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的爬取软件来源于:52pojie.cn@夜泉 免费下载使用

为什么“奶头乐”是一个不值得重视的“理论”

方可成 新闻实验室 2018-09-12

分析

游戏|娱乐|阴谋论

作者:方可成


最近几个月,我在中文互联网上越来越频繁地看到一个词:tittytainment,通常被翻译成“奶头乐”,或“奶嘴乐”。


据说,这一重要“理论”出自美国战略思想家布热津斯基之口,大意是,20%的精英给80%的大众提供大量娱乐和游戏,就好像给他们塞上奶嘴,让他们丧失思考能力,化解他们的不满情绪。不少评论作者煞有介事地引用这一“理论”,论证网游、抖音、综艺、偶像的危害性。


然而,只要多做一些研究就会发现,这个看上去有趣又令人“恍然大悟”、“细思恐极”的所谓“理论”,其实漏洞百出、非常可疑,对现实中的娱乐产业更是缺乏解释力。


可疑的出处:

“奶头乐”真是布热津斯基提出的?

在中文世界介绍“奶头乐理论”的文章中,最有影响力的一篇应该是吴晓波于2017年6月撰写的。


吴晓波文章截图


吴晓波称:“上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旧金山举行过一个集合全球500多名经济、政治界精英的会议,其中包括乔治·布什、撒切尔夫人、比尔·盖茨等大名鼎鼎的全球热点人物。精英们一致认为,全球化会造成一个重大问题——贫富悬殊。这个世界上,将有20%的人占有80%的资源,而80%的人会被‘边缘化’。届时,有可能会发生马克思在100年前所谓的你死我活的阶级冲突。”

 

吴晓波继续写道:“布热津斯基表示,谁也没有能力改变未来的‘二八现象’,解除‘边缘人’的精力与不满情绪的办法只有一个,便是推出一个全新的战略‘tittytainment’,即在80%人的嘴中塞一个‘奶嘴’。”


当然,熟悉吴晓波老师文章的人知道,他说的这些肯定不是一手信息。但是他又不喜欢告诉大家自己写的这些东西出处是哪里。无奈之下,我只能自己去搜索了。


我的搜索方法其实也很简单:就是用谷歌搜索工具里面的“指定时间段”搜索功能。我不断调整搜索时间段,最终发现,在中文世界中能找到的最早的关于“奶头乐”的叙述出自作者俞力工。


(顺便说一句,想了解更多搜索技巧,请看我的视频: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29492414




从文中可以看到,俞力工对信息出处的说法非常模糊,只说“笔者忆及”。到底是他自己亲自参加了这个大会,听到了布热津斯基这么说,还是他印象中听别人说过这件事?我们无从得知。


看来在中文世界中找不到更多的线索。于是我试图在英文世界里寻找出处。然而,根据我的搜索,没有任何一家具备公信力的英文媒体、机构网站、学术期刊提到过布热津斯基的这一“理论”。我们更是无法找到布热津斯基本人对这一“理论”的任何表态。


在谷歌搜索tittytainment这个词,出来的结果大多是中文或德文的。原来,最早介绍这一“理论”的,是两名德国记者汉斯-彼得⋅马丁和哈拉尔特⋅舒曼。据说,当时他们得以参加在美国旧金山的费尔蒙特酒店举行的这场会议。会后,他们将见闻写在了《全球化陷阱(Die Globalisierungsfalle: Der Angriff auf Demokratie und Wohlstand)》一书中。


据说,布热津斯基的“奶头乐理论”就来自这本书。我手头没有这本书,一时难以确证。但即便这本书中确实有此记录,它也仅仅是一例孤证。


根据我搜索到的资料:这场于1995年9月底举行的会议,名为“The State of the World Forum”,此后每年都举行一次。会议官方网站介绍中确实提到,布热津斯基是此前会议的参加者。但介绍中还提到:会议和全球多家媒体达成了合作。也就是说,它并不是只有两个德国记者才能参加的闭门会议。


来源:worldforum.percepticon.com/mission/about_us.html


来自CNN的一条新闻甚至显示:1995年的会议上一场发生在国际领导人之间的对谈,是由CNN主持人主持的,而且在CNN直播。



如果这是一场全球主流媒体公开报道的会议,为什么只有德国的两个记者记录下了布热津斯基的“奶头乐理论”?或许只有一个可能:在公开会议之外,有一场闭门小会,精英们在闭门小会上吐露了真迹。可是,为什么这场闭门小会偏偏邀请了两名德国记者参加?


