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的爬取软件来源于:52pojie.cn@夜泉 免费下载使用

云涵:一个外国记者如何了解中国|媒体食谱04

云涵 新闻实验室 2017-03-10

有句话说,吃什么,你就是什么。其实,这句话从物质食粮扩展到精神食粮同样成立——读什么,你就是什么。

现在,越来越多人懂得健康饮食:少吃垃圾食品,少摄入糖分,多吃蔬菜水果和五谷杂粮……其实,我们也应该用心打造自己的媒体食谱:摄入均衡、充分的信息营养,摒弃低质的信源。

新闻实验室“我的媒体食谱”栏目,邀请各路达人分享自己获取新闻和其他信息的渠道和方法。希望这个小栏目,能够启发和帮助更多人优化自己的媒体食谱。

今天的分享嘉宾Tabitha Speelman是一家荷兰媒体的驻华记者,她有一个很好听的中文名字:云涵。云涵写过不少关于中国的好报道,我在文末附上了两篇的链接。云涵自己也经营着一份newsletter,每周推荐值得阅读的中文长篇报道,订阅地址是:
http://tinyletter.com/tabithaspeelman

——方可成



第04期分享嘉宾:
云涵(荷兰媒体驻华记者)

很荣幸受到方可成老师的邀请介绍自己的阅读习惯。这也正好是我很爱聊的话题——平时生活中也会跟朋友讨论最近看过什么、想看什么、为什么看书的时间这么变得那么少、屏幕上看东西什么时候变得比看纸质版还舒服等问题。记者之间也经常会互相问最近关注什么媒体,这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大多都爱看新闻、看故事,另一方面可能是大家都怕错过什么很棒的选题吧。

方老师说希望我能给大家提供一个外国人的视角。这好办——我是生活在中国的荷兰记者,在中国是一名外国人。至于我的阅读习惯有多大代表性,我不太清楚(根据我自己的观察,不太有代表性)。不过这个大家可以自己做出判断。

了解中国

关注“国内”或者“关于中国”的新闻是我现在的工作中挺重要的一部分。我是我们报社唯一的驻华人员,跟大部分驻华记者不同,我也没有帮忙查阅新闻的新闻助理。再加上我们是一家综合性日报,没有具体负责的领域(“中国”就是我的领域),所以跟踪新闻、寻找好的选题也都是由我来做。我喜欢工作的这一面,不过因为一天的新闻流从来都不会结束,所以也比较容易以“必须跟踪新闻”的理由消耗太多的时间。

网站。我查阅新闻的方法比较老套,每天早上会打开几个媒体网站浏览标题。这些网站包括:英文的The New York Times和The Guardian,中文的人民日报/人民网和财新,当然还有荷兰语的媒体,以及台湾和香港媒体(端传媒、报道者)。最近有新手机了,下APP要方便一些,估计以后会更看重澎湃和财新的APP。

社交媒体。在网站之外,我也会刷下Twitter和微信看看有没有错过什么大新闻。如果有什么值得跟踪的事情发生过,就会多跟踪一下社交媒体。虽然我自己用社交媒体不多,但是在关注中国的外国记者和学者当中,Twitter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交流平台,从中可以看到很多专家发表对于新闻的个人看法,还可以约他们做采访。

在大陆使用微信太方便了,所以微信比较容易变成我的阅读的核心平台。我的微信里面置顶了20来个觉得不错的公众号(包括澎湃新闻、FT中文网、单读等)。


云涵的微信公号订阅

多渠道观察。我写的东西很多不是“硬”新闻,更多是我认为有趣的、与社会趋势有关的社会新闻。找这种选题的方式很多,最后看中的选题往往是在很多不同渠道都遇到过的。这些渠道包括:在路上“偷听”别人的讨论,在地铁上看广告或政府宣传,问记者朋友等等。

我选题的主要标准有两个,要么一个选题有较强的社会相关性,比如目前的养老问题或者外来人口在城市的落户问题;要么一个选题可以让我的读者看到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多元性,比如中国回族的女寺传统或者最近写的返乡青年。有的话题,比如中国城市里使用智能手机的高度便捷性,同时符合了两个标准。

Newsletters。这几年有越来越多关于中国的newsletter出现,个人做的、智库的、学术界的都有。其中好几个我平时也会翻翻。最有名的大概是Sinocism,这是一个长期在中国生活过的美国人(他现在回到了美国)做的偏时政的新闻列表。他的newsletter发出的频率不太稳定了,不过他关注的中英媒体很多,信息量总是很大。此外还有很多,如记录中国高层领导每周动态的China Politics Weekly,偏文学的MCLC mailing list,以及最近出现的关注加州华人群体的Chinafornia等等都是比较好的资源。

