注自己赞同的内容,更是有 filter bubble 的危险。最终要培养的能力,是对大量的材料的筛选能力,训练自己思考的能力、捕捉亮点的能力,不管是通俗还是非通俗的,质量高的还是质量低的。真正有段位的人,娱乐节目也能给你看出花儿来,这就很牛逼了。(所以我今天推荐的并不是媒体,而是我怎么看待、怎么消费这些媒体内容。)


如果把眼光再放长一点,五年、甚至十年的话,我还是建议大家能够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对于世间万物,能有自己的解释框架;或者说对于一个领域,能够有比较系统的见解。这个的目的并不是自圆其说(毕竟信个什么教最能自圆其说了),而是能够有效地积累、批判地证伪,不断地从阅读的内容中吸收、充实自己。维基可以作为建立知识结构的起点,作为维基爱好者,数小时从一个词条到另一个词条遨游是家常便饭,我每年都给维基捐一些小钱聊表感谢……

顺便,也推荐大家多逛博物馆。博物馆是建立知识结构非常有用的媒介——现在很多大的博物馆的策展,都是以某个主题、某个领域来进行的,比如某个朝代的社会与经济,某种年代的绘画流派,某个自然物种领域等等。逛博物馆,一是可以通过策展来搭建这个领域的骨架,二是可以通过物品以小见大,非常丰满地接触历史的「实在」,一来二去,也能促进自己慢慢地了解、学习,并有针对性地通过阅读进行补充。我对于印象画派的了解,就是在巴黎和伦敦逛美术馆逛来的,然后按「博」索骥地逛维基、买书、买画册,现在也能谈上个一二(跟别人扯淡的时候很有用的嘻嘻)。


在博物馆的恐龙馆(看懂这个梗的都老了)

或许这篇文章并没能给你推荐到你喜欢的内容(我的目的也并不在此),不过能够给你一些启发,教会你成为自己的媒体把关人,做一个不那么博学但也有点小趣味、有点小思考的人。

Q

方可成:你的语言天赋令人羡慕呀,居然可以读日语和德语的非虚构文章。很多人的问题是连英语都读得太慢太痛苦,所以往往只能放弃英文世界里那么多精华的内容。你有什么外语阅读的心得和秘籍可以分享吗?

A

李子:没有……你以为我读德语不痛苦么!不要急,慢慢读,也作为一个语言学习的过程一石二鸟。再有就是选择语言比较通俗、规范的媒体,或者自己相对比较了解的领域。英语世界的话,Vox 的语言比较友好,特别是解释来龙去脉的文章(XXX: explained)。

进入“西方媒体查一查”小程序,输入Vox的网址:vox.com,即可查询Vox的信息。

Q

方可成:如何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呢?看维基百科就可以吗?会不会变成“民科”?

A

李子:维基永远都是「门」,带人走进某个知识房间的。善用链接和搜索,找到靠谱的、系统性的资料或者书籍。建立知识结构可以从维基开始,知道这个领域有些什么、摸个大概,节省入门的时间,但绝对不能止于维基百科。

还是依靠大量的阅读与思考。于我而言大学时代的学习真的非常重要,不仅仅是专业课。

当然,现在也有更多大学之外的途径,比如线上课程,系统阅读等等。

Q

方可成:娱乐节目看出花来,能举个例子吗?

A

李子:就说一下友好单位果壳网,拇姬老师常说,「一切新闻都是科技新闻」,果壳网也常常会贴娱乐和影视的热点进行传播。实际上,我们都热衷于讨论这些东西的科技、科学元素,超级英雄的武器到底使用的什么材料、蛙儿子身边的都是什么物种、猩球崛起背后的演化故事等等。这必须要有强大的知识、以及活用知识的能力在背后做支撑。或者,对当下的娱乐潮流有自己的认知,比如我喜欢看 AKB48,并不是从追星的角度看,而是从整个日本文化娱乐现象、对于少女这个符号的建构方向来看的,也很有趣就是了。

Q

方可成:你在微博上很活跃,通过微博输出、与网友互动,是不是也是一种信息获取的方式?

A

李子:当然了,微博网友教我做人很多次,我非常感谢他们。在微博上不是只有明星出轨、吵架撕逼或者捧大V臭脚,还是有许多志同道合的人愿意就一些问题进行探讨的。自己若是有一定水平、能够吸引到相同志趣的人关注并进行互动,或者能够参与层次比较高的讨论,是能收获不少的。

Q

方可成:你每天睡几个小时😂

A

李子:2点睡到11点撒。

其实我真的非常的不好(hào)学……也可以看出我这一篇总结起来就是「刷fb,看到有开脑洞的就进去瞅瞅,自己没事儿开开脑洞」……

努力学习是一件反本能的事情,或许能有办法像小孩一样摄入般的学习,好奇心驱动。

Q

方可成:啥办法呢?修改基因吗哈哈。

A

李子:不是啊,就是把学习转化成每天的日常摄入,而驱动力来源于好奇心,这样就很好。就跟婴儿这里摸摸那里瞧瞧一样,然后再通过自己的思考消化吸收掉。

Q

方可成:这里摸摸那里瞧瞧,这八个字好!


👇 有收获吗?欢迎赞助李子的博物馆门票钱


“媒体食谱”代表分享者个人的口味和习惯,文中内容为各位读者提供参考。
欢迎留言推荐“媒体食谱”系列分享人。

往期回顾:
邹思聪:信息轰炸之下,我长期这些订阅媒体|媒体食谱10
孟庆伟:手把手教你读外媒|媒体食谱09
假装在纽约:疯狂读报,让我成为纽约客|媒体食谱08
方可成:把你的邮箱调教成最好的新闻阅读器|媒体食谱07
霍炬:是程序员,也是新闻爱好者|媒体食谱06
蓝方:我为什么每天收集鸡汤毒文和谣言|媒体食谱05
云涵:一个外国记者如何了解中国|媒体食谱04
赵智沉:进入一个陌生领域,方法只有一个|媒体食谱03
春节回家,给父母的手机关注这些帐号|媒体食谱特别篇
淡豹:写小说需要的细节,我从媒体中获得|媒体食谱02
talich:阅读这些美国媒体让我写出《选·美》会员通讯|媒体食谱01



精选留言

李子姓郑赞:23

作者借地打个广告:欢迎大家微博关注@李子李子短信 ,会经常分享有意思的东西

易燃易爆炸的皮赞:22

新闻实验室里最喜欢的栏目就是媒体食谱了!!!虽然感觉和伸手找人要书单差不多,但从老师的媒体食谱里一个个找,最终建立自己的媒体食谱,有趣,简单又有效🙃

作者

✌️

王丹宁Dennielle赞:7

2点睡到11点~好幸福~[脸红]

das Fernweh赞:6

对2点睡到11点比较好奇,因为也是我的作息……我一直觉得这个不正常[大哭]

皮卡皮卡赞:2

李子的推荐真的深入我心啊!在好奇心上了解了很多原本不清楚不在意的事情,后来来到新闻实验室还能认识小姐姐[奸笑]

Mandy🦊赞:2

哎呀!还真是物种日历的李子!

陈~多彩的2020赞:1

读书是为自己而不是给别人显示自己有趣又高级!

画船听雨眠赞:0

一直没注意,没想到李子是个姑娘,而且是个好看的姑娘。

瑭瑭🍬赞:0

瞎读中寻找乐趣 乐趣中丰富自己[坏笑][坏笑]

Sicong赞:0

神奇的李子……

小甜饼~赞:0

给李子姐打call

我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