疑点太多,可信的证据太少。这也是为什么在维基百科英文版上找不到“tittytainment”的词条——因为维基百科的编辑们讨论之后认为,实在是没有可靠的出处。讨论的记录在:https://en.wikipedia.org/wiki/Wikipedia:Articles_for_deletion/Tittytainment_(2nd_nomination)


(维基百科的其他语言版本中可以找到这个词条,因为各个语言版本的编辑严谨程度不一,英文版本一般来说是最为严谨的。)


令人感慨的是,布热津斯基是20世纪极为重要的外交战略家,他预见了苏联的崩溃,他在中美建交中扮演了重要作用。可是在今天的中文互联网上,他的“代表理论”却成了一个来源可疑的“奶头乐理论”,真是棺材板要压不住了。



无根据的阴谋论:

娱乐业真的是控制大众的奶嘴吗?


为什么一个疑点重重的所谓“理论”,能够在中文互联网上获得广泛的传播?因为它有一种特别的魅力:似乎用一种简单易懂的方式,戳穿了这个世界上被掩盖的真相,令人恍然大悟。


这种特别的魅力,简短点说,其实就是阴谋论。


阴谋论的常见论调是:这个世界上发生的事情,其实都有“幕后黑手”在操纵,都是某种更巨大的力量在下的“一盘大棋”。



在“奶头乐理论”中,全球20%的精英就是那只“幕后黑手”,他们操纵的目的是要麻痹80%的大众,下棋的方式就是生产游戏和娱乐。


这一阴谋论经过本土化之后,又被民族主义网站添油加醋,将之描绘为美国人针对中国人的阴谋。






原来,布热津斯基老人家处心积虑提出“奶头乐战略”,是为了“摧残中华民族的根基”!


阴谋论的荒谬之处在于:它看似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系统,却没有事实依据。前面说到,所谓“奶头乐理论”的出处疑点重重。更何况,在这套理论中,生产游戏和娱乐的商家,是政客的紧密搭档,他们生产游戏和娱乐的目的,是为了帮助维持统治。


这当然是无稽之谈。马化腾和丁磊做网游,张一鸣搞抖音,原来都是为了消解大众的不满情绪,为了维护现存秩序?


他们真的只是想赚钱啊。



如果娱乐业真的是被故意生产出来的“奶嘴”,为何又不断有“限娱令”的出台?


所谓“奶头乐理论”,完全经不起推敲。


简单的“理论”

无力解释复杂的游戏和娱乐


可能有人会说:我认同“奶头乐理论”,不是认同它的阴谋论元素,而是觉得它很好地指出了游戏和娱乐对人的危害。


也就是说,可能很多人不会认为马化腾是什么大阴谋家,但他们确实相信:马化腾和张一鸣们制造的“奶头乐”,让人沉迷,让人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


但这也是对游戏和娱乐的简单化理解,乃至误解。


游戏和娱乐,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从人类社会起源时就存在,它们是社会和个人生活中的重要元素,发挥着愉悦身心、连接社群等多方面的作用。


当游戏和娱乐成为巨大的产业之后,它们一方面为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另一方面也面临着“给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的批评。的确,为了赚得更多的钱,游戏和娱乐产业是希望大家花更多时间在上面的。这就需要舆论的压力、行业的自律、公共政策的监管。


我支持对游戏和娱乐产业保持警惕,我也曾经撰文讨论互联网“注意力经济”的恶果。但是,游戏和娱乐对个体及社会造成的实际影响,远非一两句话就能说清。传播学中对游戏影响的研究已经几十年,没有非黑即白的答案,既有负面,又有正面,还有更多的中间地带。“Game Studies”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有自己的专业学术期刊和会议。