Sinocism

https://sinocism.com/

China Politics Weekly

http://www.chinapoliticsweekly.com/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MCLC)

https://u.osu.edu/mclc/list/subscribe/


非虚构写作。
最近一年开始比较多阅读中国的非虚构写作,关注的平台大家大概也都知道(正午故事、真实故事计划等)。对这个感兴趣可能跟我的学习背景有关。我没有读过媒体方面的专业,本科读的是英美文学和西方哲学,当时不这么关注政治和社会新闻,一直是一个非常偏文艺青年的人。后来也大概是因为待在中国的经历使得我开始对社会感兴趣,研究生读的专业以“中国人类学”为主。非虚构的好处在于,它能结合新闻和文学的一些东西,给你接近新闻背后的人和故事的机会。

如何整理

看这么多新闻的一个问题就是——看不过来。这是我的一个毛病,经常会发现电脑变慢了是因为我居然打开了273个文档,可能需要花一个晚上才能把它们都处理掉。

有参考价值的东西,一般都会存下来。我还没有找到最理想的整理参考资料的方式。目前会把它们存在几个大文件里面,把他们归类在常用的关键词(如“医疗”、“污染”、“女权”等)下面。之前也用过像Instapaper这样的整理网站,不过后来还是回到了老套的Word文档,因为比较快,不需要依靠在中国有时不太靠谱的网络。

信息的“隧道效应”

我现在相当多的阅读都是跟中国有关。如果不是关于中国本身,也可能是世界各地跟中国有关的话题或视角,如中非关系或者在荷兰生活的中国人。

最近回荷兰休假,连续几周看纸质版的报纸时,我才真正的意识到我平时通过网络渠道接触的新闻有很大的选择性。这也是现在常被讨论的“隧道效应”:也许我在媒体网站或Twitter上也会看到一些其他标题,不过我不一定会点进去。但是在看纸质版报纸的时候,我面对完全不熟悉的题目的文章,如最近在罗马尼亚的反腐败游行或南美的资源开发,读完的可能性要大很多。

在阅读方法和偏好上,我看其他国家的新闻跟我看关于中国的新闻没有实质上的差别。我看的大部分东西是长篇报道和非虚构写作。除了荷兰的一些文学和评论杂志之外,喜欢的英文媒体和网站包括纽约客、New York Review of Books、Granta、Longform、The Browser等。

此外,最近有一个打算就是更加关注欧洲和欧盟的新闻。欧洲这几年变化很多,不过荷兰媒体没有报道很多欧洲新闻,仍然主要是报道自己国家的政治和社会问题,甚至关于美国的报道也经常会多于对欧洲的关注。这大概也反映了欧盟建立那么多年却在文化层面没发生太多一体化的现状吧。各国之间的语言障碍当然也是这个现象背后的原因之一。我自己法文和德文勉强能看懂,不过到现在为止主要增强了对一些不错的有英文版的媒体的关注,如Politico Europe、EUobserver、德国Der Spiegel英文等。听中国朋友做的介绍欧洲政治的播客“欧罗万象”也是最近这个计划的一部分。

看书会做梦,短文章不行

这几年从事媒体工作,看书,尤其是看小说的时间变少了不少。曾经自认为是爱书之人的我也在考虑这是不是坏事。我有一些朋友会特别担心自己因为社交媒体失去长期专注的能力。我肯定也有这个问题(因此每天会找一个两三小时的时间段把手机网络关掉),不过还好,感觉新媒体也给我带来很多新的东西。

不过说到阅读“食谱”的时候,我还是觉得书不能缺席。对我来说主要原因很实际,跟我花在它的时间上有关。长期沉浸在一个故事、一个话题里面的话,我的代入感会更强。看完一本书,我经常会想跟其他人聊它,或者做梦会做梦到里面的什么人物。看短的东西则很难起到那种效果。因此,我还会尽量保持每天看点书的习惯。现在看的有一本关于荷兰政治的散文集,还有刘慈欣的《三体》的英文版。

全中文的书我看得不多,主要是时间投入太大了。这大概也是我爱看散文和大多较短的非虚构作品的原因之一。还记得第一本看完的中文书是一本诗集,因为每页上的字数不太多,我可以保证把它看完。当时中文水平其实很不行,不过看诗歌的时候你会觉得你在看高质量的东西,离开了“课文”的刻板风格。

看外语新闻给你带来什么?

写了这么多关于自己的阅读习惯,也正好反省一下:目前的食谱营养怎么样?摄入均衡吗?

