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的爬取软件来源于:52pojie.cn@夜泉 免费下载使用

赫芬顿邮报想在日本做什么|日本媒体笔记之二

方可成 新闻实验室 2016-07-10

作者/方可成

新闻实验室微信公号:newslab


按:6月13日到27日,我在日本东京参与一个关于日本媒体和社会文化的暑期项目,得以和日本新闻业界、学界近距离接触。接下来将会陆续与大家分享我的见闻。

点此阅读《<朝日新闻>的新闻实验|日本媒体笔记之一》



阿莉安娜·赫芬顿(右三)在赫芬顿邮报日本版启动仪式上


我们希望成为日本社会中对话开始的地方。”赫芬顿邮报(The Huffington Post)日本版主编竹下隆一郎说。


不争老大,不求以量取胜,赫芬顿邮报在日本走的是一条独特的道路。


在美国,赫芬顿邮报是一个巨人般的存在:它的网页浏览量在所有媒体中位居首位,它信奉“多就是好”,每天更新文章的数量远超《纽约时报》等传统媒体以及BuzzFeed这样的新媒体竞争对手。据《纽约时报》去年的一篇报道披露,赫芬顿邮报当时共有850名雇员。而创始于三年前的赫芬顿邮报日本版,至今也不过十来个雇员,网站浏览量和影响力仍然有限。


赫芬顿邮报在日本的三年发展,既展现出一家西方新媒体公司如何在东方市场寻找定位,更折射出日本媒体和社会的诸多现象。


难以进入的日本媒体市场


“日本的媒体就像黑帮一样,”竹下主编说,“你一旦加入,就很难退出了。”


2016年4月之前,竹下一直在《朝日新闻》工作。当他辞职加入赫芬顿邮报的时候,身边有一些人骂他是“叛徒”。这种现象在日本独特的公司文化中,并不罕见。


换一个学术色彩的词,传统媒体在日本是一种具有强大霸权的存在。这种霸权表现在媒体机构和记者个体之间的不平等关系,也表现在外国媒体进入日本市场的难度。


新媒体撬开了日本媒体市场的一扇门。类似于中国门户网站的雅虎长期占据日本新闻网站头把交椅。但雅虎毕竟只是纯粹的新闻聚合者,本身并不提供一手内容。2013年,赫芬顿邮报带着自己的内容进来了。今年初,BuzzFeed日语版也正式上线。




为了顺利进入日本市场,赫芬顿邮报找到了《朝日新闻》作为合作方,后者持有赫芬顿邮报日本版49%的股份。而BuzzFeed的合作方则是雅虎。


有意思的是,和竹下隆一郎一样,BuzzFeed日本版主编古田大辅也是从《朝日新闻》辞职而来,而日本近两年大热的新闻类app “NewsPicks”创始人也来自这张报纸。在日本媒体的政治光谱中,《朝日新闻》是倾向自由、进步,对自民党政府持批判态度的。是这张报纸而不是其他保守派媒体的编辑记者成为新媒体弄潮儿,并不令人惊讶。在我看来,这有点类似于中国的南方系媒体人如今散布于各新媒体公司。


让年轻人和少数群体发出声音


进入了市场并不代表可以复制在美国的发展模式。赫芬顿邮报在日本的发展依然面临着强大的阻力,短期内难以达到美国版那样的影响力。


竹下主编说,他们选择的不是正面战场的对抗,而是寻找自己的独特定位。这种定位,既有利于赫芬顿邮报开拓市场,又能契合日本社会面临的问题。


他们选择的是关注个体,尤其是年轻人和少数群体。在日本文化中,个体的声音总是很容易就淹没在集体之中,个性不被鼓励,年轻人受到长辈的压制,少数群体难以发出自己的声音。


赫芬顿邮报想改变这种氛围。当报道一家公司时,他们不像其他日本媒体那样去采访CEO,而是关注想改变这家公司的年轻人。他们希望放大这些被压制的声音,鼓励更多人站出来,寻求改变。


今年6月,日本新的选举法正式施行,投票年龄下限从20岁改为18岁。赫芬顿邮报日本版寻找了一批18岁的年轻人,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意见,为他们开设了“Young Voice”栏目并放在显著位置推荐。






在“关注少数群体”的定位之下,对LGBT性少数群体的报道逐渐发展成为赫芬顿邮报日本版的一大特色。但在传统文化的束缚下,日本版显然要考虑更多的因素。比如,有一位男同性恋者找到他们,希望开一个博客,但他们拒绝了,因为他还没有把这件事告诉父母,他们担心他的父母发现之后会有不好的后果。






赫芬顿邮报目前在全球有十几个版本,各版本的主编会保持密切交流,相互推荐自己网站上的好文章。竹下说,他推荐给其他国家主编的文章往往并不是点击量最高的,而是那些勇敢表达个人意见的。


让安静的日本人参与讨论


在日本社会中,被压抑的不仅是少数群体的声音,即便是多数群体,也往往不愿意参与严肃的社会事务讨论。


赫芬顿邮报在美国迅速发展的一大秘诀是邀请众多博主入驻,博主赚得了人气,而赫芬顿邮报则获得了大量免费优质内容。这一策略在日本却很难行得通——竹下主编说,在日本找到合适的人来开博客实在是太难了。


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中国,无论是博客时代还是微博时代抑或如今的视频时代,你都可以轻易找到一大批“大V”、“意见领袖”不厌倦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但在日本,这个群体却非常小。博客在日本不是没有流行过,但严肃社会议题的讨论从来没有成为主流,反倒是大量匿名博主发表不负责任的仇恨、煽动性言论,这让很多曾经期待互联网让日本变得更民主的人觉得非常失望,他们对互联网言论的印象也变得非常负面。


赫芬顿邮报日本版希望在日本社会中搅动起真正的讨论。在精英层面,他们刚刚和其他9家互联网公司合作举办了参议院2016年选举辩论,希望给一向枯燥乏味、过于缺乏火药味的日本政治辩论加入一些新元素。


在草根层面,赫芬顿邮报日本版则希望从身边的小话题开始,创造一种吸引普通人参与讨论的文化。竹下主编本人发起的一项讨论就非常成功——下班过后一起喝酒的文化习惯是不是应当被抛弃?在“#飲み会やめる”这个标签之下,很多普通日本人对这个日常生活话题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这也是为什么竹下主编对我们说,赫芬顿邮报日本版希望成为对话开始的地方。


最大的威胁:社交媒体和“今日头条”


当然,虽然在内容定位上非常独特,但赫芬顿邮报日本版面临的主要挑战和全世界大多数媒体是相似的——他们和读者之间的关系正在被社交媒体和个性推荐类app夺走。赫芬顿邮报日本版自己的首页头条摆放着什么新闻不再是重要的事情,重要的是哪条新闻在Facebook上被疯传,在SmartNews(日本的“今日头条”)上被推荐。


失去和读者之间的渠道,读者变得不再可以直接到达,这是竹下主编眼下最大的心病。而Facebook正在实验的“Instant article”和SmartNews计划推出的2.0版,都试图更进一步,让内容和流量也都留在自己的平台上,而不是被引流到媒体网站。倘若这种模式成为主流,作为内容提供者的媒体将面临更大的危机。


毕竟,如果赫芬顿邮报希望关注少数群体,希望搅动讨论,它需要具备直接到达读者、设置议程的能力,而不希望自己的内容被过滤、筛选之后再呈现在读者的手机屏幕上。



精选留言

暂无...
吾爱破解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