《游戏研究》学术期刊:gamestudies.org


我们从生活中也能看到很多例子。比如,任天堂的游戏,在取得商业成功的同时,也让很多人脱离肉身的限制、畅游梦想世界,还在家庭和朋友之间分享了大量的欢乐,它半年前推出的Labo更是成为激发创造力的神器,很少有人会批评任天堂是“奶头乐”。再比如,很多教育者都在设计和探索,如何将游戏和学习结合起来。


娱乐业也是一样。学界早已不将娱乐业简单作为轻视、批判的对象,而是仔细研究其在个人和公共生活中的作用。娱乐产业既可能令人沉迷、丧失自我,也有可能激励和抚慰人心、帮助人们结交朋友;既可能令人放弃思考,也可能激发创造性、鼓励表达和公共参与。如果希望了解更多,推荐阅读张玮玉老师的《粉丝公众》一书,这里可以免费下载:https://github.com/cnpolitics/fandom-publics


简单化的结论对我们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但这是一个复杂的世界。要想获得真知,就不能浮于表面,用大而化之的语言来做判断:“它是好的!它是坏的!”而是需要沉下去,看到事情的复杂性:“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它的哪一部分会对哪些人产生哪些影响?这些影响在什么情况下是好的,什么情况下是坏的?如果要减少坏的影响,我们可以具体从哪些方面着手?……”


我赞同吴晓波那篇文章结尾的两段话:


“由于互联网的普及,资讯的收集越发方便、快捷,一切知识看起来似乎唾手可得,但反而让很多人失去了独立思考的机会,那种突破自我、不断创新的社会精神也将渐渐消失。”


“让嘴巴不被布热津斯基的‘奶嘴’塞进,让时间不被布热津斯基所说的发泄性娱乐和满足性娱乐塞满,让自己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和思考的能力。”


其实,有清醒头脑和思考能力的人,在玩游戏和追娱乐节目的时候,也能获得很多;而没有清醒头脑和思考能力的人,在读有营养的文章时,也像在吸奶嘴。


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思考的能力,就让我们从质疑吴晓波传播的“奶头乐理论”开始吧。


💡 对了,新闻实验室会员计划正在限时促销中。点这里加入会员计划,一起来学习分析传媒现象和问题吧,不会比吴晓波的会员差哦~


精选留言

xyhyzm赞:94

媒介素养上不去,奶头乐谁提的目的是啥似乎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这种“媒介依赖论”早已被中西方很多学者所论证,作为美国知名新闻院校传播学博士,不致力于普及一些传播学知识,提高大家的媒介素养,却在这里纠结于这些问题,看来你也把自己当成精英来割韭菜了[发怒]

作者

蛤?这个公号不就是普及传播学知识和媒介素养的吗?这篇文章不就是在普及传播学知识和媒介素养吗?

史博 MR混合现实AR赞:55

学术性刻舟求剑,去搜索引擎去证明奶头乐这类阴谋证据。就好比你去搜索“闷声发大财”与“战略欺骗美国”的证据一样。搜得到吗?中央领导看的内参你搜得到?搜不到就代表不存在了么。你们啊,图样图森破。没事多看看现代传播学理论了,美国舆论战,心理战解密资料,你会对阴谋论和没有硝烟的战场有正确的认识,年轻人[偷笑]

作者

是的呢,911是美国人自导自演的,阿波罗登月照片是在地球上拍的,世界是由共济会统治的,全球变暖是假的,地球是平的,你是最棒的[微笑]

🌚赞:291

还有一点值得讨论:引用“奶头乐”理论者通常可以从自己的引用中,获得一种自觉拥有“清醒头脑和思考能力”的快乐。

mszhagd赞:16

觉得人家理论有问题 德国那两个记者还在世的吧 那么多人认为这个对的,当时又是因为什么 这只是你的看法 你要问问人家为什么这么想

作者

科学不是民意投票

Jiashen赞:151

用简单粗暴的阴谋论解释一个复杂的行业生态,最符合普通大众的认知。很多人看不透奶头乐理论的缺陷,我觉得还是从小的教育成长环境里对游戏和娱乐有着根深蒂固的歧视,认为游戏和娱乐都是不务正业。跳出这种偏见,奶头乐的局限性就很容看穿了。