如果我不是做媒体的,我会觉得目前的食谱并不均衡。干嘛看那么多的新闻?不过我所读到的东西,除了帮助我的工作之外,也让我在中国的生活更丰富(包括通过微信上搜到的文化活动和认识的好朋友)。

就语言而言,我目前中文和英文的阅读量大概为1:1,中文的阅读量跟几年前相比提高了不少。这是一个有意识的选择,因为我想通过阅读的视角进一步了解我所在的环境。这个习惯的附加价值可能值得讨论。我阅读中文的速度要比读英文起码慢一半,这样不是在浪费很多时间吗?(因为以上提到的原因,我目前觉得这个习惯的收获足够大,不过花的时间的确较多,如果不能把阅读中文的速度进一步提高,可能还需要找到一个新的平衡。)我很好奇中英文媒体都会看的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看外语新闻给你带来什么?或者,看中国媒体有什么好处?

“你怎么知道一个中文作品写得好不好?”去年有一名非虚构写作平台的编辑问我。这个问题很有意思,看不是你的母语写的读物的时候,这种对审美的评估可能是最难达到的。而且我经常发现我对中国的文学,包括非虚构写作,没有一些中国朋友那么批判。我当然希望能够逐渐培养出我自己对中国文学的品味,但一个东西写得有多好也许不是影响我阅读与否的最关键因素。我阅读的原因很多,尤其是在中国这样的非本国环境中,通过阅读能听到跟你有不同背景的人的声音,可以试图了解他们在乎什么,总是一件很新鲜的事情。

Q

方可成:你的食谱中有中国媒体、美国媒体、欧洲媒体,比较起来,你觉得欧美媒体对中国的报道有偏见吗?你自己在报道中国时,如何避免偏见?

A

云涵:外国媒体的确会根据自己对中国发展的一个基本判断或框架去做报道。这主要是选题的问题,不是说写的东西不属实或者报道本身不平衡。不过至于这种frame(框架)的影响有多深,不同媒体和不同编辑之间的差别还是很大。我自己的一个感受就是欧美媒体对中国的报道还是一直在变好。主要原因是中国越来越被重视。举一个例子,《纽约时报》在中国的人数这十年翻了几倍。以前可能只能报道时政和经济新闻,现在关于文化、社会、科技等的报道也很多。不过最近几年也可以看到许多媒体在面临经济压力,所以也不能太乐观。

我自己比较幸运的一点就是编辑都对中国很感兴趣,而且态度一般都很开放。(经济部的编辑有点例外。他对中国也很感兴趣,不过他很悲观,认为中国肯定是下一个经济危机的发源地。)与一些同行不一样,我没有遇到过编辑给我设置什么宏观叙述上的限制。那么个人的偏见怎么避免呢?可能只能多采访、多听听离我比较远的人的看法。我一个比较具体的目标就是提到(偏)官方的立场的时候,会尽量避免仅仅引用官方媒体(尤其是比较偏激的《环球时报》),而是尽可能找一个能解释这个立场的人。个人的解释更为有意思,能让荷兰读者感觉到那些对他们最陌生的立场(比如南海问题或中日关系上)也有人性化的一面。不过也不是每篇报道(或者每种立场)都能做到这一点。

Q

方可成:你会观察中国人的阅读习惯吗?中国人的阅读习惯和荷兰人有什么区别吗?比如我们有时候会听到一些说法,中国人在地铁上都是用手机看电视剧和玩游戏,而外国人在地铁上看书,这是真的吗?

A

云涵:其实,在荷兰有一个说法就是在法国才会有人在地铁上看书。我最近一趟去巴黎的时候的确看到了几位在公交和地铁上看小说的人,当时还特意注意了一下。也许法国人才是最会阅读的民族?我觉得荷兰和中国之间差别不是特别大,传统意义上的阅读都在面临网络带来的挑战。

比较明显的一个区别可能是公共图书馆。在荷兰,甚至很小的城市一般都还会有一个比较活跃的图书馆。我小的时候走五分钟就能到一个可以免费借书(还有很多漫画)的地方,对我影响很深刻。现在,类似的地方无论是对我80岁的奶奶还是对上初中的妹妹都还是很重要。在中国很多地方没有这样的图书馆,不过随便进一家书店就可以看到很多人坐在地上看书。至于手机看书,在中国肯定比在荷兰流行。

附:云涵的两篇报道
http://foreignpolicy.com/2015/12/15/smarter-sexier-chinese-state-media-pengpai-paper/
http://supchina.com/2017/01/18/telling-true-stories-is-a-booming-business-in-china/

“媒体食谱”代表分享者个人的口味和习惯,文中内容为各位读者提供参考。
欢迎留言推荐“媒体食谱”系列分享人。

往期回顾:
赵智沉:进入一个陌生领域,方法只有一个|媒体食谱03
春节回家,给父母的手机关注这些帐号|媒体食谱特别篇
淡豹:写小说需要的细节,我从媒体中获得|媒体食谱02
talich:阅读这些美国媒体让我写出《选·美》会员通讯|媒体食谱01



精选留言

暂无...
我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