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的爬取软件来源于:52pojie.cn@夜泉 免费下载使用

老人用微信吗?他们会发票圈,会建群聊,会发红包吗?

朝微夕拾 新闻实验室 2017-04-24

今天的这则推送是来自深圳大学传播学院朝微夕拾毕业设计小组的投稿,他们的研究课题是深圳老年人微信使用情况,共回收有效问卷280份,发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数据。数据可视化方面做得尤其出彩。

虽然我们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但媒体对老年人的关注是非常不足的,这则研究提供了难得的数据,很有意义。不过我们也需要了解这项研究的局限性:在深圳这座平均年龄极为年轻的城市生活的老年人,和其他地区的老年人或许有一些不同之处。

——方可成



早在上个世纪末,中国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根据联合国发布的报告《老年公平在中国》显示,2015年,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为16.1%。联合国人口预测显示,2050年这一比例将进一步上升至 36.5%,届时中国将步入高度老龄化社会。

在严峻的老龄化社会的背景下,我们不能忽视的另一个背景就是当今的数字化社会。如果说老龄化是人口结构的转变,那数字化反映的正是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网民中60岁以上的老人仅占我国网民总数的4%。作为新媒体产品的代表,微信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最受欢迎的一款应用。然而根据《2016微信数据报告》显示,微信中55岁以上老年用户仅占月活跃用户的1%。

为了更好地了解老年人微信使用情况,深圳大学传播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毕业设计“朝微夕拾”项目小组,面向深圳市六十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在历时1个多月(2017年年初)的时间里,项目小组走遍深圳各区,以线下问卷和深访的形式进行调研。我们根据深圳市老年人口年龄比例对样本进行配额抽样,一共收集了280份有效问卷。

在我们调研的样本中,不知道微信是的人数达15.4%,而知道微信但没有使用过的达到26.4%,使用微信的人数达58.2%。根据微信2016年年度报告,微信在一线城市渗透率达93%,可见微信在老年人群中仍然有很大扩散的空间。

在微信使用频率方面,每天使用无数次的人和每天使用几次的热门占使用人数比例最高,为41.1%和44.2%,仅有19.6%的老年人使用时间超过3小时,他们并没有在微信中耗费太长时间,在调研中也发现使用微信等新媒体的老年人的生活依旧以规律日常生活为准,微信使用并未让其对网络依赖成瘾。

我们为了了解老年人在微信功能方面的使用情况,通过三个维度:容易使用,使用困难,不会使用,对受访者进行调研。聊天功能的几项基本功能,78%-90%的人都能轻松掌握。但对于建立群聊功能,有61.3%的老年用户不会使用,有11%认为使用困难。

在熟练度排列上,紧随其后的是朋友圈功能的使用。62%的老年用户可以熟练发布原创朋友圈,72%的老年用户觉得点赞及评论很容易。但相比年轻人,老年人在朋友圈功能的使用上仍存在较大的差距。据微信数据显示,老年人在发布原创内容的占比仅32%,不足典型用户的一半。

有趣的是,红包功能与微信转账/支付功能在老年人的采纳中存在较大的差异。52%的被调查者表示红包功能容易使用,也比较愿意使用。然而有69%的老年受众不使用微信转账和支付功能。红包本身的娱乐、祝福的寓意削弱了其支付本质所带来的风险感知。在老年人看来,红包是很好玩的,可以带着自己的祝福发送给自己的亲友,互动性更强。而绑卡、资金安全以及操作复杂等因素,限制了老年人对转账/支付功能的采纳。

在微信其他的功能使用方面,懂得使用且能触达到该功能的老年受众寥寥无几。比如微信的第三方功能,在老年人中扩散程度非常低,调查中约90%老年不知道微信第三方应用的存在。

在对微信的态度及认知方面调查方面,不使用微信的人群中,65%的人同意“学习微信比较困难”。而在使用人群中认同学习微信比较困难比例的依然高达30%。使用微信的老年群体认同身边有74%的同龄人在使用微信,在知道却不使用微信的群体中,仅43%的人认同有较多同龄人使用微信,有近20%的不清楚同龄人使用微信的情况。即对老年群体而已,同龄社交圈的微信风行程度对微信采纳程度有较大影响。

使用微信的老年人中有97.5%比例人群会继续使用,且其中有85.3%的人认同微信使用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可见微信对大部分老年人来说起到积极的作用。

总体而言,微信作为一个现象级的新媒体,能够满足老年群体包括情感诉求等多方面媒介诉求。但大多数老年用户对微信的操作停留在微信基本功能的层面。心理因素及技术操作上的困难,成为了老年群体接入微信的主要障碍。



相关阅读

春节回家,给父母的手机关注这些帐号



精选留言

暂无...
我的博客