Martin赞:46

看到方可成质疑吴晓波,那我来质疑下方可成好了。 方老师在文章里说 『其实,有清醒头脑和思考能力的人,在玩游戏和追娱乐节目的时候,也能获得很多;而没有清醒头脑和思考能力的人,在读有营养的文章时,也像在吸奶嘴。』 首先吧,我也不知道如何定义“清醒头脑和思考能力”?是否所有人类都可以分成 有头脑 和 没头脑 两类?还是说,类似于智商,有0~150分的差别? 显然,人的头脑并不是黑白分明的,天才满分头脑和残疾0分头脑比例都很少,大部分人都服从正态分布,在中等水平徘徊。 所以,对于一个中等头脑的人来说,长时间做哪种事情能让自己头脑更清醒呢?是长期玩游戏看综艺?还是(天可怜见)“读有营养的文章”? 退一步讲,假如人真就分为这两种人,而且“有清醒头脑和思考能力”者玩游戏看综艺也能获益,糊涂虫“读有营养的文章”也是叼奶头,也就是说,二者之间的区别,与他们花时间做什么事都没有关系。那么,究竟是什么造成了清醒头脑和思考能力呢?难不成说,是宿命? 『简单化的结论对我们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但这是一个复杂的世界。要想获得真知,就不能浮于表面,用大而化之的语言来做判断:「它是好的!它是坏的!」』[呲牙]

作者

你这是抬杠啦。不过还是简短回应一下:我说了两种人,没说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人。对于中间的人,游戏和娱乐的影响就要具体分析了,和使用时间、使用方法、内容类型都有关。是什么造成了区别?教育呀。 当然,我那段话是顺着吴晓波说的,是不严谨,删掉也可以,不影响全文。

赞:89

类似的阴谋论还有“杜勒斯计划”、“十条诫命”、“罗斯柴尔德家族控制世界”等。

Leslie 🎼Yu赞:31

真的是一派胡言。首先你无法证明这个理论的虚假性,其次就算这个理论是假的,但是它所说的确实是现实,是需要大众警醒的一个现实。你在这里所说的完全不负责任

作者

😂

小星爷赞:31

啊啊啊!在没有方老师这篇文章之前我是完全相信这个理论的。因为有国外具体专家的名字出处这些信息,而且乍一想还都解释得通,导致自己也就没有多想就信了。 我们的惰性也都想用一些简单明了的理论去解释社会的各种现象啊!

作者

我没说过网上那些话——白岩松

沐Mia Bellner赞:73

单纯觉得这个名字就很恶心。titty在英文里面是一个很不入流的词,个人认为绝不会在重要会议上被提出的。

aleakimikaela💤🙃赞:64

所以这个理论中那20%的精英每天都在干什么“有意义”的事情呢?感觉应该是很少娱乐 每日像不谙世事的神仙一样练神功?所以华尔街那些大佬们经常游艇上开party炮美女的行为也不是“娱乐”?还是说他们不是“精英”?

作者

😂

加一星赞:6

突然想到一点搜索引擎在一部分程度上决定我们对事实的探索程度。以前在微信上也搜过“奶头乐”,但都是一些公众号的例子和奶头合在一起阐述。大致晃过一眼知道是什么意思就过去了。。。所以在既不信任百度,又不信任微信入口的后果就是所有知识都是浅薄化吸收,完了~我这摇摇欲坠的知识大厦要坠落了~

作者

中文互联网信息平均质量较低,学好英语很重要,记得配合“西方媒体查一查”使用

Roison赞:41

实事求是的说,年轻人没房没钱没女朋友又找不到工作的话,把过剩的精力用在王者荣耀确实比用在其他事上要安全多了。。

Zo赞:7

我觉得方老师可以聊聊美国的阴谋论啊 为什么在美国这种言论相对自由的“发达国家”反而会有人相信911没发生过这种很夸张的说法.. 背后的传播学心理是什么

作者

其实是很少一群人相信啦。至于阴谋论的心理学,有很多人研究啦,参考https://www.vox.com/science-and-health/2017/4/25/15408610/conspiracy-theories-psychologist-explained

凡尔赛霓虹灯赞:30

我看你写的文章,就好像在看墙外的文章一样,以事实为依据,客观理性。[流泪]

拜占庭家鸡养殖专家德川先生赞:26

我靠,终于看到有人澄清这个奶头乐理论了,我都快感动哭了。(btw:信这个的肯定没读过布热津斯基,布热津斯基一个近乎极端的自由主义者完全和奶头乐理论本身的风格不搭调啊)

高林赞:25

最简单最直接最致命的漏洞:哪里来的特么20%精英啊?使用这个数据的人是智情双商天残吧?[破涕为笑][破涕为笑][破涕为笑]

赛不坦博赞:15

奶头乐一词在中国受人追捧应该有独特的原因吧。首先老大哥对于传媒内容的控制如此严密,确实给人“没有被禁止的东西就是期望民众看到的东西”这个印象。其次娱乐产业提供给人的简单的快乐的确可以缓和人们对于现实生活严酷程度的感知,增加对于不自由和不公平的忍耐力。最后娱乐产业(注意不是所有的娱乐形式,仅仅指资本运作的娱乐业)还是一种无痛收割的方式。也就是说,不管是不是真的有一个集团在主动地应用“提供奶头乐”这一手段,它在中国格外地适合为统治阶级所用。正是因为有大量的不见光的地方,阴谋论才有了生长的土壤。

作者

问题是,大家不是明明看到了娱乐的东西也被禁吗?最后一句话部分同意,确实阴谋论和信息不透明有关。但是美国也有大量的阴谋论。

徐亮peter赞:24

主要是人们习惯简化事实成为自己能理解的可以理解的东西,这就是为什么做新闻就像是西西弗斯推石头,是一个和人性搏斗的过程吧。

lishuhang赞:23

可以说是凭实力diss了

董钊辰赞:2

你只需要证明“牛顿定律”不是牛顿发现的,或查不到资料是牛顿发现的,就证明“牛顿定律”错了。逻辑感人。

作者

阅读能力感人

秋纫赞:18

当时看到网上介绍这个理论的时候,我中英文都搜了一下,发现几乎所有网文都指向那本德文书。但却发现那本书几乎没有被严肃的研究引过。我虽然是研究工科的,但那时开始就对这理论出处表示怀疑。现在有专业人士印证了这一点,终于可以放心了。 另外这个阴谋论绝非中文互联网特有,英文也是一搜一大堆。如果2002年那篇是最早的中文帖子话,说明最近肯定重新进口过。因为近两年的中文文章已经开始提到那本德文书的名字了。

Amanda@毓赞:17

“棺材板要压不住了” 笑出声

关张¹⁸⁹⁹🏁赞:14

阴谋论很有市场

好名字💍赞:13

20%精英何尝不累,80%韭菜未必不快乐

相信未来赞:13

一篇有理有据、逻辑清晰、分析透彻、以理服人的好文章!必须点赞,必须转发。谢谢作者![抱拳][抱拳] 那种布热津斯基“奶头乐”阴谋论的文章作者,如果不是严重“被迫害妄想症”患者、心智简单的无与伦比,那么一定是为某种要求而写作的!

无处安放的心赞:12

又红又专帽?这ID绝了

GOGETA赞:10

不禁想起了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麻醉作用”。感觉所谓奶头乐就是把这理论拿出来改了一下。

十四赞:8

谢谢作者对“”奶头乐”理论的反驳,总结一下我的理解:1、“奶头乐”理论极大可能是杜撰,布热津斯基为某些媒体人背了一口好锅。 2、说“奶头乐”是美国人用来摧残中国文化根基的论调是彻彻底底的阴谋论,丝毫经不起推敲,纯粹胡说八道,所谓“奶头论”的那几句话里没有一个词指的是中国,而且要“奶”的话,看上去美国人“奶”自己最狠,要论娱乐产业,美国人还是头把交椅,不是相关部门都瞧不上美国的嘻哈音乐吗,全是金钱、毒品、女人、暴力,难道是美国人为了让中国人接受“奶头乐”,做戏都做全套的了? 3、“奶头乐”理论那套统治方法,亦即20%的特权阶级对80%的边缘人塞奶嘴的方法,倒是对那20%的人很有启发。只是这20%人究竟是谁呢?是湖南卫视吗,是网络大V吗,是腾讯、阿里还是网易呢,难不成是抖音豆瓣知乎? 4、文艺圈是社会附属物,自然得向社会法则俯首称臣,太平欢乐时文艺是一具典雅的帽子,大家睁着往头上戴,社会矛盾期,文艺就是一副屎盆子,大家争着吐口水,前面戴帽子的人和后面吐口水的可能还是一个人,是帽子还是盆子,社会大众其实也没有自己独立的判断。这道理,电影《霸王别姬》说的很明白了。

王子威Leo赞:8

看完奶头乐这个词,我就去维基百科用英文搜了一下,发现没找到,于是……应该大概率是中国人创造的

Iris Chen赞:8

思考的首要之道是客观地观察信息本身并对其逻辑推敲,从这篇文章学到的一点[太阳]

Ricardo赞:8

觉得,这个理论被这样疯狂传播就在于简单粗暴又符合人们“简单”的认识,精英必然在愚弄大众,也太小看大众的力量啦

Ulrica赞:8

搜索大法学习到了!

峻男赞:7

支持作者。“他们只是为了挣钱”太准确甚至精辟了。这个世界总是阴谋论最得人心,迎合大众心理,最具传播性,同时他最适合用于教育小孩,适合部分所谓“80%的人”彰显在这80%人群里的优越感。 无关“奶头乐”言论是否有益于中国百姓身心健康,谣言就是谣言,就要撕。好比小学课本动辄“谁谁谁说:”,四五线城市大得人心的“谁谁谁的话”,本质都是传播者别有用心和转发者被蒙蔽双眼。事实上这就是教育的意义,是给人独立思考的能力,让人们明辨是非,相信事实而非煽动性言论。知识分子的文章就该是有理有据的模样,这个世界太需要理性的声音了。

🐟赞:7

怎么说呢。对于"奶头乐"这种观点,本来就是有些偏激的。就算没有所谓"奶头乐",精英也不见得多,韭菜也少不了,毕竟社会是有阶层的。人人精英、草木皆兵、每天关注时事政治、参政议政,这样的社会也是很可怕的。不想沉迷于奶头乐的人,逼着他他也不会沉迷;想沉迷的人就算送去杨永信那种魔鬼那里也没有用[抱拳]

Woodwind Chin 秦楠枫赞:7

这让我想起了“迷药乐园”的概念。科幻小说中,经济远远发达的殖民者给殖民地提供无限量免费drug,可不可以看成奶头乐?

谢西安赞:6

这才是真正的新闻人,独立思考和强求证能力,而不是人云亦云

Kevin of Amoy赞:6

游戏的复杂性和娱乐的多元性已经很难用“奶头乐”来解释,大众的心理宣泄阀究竟倾向于何处值得思考,或许会是个有趣的议题吧。

Leah赞:5

残酷的真相就是你看到什么,你如何看待一件事情,你的思考,游戏和娱乐可以给人带来一些启迪,但这些启迪一旦启动,这个人将很大程度上远离大部分游戏和娱乐,再投入其中的心态也不一样了。总之你是为了娱乐还是有目的娱乐,盲目和带脑子大不相同,支持方老师。

阳光下远航ing赞:3

一,秋纫、峻男、相信未来、十四和作者的发言很好,既有视野又有逻辑,都指出了所谓美国人炮制"奶嘴乐"阴谋的虚假。 二,令人联想到"贼喊捉贼"的出处,看到80%的人,他们痛恨被美帝阴谋娱乐,却甘心被造谣者游戏一番又一番。。。

在这一赞:3

如果有心,浩劫时代的细心都能推出市场经济,比如顾准;如若不然,芸芸众生粉红卫兵。

🐱哥赞:2

阴谋论就是区别正常人和自干五的最好工具

老图(莫亭)赞:2

哈哈哈,站作者。怼得好[偷笑][偷笑][偷笑]

画船听雨眠赞:2

这篇写得非常好。“奶头乐”估计会在中文语境中发展出新的意思,这三个字太形象了,大量的互联网产品不断刺激分泌多巴胺,让人像小孩一样“沉迷”,当然这种“沉迷”好坏另说,很多人没有这些产品也是做其他的打发时间。

给我一个支点我帅三秒赞:2

如果找不到出处就说是欧洲欧洲时报

我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